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3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飞轮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多种玩法的飞轮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玩具行业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青少年和儿童喜爱的玩具层出不穷。各种玩具也从现有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状况走向结构较复杂、具有多种功能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各种飞轮玩具大都只具有单一的玩法,其趣味性也不能满足当今青少年和儿童的要求。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中结构新颖、趣味性强、玩法多样且具有自动离合功能简单的飞轮玩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结构新颖、趣味性强、玩法多样简单且具有自动离合功能的飞轮玩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手柄壳体、装设于手柄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和飞轮,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一中心轴,其容置限位在手柄壳体内顶端相应的凹槽内;一双联齿轮,其由大、小齿轮轴向连接而成,设置于手柄壳体内偏中心轴位置;一双联齿爪,其由传动齿轮和卡爪轴向连接而成;一小齿条,其一侧边成型有齿且一端部有通孔;一发射齿条,其由单边齿条和手持部构成;其中,双联齿爪套设在中心轴的上部,其卡爪表露于手柄壳体的顶端,其传动齿轮与双联齿轮中的大齿轮啮合;发射齿条的单边齿条贯穿于手柄壳体两侧的通孔并与双联齿轮中的小齿轮啮合;小齿条套设在中心轴的上并与双联齿轮中的小齿轮啮合;飞轮一侧面的轴心位置成型有与上述卡爪相互配合的卡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通过驱动组件中的卡爪直接卡合飞轮,然后拉动发射齿条进行游戏,这样可使飞轮直接滚轮出去玩耍,即可使带有旋转轴的飞轮在地面上象陀螺一样旋转玩耍;也可在驱动组件的上方,卡合上连接组件,利用连接组件的离合功能,也可连动不同的飞轮进行上述的两种玩法。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趣味性强、玩法多样简单且具有自动离合功能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和手柄壳体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和手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和卡爪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和连接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陀螺玩法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玩法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手柄壳体10、装设于手柄壳体10内的驱动组件20和飞轮30,所述的驱动组件20包括有一中心轴21,其容置限位在手柄壳体10内顶端相应的凹槽内;一双联齿轮22,其由大齿轮221和小齿轮222轴向连接而成,设置于手柄壳体10内偏中心轴21位置;一双联齿爪23,其由传动齿轮231和卡爪232轴向连接而成;一小齿条24,其一侧边成型有齿且一端部有通孔;一发射齿条25,其由单边齿条251和手持部252构成;其中,双联齿爪23套设在中心轴21的上部,其卡爪232表露于手柄壳体10的顶端,其传动齿轮231与双联齿轮22中的大齿轮221啮合;发射齿条25的单边齿条251贯穿于手柄壳体10两侧的通孔并与双联齿轮23中的小齿轮232啮合;小齿条24套设在中心轴21的上并与双联齿轮23中的小齿轮222啮合;飞轮30一侧面的轴心位置成型有与上述卡爪232相互配合的卡槽31。在所述的驱动组件20上方还可卡合有连接组件40,连接组件40包括有一传动轴41,其一端与驱动组件20中的卡爪232相互卡合,另一端分别依次穿设过下盖板42、离合转板43、棘轮44的各个中心孔后与连接螺钉螺纹连接,传动轴41与离合转板43径向固定;一下盖板42,其轴心开有中心孔;一离合转板43,其轴心开有中心孔且容置于棘轮44的腔体内,其内表面成型有供棘爪45套设的固定柱431;若干棘爪45,其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在离合转板43上的固定柱431上,且伸展长度后的棘爪45恰好与棘轮44的棘齿441啮合;一棘轮44,其轴心开有中心孔,而其下部开设有圆柱形的腔体,该腔体内侧壁上成型有棘齿441;一上固定架46,固定连接在棘轮44的上方,且固定架46上成型有与飞轮30一侧面轴心位置的另一卡槽32相对应的卡位。所述飞轮30轴心位置的另一侧面成型有旋转轴33。所述的离合转板43上成型有两个等分圆周且相互对称的固定柱431,两棘爪45分别套设在该两固定柱431上。
使用时,先将飞轮30直接卡合在驱动组件20中的卡爪232上,然后将发射齿条25贯穿手柄壳体10两侧的通孔,此时,发射齿条25中的单边齿条251恰好啮合在双联齿轮22中的小齿轮222上,当用手握着手持部252拉动发射齿条25时,如图1和图2所示,双联齿轮22中的小齿轮222克服小齿条24的顺时针啮合阻力逆时针转动,发射齿条25带动双联齿轮22逆时针转动,同时,通过齿轮啮合双联齿爪23顺时针转动,卡爪232带动卡合其上的飞轮30顺时针转动,当发射齿条25到位后,飞轮30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双联齿爪23也随之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而双联齿爪23通过啮合也带动双联齿轮22有逆时针转动趋势,此时,小齿条24的顺时针啮合阻力阻碍了双联齿轮22的小齿222轮逆时针转动趋势,从而也阻止了卡爪232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这样,飞轮30在此离合力的作用下与卡爪232分离,这时如采用滚轮玩法的话,飞轮20就如图7所示滚动出去,如采用陀螺玩法的话,飞轮20就如图6所示如陀螺一样旋转。
当在驱动组件20上装上连接组件40后,如图2所示,卡爪232与传动轴41的一端卡合,此时将发射齿条25从手柄壳体10的一侧通孔插入从另一通孔冒出时,双联齿爪2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轴41径向固定连接的离合转板43也逆时针转动,此时套设在离合转板43的固定柱431上的棘爪45收缩与棘轮44分离形成空转,因此,与固定在棘轮44上的固定架46卡合的飞轮30也不动;当握着手持部252抽出发射齿条25时,双联齿爪23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轴41径向固定连接的离合转板43也顺时针转动,此时套设在离合转板43的固定柱431上的棘爪4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棘轮44腔体内的棘齿441咬合,从而带动棘轮44转动,当发射齿条25运动到工作行程后,飞轮30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脱离,换不同飞轮依照图6和图7的方式就可使飞轮30做滚轮游戏或陀螺游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趣味性强、玩法多样简单且具有自动离合功能的特点。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改,应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飞轮玩具,它包括有手柄壳体、装设于手柄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和飞轮,其特征在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一中心轴,其容置限位在手柄壳体内顶端相应的凹槽内;一双联齿轮,其由大、小齿轮轴向连接而成,设置于手柄壳体内偏中心轴位置;一双联齿爪,其由传动齿轮和卡爪轴向连接而成;一小齿条,其一侧边成型有齿且一端部有通孔;一发射齿条,其由单边齿条和手持部构成;其中,双联齿爪套设在中心轴的上部,其卡爪表露于手柄壳体的顶端,其传动齿轮与双联齿轮中的大齿轮啮合;发射齿条的单边齿条贯穿于手柄壳体两侧的通孔并与双联齿轮中的小齿轮啮合;小齿条套设在中心轴的上并与双联齿轮中的小齿轮啮合;飞轮一侧面的轴心位置成型有与上述卡爪相互配合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驱动组件上方还可卡合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有一传动轴,其一端与驱动组件中的卡爪相互卡合,另一端分别依次穿射过下盖板、离合转板、棘轮的各个中心孔后与连接螺钉螺纹连接,传动轴与离合转板径向固定;一下盖板,其轴心开有中心孔;一离合转板,其轴心开有中心孔且容置于棘轮的腔体内,其内表面成型有供棘爪套设的固定柱;若干棘爪,其分别一一对应套设在离合转板上的固定柱上,且伸展长度后的棘爪恰好与棘轮的棘齿啮合;一棘轮,其轴心开有中心孔,而其下部开设有圆柱形的腔体,该腔体内侧壁上成型有棘齿;一上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棘轮的上方,且固定架上成型有与飞轮一侧面轴心位置的另一卡槽相对应的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飞轮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轴心位置的另一侧面成型有旋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轮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转板上成型有两个等分圆周且相互对称的固定柱,两棘爪分别套设在该两固定柱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多种玩法的飞轮玩具。它包括有手柄壳体、装设于手柄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和飞轮,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一中心轴,其容置限位在手柄壳体内顶端相应的凹槽内;一双联齿轮,其由大、小齿轮轴向连接而成,设置于手柄壳体内偏中心轴位置;一双联齿爪,其由传动齿轮和卡爪轴向连接而成;一小齿条,其一侧边成型有齿且一端部有通孔;一发射齿条,其由单边齿条和手持部构成。采用上述结构后,它具有结构新颖、趣味性强、玩法多样简单且具有自动离合功能的特点。
文档编号A63H33/00GK2822723SQ20052006291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高勇 申请人:高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