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化棋谱记录系统及其实用方法

文档序号:161557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化棋谱记录系统及其实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数码化记录围棋(及国际五子连珠)棋谱的方法及其相关配件,特别是能够保证围棋棋谱信息传递过程中位置和次序严密精准的有效体系。
以往围棋棋谱的记录和流传的情况是“一盘棋由多幅前后叠覆标录的棋谱图组合完成”,复盘或打谱时需按照谱图上子序顺次检索后逐一摆出,常规棋盘上没有供记谱用的坐标系统,唯挂盘讲解时中国在大棋盘的两个直角边标有“1、2、3、……17、18、19”和“一、二、三、……十七、十八、十九”;国外则曾见标有“1、2、3、……17、18、19”和“A、B、C、……R、S、T”的纵横坐标系。但这两种坐标系分别存在着口述时易混乱和不便查找远端确切点位的问题,因而并未被习惯性地在实际应用中推广,有时会明显地见到讲棋者手持传真的棋谱图现场却找不到点位,甚至摆错前后次序的情况,影响到现场直播讲解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在讲棋者与现场观众交流(如猜下一步应手的点位等)方面,往往因现场人多距离远,又难于单纯用语言描述行棋点位,使“手谈”的对话在向观众讲解过程中存在着“音声翻译”的障碍,更未见过如象棋高手们所做的“凭口念招”的盲棋表演。偶尔曾见古谱中有以“平上去入”分四隅,每隅先顺后逆定点位的“棋盘图法”,虽与本发明的系统类似,但却没有在盘边标明数码。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单纯用数码与字母符号顺次记录围棋棋谱全过程的实用方法,以及为确保这一方法既符合习惯规律又能够简捷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坐标系-四象近远右旋坐标围棋盘、棋谱记录纸-谱笺、和为原有棋盘配套的边框附加器等系统配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将围棋棋盘以天元为中心,沿每边中点星位均分为“A、B、C、D”四个区域,以执黑先行一方为准的右上方半边外侧中间标明A(区),这部分通常也是每局棋第一枚棋子所落的区域;然后顺时针方向右旋,在相对应各半边的中点外侧分别标明B(区),C(区),D(区),各字母的朝向也是顺时针方向依次变化的。
二、在每一区的另一直角边外侧,由角位至中轴线依次标明“1、2、3、4、5、6、7、8、9、0”正好十个阿拉伯数字,这些数字的位置和朝向也同字母一样是顺时针方向依次变换的。
三、建立起如上的“四象近远右旋坐标体系”之后,棋盘上的每一点位均可由最多三个字符清楚地表述出来,也就是黑白双方的每一步着法都可以用笔写下来,更可以用语言读出来即第一个字母表示区;第二个数码表示近坐标中的行;第三个数码表示远坐标中的列。如“C63”即是“对C角星位C44从D边小飞挂角”之点,其意义为C区第6行第3列。
四、凡属两区临界的“0轴”上的点均可以用两个名称中的任何一个来表述如“A90”也可表为“D09”;“A01”同样可表为“B10”等等。棋盘的中心“天元”一点可以简写为“0、0”,当然也可以用四个名称中的任何一个,即“A00”、“B00”、“C00”或“D00”。
五、考虑到以前的木制棋盘,大多边缘所留空白很小,周围难以标注合适的符号,故特别设计一种由四块已印制好符号的长条组成的边框附加器,实用时可以环绕原有棋盘以镙丝或榫卯拼装,使原有棋盘也能够方便地转变成为“四象近远右旋坐标围棋盘”。
六、为配合这一记谱系统的推广应用,特别设计印制专用的围棋竞赛记录纸-谱笺,除有对弈者和裁判签名栏目及日期时间等外,分别开列出黑白相间的有序圈号及空格,以便双方均能各自简捷有效率地记录每一步行棋着法。
第一页附图标明为“

图1”,由“四象近远右旋坐标围棋盘”的“平面图”和“侧面图”组成,平面图直观地展示了“四象近远右旋坐标系统”的构成实样,侧面图则示意地表现了“棋盘边框附加器”与木质棋盘的组合关系和连接方式。
第二页附图标明为“图2”;是“四象近远右旋坐标围棋记录谱笺”的大略示意图,图中一系列编号空格可依次记写行棋过程的坐标名称,此外还可记下弈者与裁判的姓名签字、时间、地点、结果等等,方便、简捷,利于保存、复制和流传。
权利要求
1.一种纯数码化记录围棋棋谱的系统方法及其相应配件,最集中地体现为“四象近远右旋坐标体系”围棋盘,其特征是将棋盘对称地均分为四块,每一块区域中的标识又遵从习惯着法由角及边再至中腹地发展,经顺时针右旋,先近后远的次序,严格地保证了“三个字符表示一步着法”的准确性,仅以“ABCD1234567890”共14个最通俗数码的有规律的不同排列组合便为全盘上每一个点位提供了精准简明的名称,从而使得围棋的招法可以“口谈笔录”而不必再“无图谱不传”。
2.根据1的系统方法,其特征是专门设计印制围棋竞赛记录纸,即谱笺,编上序号,黑白相间,留出填空位置,对弈时即可按照行棋次序“笔录”详细进程,复盘或讲解时只要按序打谱,包括提子后又再重复下出的着法及打劫等,可免除混乱迟滞之弊薮。
3.根据1的系统方法,其特征是可以使棋手们依靠记忆力“凭口念着”地表演下盲棋。
4.根据1的系统方法,其特征是设计制造边框附加器对原先已有的棋盘进行适度的补充改造,以建立并推广1的系统和方法,并节省材料。
5.根据1的系统方法以及4的器具,其特征是顺次右旋的“A、B、C、D”四个字母的位置正好对准第5、6两列之间,以便增强字母的标识含意。
6.根据1的系统方法,其特征明显地反对以逆时针的左旋和其它字母及符号进行相类似的代换,否则必将引起多方面的混乱与麻烦。
全文摘要
数码化棋谱记录系统及其实用方法是为改进围棋“以图传谱”的记录方法而发明的,解决了讲解行棋进程和打谱复盘中要求次序严明,点位精准,能够笔录口谈的技术问题,主要特征是在原有围棋盘的边框之外附加一套数码化的“四象近远右旋坐标体系”,由“ABCD1234567890”计14个字符有规律地组合后,每着棋的点位即可由三个字符分别代表的“区、行、列”精准地表述,并在谱笺上简明地记录,能提高记谱与传谱,特别是讲解的速度和效率。
文档编号A63F3/02GK1279116SQ0010924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9日
发明者黄刚 申请人:黄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