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赛车用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94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玩具赛车用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车,特别是一种玩具赛车的车轮。
背景技术
玩具赛车以其强有力的加速性,高速转向性和爬坡性越来越多的赢得了少年儿童的喜爱,而赛车所具备的上述性能,与赛车所设计的车轮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赛车行驶的综合能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车轮的设计,现有赛车轮主要存在的问题a、赛车在弯道上高速行驶时,因轮胎的抓地力差而易造成倾翻,b、因轮毂总体设计单薄,强度差而造成输出扭距小影响车速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承受较大转动扭距且在高速行驶时始终保持稳定状态的玩具赛车用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轮胎、轮套及轮毂,所述轮套设有可容量轮毂可拆卸的嵌制在套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述轮套与轮毂之间可以是以下丙种结构形式a上述轮套沿套腔环壁轴向设有至少一条凸健,所述轮毂外缘设有与凸健相插配的健槽。
b上述轮套沿室腔环壁轴向设有与5条凸健,所述轮毂外缘环设有与各凸健相插接的健槽。
为提高车轮高速行驶时的抓附力,防止车体侧翻,车轮所用轮胎可较普通轮胎略宽1-3mm,通常实际宽度为12±0.5为宜,同时将轮胎胎面设计成人字形,也会有利于增加胎面与地面的抓附力度,使其行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轮毂直接可拆卸的嵌制于轮套的套腔中,使车驱动装置输出功率可直接沿轮毂整个圆周面传递至轮套并带动轮胎转动,大大提高了整个车轮的传动扭距和降低了动能的损耗,而略为加宽的胎面及呈人字形的轮胎、从另一方面解决了赛车弯道高速行驶时易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赛车行驶的平稳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后轮毂主视图;图2为
图1的零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前轮毂主视图;图4为图3的零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轮胎1、轮套2及轮毂3,所述轮套2设有可容量轮毂3可拆卸的嵌制在套腔中。上述轮套2沿套腔环壁轴向设有至少一条凸健21,所述轮毂3外缘设有与凸健相插配的健槽31。上述轮套2沿室腔环壁轴向设有与5条凸健21,所述轮毂3外缘环设有与各凸健相插接的健槽31。上述设置于轮套2环壁的凸健21与轮套2一体成型制出。上述轮毂3包括带有健槽31的外毂33和设有轮轴孔32的芯毂34,其中上述芯毂的宽度略大于外毂33的宽度,在芯毂34与外毂33之间环设有壁振槽35。上述轮毂3分为前轮毂和后轮毂,其中在所述后轮毂的芯毂34端面设有一径向卡槽36。上述轮胎1套置于轮套2外圆壁,所述轮胎2外胎面呈人字形,其宽度为12±0.5mm。
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赛车用车轮,包括轮胎(1)、轮套(2)及轮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套(2)设有可容量轮毂(3)的套腔,所述轮毂(3)可拆卸的嵌制在套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轮套(2)沿套腔环壁轴向设有至少一条凸健(21),所述轮毂(3)外缘设有与凸健相插配的健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轮套(2)沿套腔环壁轴向设有与5条凸健(21),所述轮毂(3)外缘环设有与各凸健相插接的健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于轮套(2)环壁的凸健(21)与轮套(2)一体成型制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轮毂(3)包括带有健槽(31)的外毂(33)和设有轮轴孔(32)的芯毂(34),其中上述芯毂(34)的宽度略大于外毂(33)的宽度,在芯毂(34)与外毂(33)之间环设有壁振槽(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轮毂(3)分为前轮毂和后轮毂,其中在所述后轮毂的芯毂(34)端面设有一径向卡槽(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轮胎(1)套置于轮套(2)外圆壁,所述轮胎(2)外胎面呈人字形,其宽度为12±0.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轮胎、轮套及轮毂,所述轮套设有可容量轮毂可拆卸的嵌制在套腔中。为提高车轮高速行驶时的抓附力,防止车体侧翻,车轮所用轮胎可较普通轮胎略宽1-3mm,通常实际宽度为12±0.5为宜,同时将轮胎胎面设计成人字形,也会有利于增加胎面与地面的抓附力度,使其行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轮毂直接可拆卸的嵌制于轮套的套腔中,使车驱动装置输出功率可直接沿轮毂整个圆周面传递至轮套并带动轮胎转动,大大提高了整个车轮的传动扭距和降低了动能的损耗,而略为加宽的胎面及呈人字形的轮胎、从另一方面解决了赛车弯道高速行驶时易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赛车行驶的平稳性。
文档编号A63H17/267GK2759535SQ20042010265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7日
发明者蔡东青 申请人:蔡东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