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0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具,具体地讲是一种高效节能锅。
现有的以火焰为热源的各种锅、壶等,其结构一直沿用一千多年以前的模式,除所用的材料外几乎没有多大的改变。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现有的各种锅壶仍存在有很大的缺点,主要是没有注意到火焰的燃烧条件和热的传导方式,因此热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对燃烧不利,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传统的锅、壶的底是一个平面或半球型面。因火焰的温度较高,(大约在900℃-1000℃,而锅底的温度较低,大约在50℃-120℃,由于两者温差悬殊,火焰和锅体处于硬接触的状态,即不匹配状态。这种状态造成火焰延锅底表面运动时,形成平流层,在火焰平流层的上层的锅体的接触处的地方的温度,因锅体的温度过低而降低,从而破坏了此处的燃烧条件,出现灭火的现象,形成一灭火层。这个灭火层虽然只有1~2毫米,但它的热阻很高,对锅体吸热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另外,灭火后的可燃气体的一部份延锅体表面排放到空间,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一部份成焦油物质沾在锅底部,而进一步加大热阻。平流层下层的火焰因离锅体较远,热量不能及时传导锅体而随平流层排放到空间,从而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综上所述,现有的锅的锅体吸热主要靠对热流的辐射,而热传导方式则在锅体的内部进行,对锅体吸热影响不大。
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锅,改变锅底的结构,从而在锅体与火焰之间建立很好的燃烧条件和吸热性能,增大吸热效果,提高热效率,节省能源,减少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包括有一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的底部分布有吸热片,于该吸热片的周边,设有由锅底向下延伸的挡火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如下措施实现的,所述的吸热片为呈上厚下薄的锥形片体,并排列成环状,其最佳间距为15~20mm,最佳行距为15~20mm,最佳厚度为1.5mm,每环中吸热片呈一倾斜角度放射状排列,与两两相邻环的吸热片的倾斜角度相反;所述的吸热片可呈半圆形或可呈环形,且由内向外环状分布,其最佳行距为20~25mm;吸热片的下沿呈锯齿状,其高度最佳为1.5mm;所述的吸热片挡火板的下沿可呈锯齿状;所述的锅底的形状可为平面形或半球形,平底形锅挡火板的最佳高度为30mm,半球形锅底的挡火板最佳高度为40mm。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锅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较薄的吸热片,进一步增大了吸热面积,使用时,大部份的吸热片都处于高温火焰之中,火焰通过吸热片时,而形成紊流,增大吸热效果,较薄的吸热片也很容易被火焰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而此时吸热片和火焰之间的温差很小,所以并不影响火焰的燃烧,吸热片所吸收的热量通过传导作用将火焰大部份热量传导至锅体的内壁,加热食品或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热片也增加了吸热面积以及锅体与水的亲和作用,而不是硬接触,它使火焰和被加热体之间呈现出良好的匹配导热状态。有效地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可大大地节省能源,进一步减少污染,同时缩短烹调时间。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半球形锅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中平底形锅底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短吸热片的分布图;图4本实用新型中平底锅吸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中半球锅底吸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半圆形吸热片的分布图;图7本实用新型环形吸热片的分布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请参见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锅体1,该锅体1的锅底11的形状可为如图2所示的平面形锅底111或如
图1所示的半球形锅底112。平锅底111或半球锅底112上分布有吸热片2,吸热片2为呈上厚下薄的锥形片体。于该吸热片2的周边,设有由锅底111或112向下延伸的挡火板3。该挡水板3呈封闭的环状,将吸热片2环于其中。挡火板3的下沿呈锯齿状,用于半球形锅底112的挡火板31的最佳高度为40mm;用于平锅底111的挡火板32的最佳高度为30mm。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吸热片2呈短片状21,由内向外排列成环状,每环中吸热片21呈一倾斜角度放射状排列,两两相邻环的吸热片21的倾斜角度相反。如此一环一环,将火焰封闭于吸热片中,以在锅底形成旋流状火焰。每一吸热片的最佳间距为15~20mm,每环的最佳行距为15~20mm。吸热片21的形状可参见图4和图5所示,如用于平锅底111的的吸热片211下端与锅底111有底面平行的水平状;而用于半球锅底112的吸热片212则下端与锅底112平行的圆弧状。吸热片的最佳高度为1.5mm。
请参图6所示,为使得吸热片的加工性能更好,吸热片22可呈半圆形,且由内向外交错地环状分布,其最佳行距为20~25mm。因此仍可在锅底形成旋流状的火焰。
请参见图7所示,该吸热片23可呈环形,由内向外环状分布,此种环状的吸热片23,加工性能较好,但其吸热的效果不如上述两种,最佳行距为20~25mm。
上述的吸热片21、22、23的下沿均可呈锯齿状,其高度最佳为1.5mm,试验证明,具有锯齿状的吸热片其使用效果更佳。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锅,包括有一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的底部分布有吸热片,于该吸热片的周边,设有由锅底向下延伸的挡火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片为呈上厚下薄的锥形片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片呈短片状,并由内向外排列成环状,其最佳间距为15~20mm,最佳行距为15~20mm,最佳厚度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态排列的短片状的吸热片,该每环中吸热片呈一倾斜角度放射状排列,与两两相邻环的吸热片的倾斜角度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片可呈半圆形,且由内向外环状分布,其最佳行距为20~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片可呈环形,由内向外环状分布,最佳行距为20~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片的下沿呈锯齿状,其高度最佳为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片挡火板的下沿可呈锯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底的形状可为平面形或半球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底形锅挡火板的最佳高度为30mm,半球形锅底的挡火板最佳高度为40mm。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锅,包括有一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的底部分布有吸热片,于该吸热片的周边,设有由锅底向下延伸的挡火板,吸热片为呈上厚下薄的锥形片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热片也增加了吸热面积以及锅体与水的亲和作用,而不是硬接触,它使火焰和被加热体之间呈现出良好的匹配导热状态。有效地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可大大地节省能源,进一步减少污染,同时缩短烹调时间。
文档编号A47J27/00GK2330274SQ9723021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6日
发明者刘建怀 申请人:刘建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