颈椎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2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颈椎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颈椎枕。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症状表现为颈椎痛,肩周炎,背痛或头痛等,且中年入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为此,对枕头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改进,设计出用于治疗颈椎病各式枕头。中国专利CN2098215介绍了一种畸形保健枕,由枕套、枕垫、和枕芯组成,在枕芯上制有供颈椎病患者颈部枕压的驼峰,供头部躺入的凹谷和档板,长期枕用此枕可使颈部受力达到牵引作用。该种保健枕的缺点是其一,人躺下后,头部位置较高,不能使颈椎最大限度向后反张。其二,颈部位于驼峰上,而驼峰不能很好地自然弯曲,容易造成颈部血管受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对颈椎病有良好治疗作用,且对头痛、失眠等有辅助治疗作用的颈椎枕。
本实用新型颈椎枕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枕套、枕芯、药垫,枕芯为弹性体,是由前部驼峰状颈椎梁和后部枕垫组成的整体结构,颈椎梁下底面中部有纵向凹槽,枕垫中央有通孔,该通孔与凹槽连通,药垫放置在枕芯表面。为使头部处于最佳位置,通孔的高度低于枕垫边缘高度,即枕垫四周向内倾斜。其中,枕芯采用海绵、弹力棉等,可以是一整块,也可以用面料将弹力棉等包复成上述形状。枕芯前部的驼峰状颈椎梁用于支撑颈椎,给颈椎以反推力,使弯曲颈椎被牵引,拉伸以致反张,减少神精血管受压引起的各种疾病,由于颈椎梁下底面中部设置有纵向凹槽,当颈部压在颈椎梁上时,颈椎梁自然弯曲,不致于压迫颈部血管,枕芯后部枕垫中央设置通孔的目的是使后脑尽量贴近下面,与背部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使颈椎达到最大角度反张。药垫放置在枕芯表面,一般以复盖在枕芯上表面和前面为宜,一般采用棉布包装中药粉制成,头部枕在枕垫通孔上的药垫处,药垫下陷,使药垫包复头部。药垫内可放置用于治疗头痛、失眠、肩周炎及颈椎痛等疾病的中药,利用中药粉挥发,进行疾病治疗。枕套套在枕芯和药垫外,可选择各种面料。如在颈椎梁处的枕套表面再放置电子针炎极板,治疗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睡觉时头和身体基本成一直线,特定的形状既使颈椎得到牵引,又不会压迫颈部血管,同时还能辅助治疗疾病,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枕芯示意图本实用新型颈椎枕包括枕套1、枕芯2和药垫3,枕芯2是由前部驼峰状颈椎梁4和后部枕垫5组成的整体结构,颈椎梁4下底面中部有纵向凹槽6,枕垫5中央有与凹槽6连通的通孔7,药垫3放置在枕芯2表面,枕套1套在药垫3和枕芯2表面,通孔7的高度低于枕垫5边缘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枕,包括枕套、枕芯、药垫,其特征在于枕芯为弹性体,是由前部驼峰状颈椎梁和后部枕垫组成的整体结构,颈椎梁下底面中部有纵向凹槽,枕垫中央有通孔,该通孔与凹槽连通,药垫放置在枕芯表面,枕套套在药垫和枕芯外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通孔的高度低于枕垫边缘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枕,包括枕套、枕芯、药垫,其特征在于枕芯为弹性体,是由前部驼峰状颈椎梁和后部枕垫组成的整体结构,颈椎梁下底面中部有纵向凹槽,枕垫中央有通孔与凹槽连通的通孔,药垫放置在枕芯表面,枕套套在药垫和枕芯外面。使用时,颈部位于颈椎梁上,使颈椎梁自然弯曲,既支撑颈部,又不会压迫颈部,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配合以各种药垫对头痛、失眠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47G9/00GK2293993SQ9720777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1日
发明者谢惠志 申请人:成都市华华医疗保健用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