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鱼油生产高含多烯酸乙酯精鱼油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180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粗鱼油生产高含多烯酸乙酯精鱼油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粗鱼油直接酯交换生产鱼油乙酯的新工艺,属于油脂制备它们的酯类的技术领域。
用粗鱼油制造高浓度(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EPA-E+DHA-E),一般工艺包括下列过程粗鱼油先脱酸、脱臭、脱色,然后酯化、尿包和精制。该工艺的缺点是工艺复杂,粗鱼油损耗大(约25∽30%),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脱臭时排出的气味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损耗的25∽30%的有机物虽部分作下脚料回收,但含污废水对环境污染造成严重威胁。若要处理,则费用难以承受。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鱼油乙酯化的生产工艺,将粗鱼油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无水乙醇直接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粗鱼油乙酯。然后经尿包处理、活性炭脱色精制后,得到高含多烯酸乙酯的精制鱼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从粗鱼油生产多烯酸乙酯精鱼油的工艺。将粗鱼油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与过量无水乙醇《粗鱼油、无水乙醇和酸的物料重量比为1∶(0.9∽1.8)∶(0.03∽0.10)》,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反应温度为30∽85℃,反应时间12∽26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回收无水乙醇。残液用水洗一次,再用(1∽5)%磷酸溶液洗一次,最后用水洗至中性,分尽水层,得粗鱼油乙酯。
将乙醇和尿素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尿素溶解后,加入上述粗鱼油乙酯,《粗鱼油乙酯∶乙醇∶尿素=1∶(3∽4.5)∶(2.1∽2.5)》,继续保温10∽30分钟后,冷至室温,滤去尿包物。滤液水洗后,分去醇-水层(需回收乙醇),油层用溶剂稀释《粗鱼油乙酯∶溶剂=1∶(0.25∽1.2)》,加活性炭脱色《粗鱼油乙酯∶活性炭=1∶(0.02∽0.08)》,滤除活性炭,蒸留回收溶剂,至蒸不出溶剂为止。得淡黄色油状液体——高含EPA-E+DHA-E的精制鱼油。测定含量、酸度和过氧化值。
本发明经反复实践证明,具有以下特点工艺简单;原材料(包括粗鱼油、无水乙醇、溶剂等)与传统工艺相比,消耗大幅度减少;产品质量提高,EPA-E+DHA-E含量可高达76%;成本大大降低;基本上消除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一粗鱼油含油量99.02%,EPA+DHA(9.66+16.57)%=26.23%,酸值 29.01MG/G。
(1)将200KG粗鱼油,200KG无水乙醇和8.3KG浓硫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在60∽75℃,反应24小时后,蒸馏回收无水乙醇。至釜温约84℃为止。残液用100KG水洗一次,用100KG2%磷酸溶液洗一次,再用水洗至中性,静止,分尽水层,得粗鱼油乙酯207.9KG。测定含量EPA-E 9.43%DHA-E 16.01%EPA-E+DHA-E=25.44%酸度0.37ML/G过氧化值0(2)将620KG乙醇,370KG尿素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尿素溶解后,加入上述粗鱼油乙酯150KG。继续保温2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滤去尿包物。滤液用400KG水洗,分出醇-水层(待回收乙醇)。油层用40KG石油醚(沸程60∽90℃)稀释,加活性炭3.3KG脱色,滤去活性炭,蒸馏回收石油醚,至石油醚蒸完为止。得淡黄色高含EPA-E和DHA-E的精鱼油39.5KG。测定含量EPA-E 26.96%DHA-E 46.37%EPA-E+DHA-E=73.33%酸度0.03ML/G过氧化值0.62ML/G实施例二粗鱼油含油量99%EPA+DHA=(9.2%+17.0%)=26.2%酸值 17.9MG/G(1)将粗鱼油200KG,无水乙醇180KG和浓硫酸6.2KG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回流反应20小时后。蒸出无水乙醇,以下处理同实施例一之(1)。得粗鱼油乙酯201.3KG。测定含量EPA-E 9.79%DHA-E 17.11%EPA-E+DHA-E=26.90%酸度0.18ML/G
过氧化值0.3ML/G(2)480KG乙醇,330KG尿素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尿素溶解后,加入上述粗鱼油乙酯150KG,继续保温30分钟,以下操作同实施例一之(2),但溶剂石油醚改用70KG己烷,活性炭5.8KG。得淡黄色高含EPA-E和DHA-E的精制鱼油37.1KG。测定含量EPA-E 27.26%DHA-E 48.80%EPA-E+DHA-E=76.06%酸度0.03ML/G过氧化值0.58ML/G。实施例三粗鱼油含油量 99.1%EPA+DHA=11.61%+15.63%=27.24%酸值 41.05MG/G(1) 200KG粗鱼油,340KG无水乙醇,18.4KG浓硫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在48∽50℃,反应26小时。减压蒸出无水乙醇,釜温不超过55℃。以下操作同实施例一之(1)。得粗鱼油乙酯203.5KG。测定含量EPA-E 11.10%DHA-E 16.72%EPA-E+DHA-E=27.82%酸度0.41ML/G过氧化值0.96ML/G(2)540KG乙醇,330KG尿素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尿素溶解,加入上述粗鱼油乙酯150KG,继续保温15分钟。冷却至室温,滤除尿包物,以下操作同实施例一之(2)。溶剂用180KG己烷,活性炭用12.2KG。得淡黄色高含EPA-E+DHA-E的精制鱼油36.2KG。测定含量 EPA-E 26.89%DHA-E 48.50%EPA-E+DHA-E=75.39%酸度 0.09ML/G
过氧化值0.55ML/G。实施例四粗鱼油含油量89.8%EPA+DHA=(10.8+17.4)%=28.2%酸值 37.5MG/G(1)将粗鱼油200KG,无水乙醇220KG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在30∽35℃,通入氯化氢气体4.6KG。保持反应温度30∽35℃,并继续通氯化氢,速度为每小时0.52KG,反应6小时后,仃通氯化氢,同温度,继续反应2小时,蒸出过量的无水乙醇。残液用200KG水洗,再用100KG5%磷酸溶液洗一次,最后用水洗至中性。静止,分尽水层,得粗鱼油乙酯199.2KG。测定含量EPA-E 10.4%DHA-E 18.22%EPA-E+DHA-E=28.62%酸度0.45ML/G过氧化值0.81ML/G(2)将600KG乙醇,340KG尿素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尿素溶解后,加入上述粗鱼油乙酯150KG。继续保温3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滤出尿包物。滤液用300KG水洗,分出醇-水层,油层用50KG石油醚(90∽120℃)稀释,加6KG活性炭脱色后,滤去活性炭,蒸馏回收石油醚,至石油醚蒸完为止。得淡黄色高含EPA-E+DHA-E的精制鱼油35.7KG。测定含量EPA-E 25.71%DHA-E 47.15%EPA-E+DHA-E=72.86%酸度0.10ML/G过氧化值0.41ML/G实施例五粗鱼油含油量 99.12%EPA+DHA=9.82%+17.88%=27.70%酸值 31.34MG/G(1)200KG粗鱼油,220KG无水乙醇,14.8KG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在75∽85℃反应26小时后,蒸馏回收无水乙醇,残液用150KG水洗一次,再用100KG1%磷酸溶液洗一次,最后用水洗至中性,得粗鱼油乙酯198.6KG。测定含量EPA-E 9.44%DHA-E17.03%EPA-E+DHA-E=26.47%酸度0.22ML/G过氧化值0.48ML/G(2)540KG乙醇,350KG尿素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尿素溶解,加入上述粗鱼油乙酯150KG,继续保温30分钟后,冷至室温,滤除尿包物,滤液用水150KG洗,分去醇-水溶液,油层中加入90KG石油醚(沸程60∽90℃)稀释,加入9.5KG活性炭脱色后,滤去活性炭,蒸留回收石油醚。得淡黄色高含EPA-E+DHA-E的精制鱼油33.4KG。测定含量EPA-E 27.04%DHA-E 45 23%EPA-E+DHA-E=72.27%酸度0.25ML/G过氧化值0.40ML/G。
权利要求
1.一种从粗鱼油生产高含多烯酸乙酯精鱼油的工艺,其特征是,将粗鱼油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与过量无水乙醇,在30∽85℃、氮气保护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混合物蒸去无水乙醇后,用水洗涤一次,再用磷酸稀溶液洗涤一次,最后用水洗至中性,分去水层,得粗鱼油乙酯。然后将粗鱼油乙酯加入到尿素-乙醇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60∽70℃,保温10∽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滤去尿包物,滤液用水洗涤,分去醇-水层,油层用溶剂稀释,用活性炭脱色,滤除活性炭,蒸去溶剂,得淡黄色高含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EPA-E+DHA-E)的精制鱼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物料重量比是粗鱼油∶无水乙醇∶酸=1∶(0.9∽1.8)∶(0.03∽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磷酸稀溶液是1∽5%磷酸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用活性炭脱色,其物料重量比为∶粗鱼油乙酯∶活性炭=1∶(0.02∽0.08)。
全文摘要
一种从粗鱼油生产高含多烯酸乙酯精鱼油的工艺,它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将粗鱼油直接与无水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一步得粗鱼油乙酯,该乙酯用尿包法处理,再经脱色,即得高含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的粗制鱼油。本发明的工艺,不需要传统的脱酸、脱臭、脱色等复杂过程,因而简化了流程,节省了原材料,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基本上消除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文档编号C11C3/00GK1263145SQ99114410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0日
发明者朱惠祥 申请人:朱惠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