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0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车。
目前的玩具车,未见有经碰撞后,车门自动打开的结构。给人的感觉不够逼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感觉逼真,经碰撞后、车门自动打开的结构的玩具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在车头位置设置防撞板,防撞板上有一凸起,防撞板在其凸起上后接推杆,推杆前部有向下的扣,椎杆中部上方左右方向各有一个小柱,推杆后部为细长条,推杆后端部可有膨出,推杆后端下方有挡板,推杆后部可接扣合板,扣合板前部左右分叉,左、右分叉的前部向中间有突出,形成钳式结构,防撞板、推杆、扣合板安装于车底盘上方,底盘上在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前有向上的弹簧槽或挡块,底盘前部在推杆的向下的扣下方,有向上的凸起,与推杆前部向下的扣形成扣合。底盘上向上的弹簧槽或挡块与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间设置弹簧。玩具车的左右前车门的结构是车门朝向车内有弧形连接件,弧形连接件端部铆接或螺接在车底盘上,弧形连接件端部向车中央伸出一长条,长条中心开长条形槽,该长条形槽安装在推杆中部的小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玩具车可以采用回力车结构,即在车底盘后部有后擦回力牙箱,先向后压车体,瞬间放开,车通过回力弹簧,释放能量向前冲,撞向障碍物,防撞板接触障碍物,防撞板的凸起挑起推杆前部的扣,借助弹簧的弹力,脱离底盘前方的凸起,带动推杆后移,推杆上的小柱带动车门打开。实现车经碰撞后,车门自动打开的效果,感觉逼真;关上车门,车门带动推杆上的小柱前移,推杆随之扣合在底盘前方的凸起上。
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上车门后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车门后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的侧面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杆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推杆的侧面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扣合板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底盘及其它配件安装示意图。

图1、图2所示,玩具车在车头的位置设置防撞板(1),防撞板(1)后接推杆(2),推杆(2)中部上方左右方向各有一个小柱(13),推杆(2)后部为细长条,推杆(2)后端部有膨出(14),推杆(2)后部接扣合板(4),扣合板(4)前部左右分叉,左、右分叉的前部向中间有突出(17),形成扣合。玩具车的左、右前门(3)朝向车内有弧形连接件(8),弧形连接件(8)端部铆接或螺接在车底盘上,弧形连接件(8)端部向车中央伸出一长条(9),长条(9)中心开长条形槽,该长条形槽在推杆(2)中部的小柱(13)上。
本实用新型的玩具车采用回力车结构,(5)为后擦回力牙箱,(6)为底盘,(7)为车前轮。
如图3、图4所示,防撞板上中部有一凸起(11),防撞板前端有向下的扣(12),防撞板左、右侧各有一条前后方向的长条形槽(10)。
如图5、图6所示,推杆中部上方左右方向各有一个小柱(13),推杆后部为细长条,后端部有膨出(14),推杆前部有向下的扣(15),推杆后部下方有挡板(16)。
如图7所示,扣合板前部左、可分叉,向中间有突出(17),形成钳式结构。
如图8所示,防撞板(1)、推杆(2)、扣合板(4)安装于车底盘(6)上方,底盘(6)前部在推杆的向下的扣(15)下方,有向上的凸起(18),与扣(15)形成扣合;底盘(6)上在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16)前有向上的弹簧槽(20),底盘(6)上的弹簧槽(20)与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16)间设置弹簧(21)。底盘(6)前部左、右侧各有一根小柱(19),与防撞板(1)的长条形槽(10)相匹配。
在静息状态,车门合上时,推杆前部向下的扣(15)与底盘(6)前部的凸起(18)相扣合,弹簧(21)处于压紧状态;当防撞板(1)接触障碍物,其中部的凸起(11)挑起推杆的扣(15),借助弹簧(21)的弹力,脱离底盘前部的凸起(18),带动推杆(2)后移,推杆(2)上的小柱(13)带动车门(3)打开。关上车门,车门(3)带动推杆上的小柱(13)前移,带推杆(2)与底盘(6)前方的凸起(18)扣合。本实用新型实现车门经碰撞后、车门自动打开的效果,感觉逼真。
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板中部可没有凸起(11),效果相当。
本实用新型推杆后部也可不接扣合板,相应的,无须有推杆后部细长条,后端部有膨出的结构。当推杆后部有扣合板时,推杆的结构以后部为细长条,后端部为膨出结构为佳。
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在车头位置设置防撞板,防撞板后接推杆,推杆前部有向下的扣,椎杆中部上方左右方向各有一个小柱,推杆后端下方有挡板,防撞板、推杆安装于车底盘上方,底盘上在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前有向上的弹簧槽或挡块,底盘前部在推杆的向下的扣下方,有向上的凸起,与推杆前部向下的扣形成扣合;底盘上向上的弹簧槽或挡块与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间设置弹簧;玩具车的左右前车门的结构是车门朝向车内有弧形连接件,弧形连接件端部铆接或螺接在车底盘上,弧形连接件端部向车中央伸出一长条,长条中心开长条形槽,该长条形槽安装在推杆中部的小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推杆后部接扣合板,扣合板前部左右分叉,左、右分叉的前部向中间有突出,形成钳式结构,扣合板安装于车底盘上方;同时,推杆后部为细长条,推杆后端部有膨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玩具车采用回力车结构,即在车底盘后部有后擦回力牙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防撞板左、右侧各有一条前后方向的长条形槽,底盘前部左、右侧各有一根小柱,所说的底盘的小柱与所说的防撞板的长条形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防撞板上有一凸起。
专利摘要一种玩具车,在车头位置设置防撞板,防撞板后接推杆,推杆前部有向下的扣,椎杆中部上方左右方向各有一个小柱,推杆后端下方有挡板,底盘上在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前有向上的弹簧槽或挡块,底盘前部在推杆的向下的扣下方,有向上的凸起,与推杆前部向下的扣形成扣合。底盘上向上的弹簧槽或挡块与推杆后端下方的挡板间设置弹簧。车的左右前车门的结构是车门朝向车内有弧形连接件,弧形连接件端部铆接或螺接在车底盘上,弧形连接件端部向车中央伸出一长条,长条中心开长条形槽,该长条形槽安装在推杆中部的小柱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车经碰撞后,车门自动打开的效果,感觉逼真。
文档编号A63H17/26GK2454000SQ00240310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9日
发明者汤松广 申请人:汤松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