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哑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15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摇摆哑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摆哑铃结构,尤指一种可在摇动时产生惯性动能,并将该重力惯性动力传递至使用者手臂及全身,让使用者的手臂及全身因而产生运动,使使用者在锻链肌肉之余,亦可兼其使身体产生摇(摆)动的运动效益的摇杆哑铃。
再者,习用的重量哑铃其重量均为固定,当使用者对某一重量哑铃的需求不足时,其必须更换较大重量的哑铃,以期提高肌肉运动成效,但由于习用单一的哑铃重量为固定,因此,使用者必须再重新购置一较大重量的哑铃,而无法在原先的哑铃上做重量改变,造成使用者徒增购置成本及困扰,亦不理想。
虽有业者就上述缺失加以研究改进,使重量哑铃具有附加配重块以符合本身运动量的需求,然而,该哑铃运动方式 依然仅限於举重的重量训练,并未能衍生出其他运动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是在一哑铃握杆上套置一握套,该握套的二端与握杆的二末端间则各固定有弹性元件,以使握套在握杆上滑动并偏移至一端时,压缩该端的弹性元件,而释放另端的弹性元件动能,由此,当使用者在举动该哑铃并握持握套偏移一端时,握套即会压缩该端的弹性元件,当哑铃握套偏移至另一端时,原先被压缩端的弹性元件动能,即会因握套向另端滑动而释放其压缩能量,在此同时,握套亦利用该能量及偏移力量压缩另端的弹性元件,当握套再次往相反方向偏移动时,另端的弹性元件即被释放其压缩能量,如此快速反覆为之,使用者即可在摇动时,利用握套快速轮流压缩及释放弹性元件动能,使弹性元件的释放能量带动哑铃产生摇(摆)动,以将该摇(摆)动力传递至使用者手臂及全身,达到使用者在使用该哑铃时,除了可通过配重块达到锻链肌肉重量训练之外,也可因重量位移变化所产生的惯性运动,配合弹性元件的释放与蓄压特性,使使用者更兼具身体产生摇(摆)动的运动效益。
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在哑铃二端的弹性元件,便于使用者举动该哑铃时,配合两端的重量配重块,利用握持的握套快速在哑铃握杆上滑动,而通过重量惯性运动,进而轮流快速压缩或释放二端的弹性元件动能,使该哑铃可由弹性元件释放时的动量而产生惯性摇(摆)动,并因该摇(摆)动力可传递至使用者手臂及全身,使使用者在使用该哑铃时,除了可锻链肌肉的外,亦可兼具辅助全身产生摇(摆)动的运动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哑铃握杆末端结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配重块,而改变哑铃的重量,增加惯性的动能,从而符合使用者本身的需要。


图1为传统哑铃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图。图中1—摇摆哑铃11—握杆 12—握套121—挡片 13—弹簧 14—定位片15—配重块 151—外螺纹柱152—内螺纹孔16—内螺纹孔 17—伸缩套管请参阅2图,本实用新型的摇摆哑铃1主要是在一握杆11上套置一握套12,使该握套12可在握杆11上滑动,且在该握套12的二端各设一挡片121,而握杆11的二末端则各分别套入一弹簧13,使弹簧13的一端可受到挡片121的抵挡,弹簧13的另端并以一定位片14限位,又在该定位片14后侧,以一配重块15与握杆11的结合,使弹簧13的二端可分别受到挡片121及定位片14与配重块15的阻挡而限位,其中,该配重块15的一侧设有外螺纹柱151,以与握杆11二侧的内螺纹孔16螺合,而将配重块15结合在握杆11的二端,使弹簧13的另端受到定位片14及配重块15的抵挡,而配重块15的另侧则设有内螺纹孔152,另外,在该弹黄13的外侧可套置一伸缩套管17,该伸缩套管17的二端则分别固定於握套12的挡片121及定位片14上。
请参阅图3、图4,由于该握套12为套置在握杆11上,因此,握套12可在握杆11上随意滑动,当使用者以手握持握套12并带动握套12向左侧滑动时,由于握套12向左侧滑动后,挡片121与定位片14及配重块15间的间距渐渐变小,因此,左侧的弹簧13即承受压缩,而具有一压缩能量,当左侧的弹簧13压缩至极限时,配合使用者滑移方向改变,及本身的反弹而释放其压缩能量,而辅助推动左侧挡片121向右侧移动,此时,该握套12即可利用该释放能量即使用者方向改变,而向右侧滑动,而使用者也可以双手力量使握套12快速向右侧滑动,当握套12的右侧挡片121因位置向右偏移而与右侧的定位片14及配重块15共同压缩右侧的弹篑13时,右侧的弹簧13即会因受压缩而具有一压缩能量,在右侧的弹簧13受压缩至极限时,即会因本身所具弹性而释放其压缩能量,并推动握套12向左侧滑动,如此快速反复为之,当使用者握住握套12并快速左右滑动时,即可利用二侧弹簧13轮流的快速蓄压及释压的力量使握杆11产生摇(摆)动,并经由握杆11将该摇(摆)动力依序传递至使用者的手臂及全身,以同时带动使用者身体摇(摆)动 而当使用者在举动该哑铃做重量训练之余,也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哑铃结构的改善,使其另具有产生使使用者手臂及全身摇(摆)动的运动效益的功能选择。
请参阅图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15一侧具有外螺纹凸柱151,另侧为内螺纹孔152,因此,在配重块15的外螺纹凸柱151与握杆11的内螺纹孔16结合后,其内螺纹孔152即可与另一配重块15的外螺纹凸柱151结合,依此结合方式,该哑铃1即可依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在二端各自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配重块结合。以依使用者需求而改变该哑铃的重量,并增大其惯性动能。
综上所述,由于习用的哑铃只能为单一重量训练的功能,而不能兼具其他运动效果,致使功效上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本实用新型的哑铃由于在举动时,即可利用套量在握杆上的握套左右偏移,配合重量惯性运动,轮流压缩或释放固定在握杆二端的弹性元件,并通过弹性元件释放时的能量使握杆产生摇(摆)动,而使用者则可利用该摇(摆)动力传递至手臂及全身时,进行手臂及全身的运动目的,使使用者在重量训练之余,也可同时兼具摇(摆)动运动的效益,且使用者可依所需的哑铃重量,而在哑铃二端结合不同个数的配重块,以改变该哑铃的重量,增加重量惯性运动效果,其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据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之范围内,熟悉此项技艺者凭之而作的各种变形、修饰与应用,均应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摇摆哑铃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哑铃握杆上套置一握套,该握套的二端与握杆的二末端间则各固定有弹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哑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套的二端各设有一挡片,而握杆的二末端则各结合一配重块,该弹性元件固定在该挡片及配重块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摆哑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配重块的一侧具有外螺纹凸柱,与握杆末端的内螺纹孔螺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摆哑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配重块的另侧具有供与另一配重块结合的内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摆哑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配重块与弹性元件间具有一定位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摆哑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外包覆一伸缩套管,而该伸缩套管的二端则分别固定在握套的挡片与定位片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摇摆哑铃结构,其主要是在一哑铃握杆上套置一握套,该握套的二端与握杆的二末端间则各固定有弹性元件,以使握套滑动偏移至一端时,压缩该端的弹性元件,而释放另一端的弹性元件所蓄动能,由此,当使用者在摇动该哑铃时,握套即会随举动时使用者的偏移而左右快速滑动,使握套二端轮流压缩及释放弹性元件,并利用弹性元件释放时的能量使哑铃产生动能,而该重力惯性动力则可传递至使用者的手臂及全身,以提供使用者在摇动该重力惯性哑铃握杆时,除可锻炼肌肉外也可兼具产生使身体摆动的运动效益。
文档编号A63B21/072GK2564191SQ0224742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6日
发明者乔翰·柏瑞特·凡西 申请人:岱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瑞斯旁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