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镜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33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泳镜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泳镜构造,特别是指一种构造精简、组装稳固、可提供泳镜穿戴调整便捷、且调整后调整扣的压板能够自动归位的泳镜构造。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泳镜穿戴调整时,必须将泳镜由头上取下才可以进行调整,于调整后再穿戴回头上,且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调整到所预期的状态,因而,卸下穿上来来回回数次实非便捷,而且数次来回调整后还不一定能够调整到满意,造成穿戴使用上相当的困扰。基于此,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91220914、92216640、93208471、93208473、9421182号及美国专利申请第09/034,907、10/420,850、10/873,260号等,已针对现有泳镜头带的调整提出解决之道。
但前述专利案的泳镜头带的调整扣大体上皆是由具有止退体的压板抵压于具有止退槽的头带上,然而,前述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91220914、92216640及美国专利申请第09/034,907、10/420,850、10/873,260号等专利案,其所揭示的调整方式于头带调整之后,该压板并无法自动回复原位,实际操作的便捷性似有不足。而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93208471、93208473、9421182号等,虽然进一步揭示头带调整之后,该压板可以自动回复原位,但是,调整扣的组件多、组装较繁琐,实为美中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精简、组装稳固、可提供泳镜穿戴调整便捷、且调整后调整扣的压板能够自动归位的泳镜构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泳镜构造,包括镜框,其上具有收容框口;镜片,组装于该收容框口;头带装置,包含调整扣及头带,其中该调整扣分别组装于镜框的左右两侧,而该头带则与该调整扣组接,其中该调整扣包括基部,为硬材质,分别组装于镜框的左右两侧;组合臂,由该基部上下相对延伸,其上设有两组轴接孔;支轴,组接于远离该基部的轴接孔,其两端分别具有颈部,用于组套于轴接孔内;压板,其上设有固定轴,能以杠杆式组接于靠近该基部的轴接孔,一端可抵压于镜框具软材质的部位,另一端设有第一止退体,并可提供手部的操作依据。
较佳地,镜框由软材质的第一框体包覆硬材质的第二框体组成,该第一框体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于第一、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包覆槽,以及连接第一、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且于第二表面设有面罩式护垫;而该第二框体相对于第一框体的包覆槽设有收容框口,且其上缘中央具强化结构。
较佳地,该调整扣的基部一体形成于第二框体的左右侧。
较佳地,该压板的一端抵压于第一框体上,且第一框体被抵压的所在处,形成凹部以提供适当肉厚,使压板抵压之后,具较佳的形变弹性,将压板推回定位。
较佳地,该头带等距设有第二止退体,可与压板的第一止退体单向啮合,即令头带仅能够朝调紧的方向移动,而往调松的方向则无法移动。
较佳地,第一止退体为直角三角柱体,而第二止退体为直角梯形。
较佳地,该镜框包含软材质一体成型的左、右框体,每一框体具有外表面与内表面,于内、外表面之间设有收容框口,且于左、右框体的外侧缘分别设有方形的结合座,其上并设有组装孔。
较佳地,该调整扣的基部形成可组接于左、右框体的结合座上的套口状,其相对于结合座的组装孔设有结合孔,可由一插销组装于左、右框体。
较佳地,该压板的一端抵压于左、右框体的侧缘上,且该侧缘被抵压的所在处,形成凹部以提供适当肉厚,使压板抵压之后,具较佳的形变弹性,将压板推回定位。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泳镜构造的调整扣包括基部、组合臂、支轴及压板,其中该基部为硬材质,可与泳镜的镜框组接,该组合臂由基部上下相对延伸,该支轴可将该组合臂在端部稳固连结,该压板组接于组装臂上并与该支轴邻近,能抵压于头带防止移动,或对头带解扣,并抵压于镜框软材质上,以可自动回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泳镜构造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4-4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泳镜进行头带调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泳镜构造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的组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泳镜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镜框2、镜片3及头带装置4等构造,其中该镜框2,由软材质的第一框体20包覆硬材质的第二框体21组成,该第一框体20具有第一表面201及相对的第二表面202,于第一、第二表面201、202之间形成包覆槽204,以及连接第一、第二表面201、202的第三表面203,且第一表面201上形成凹部2011,可提供被抵压时具较佳的形变弹性。另于第二表面202设有面罩式护垫205,用以提供与额头、眼窝下方舒适的接触效果。该第二框体21相对于第一框体20的包覆槽204设有收容框口210,该收容框口210的中央设有连接部22,将收容框口210区隔为左右两部份。另左右收容框口210内缘设有定位销23,用于镜片3初步的定位。且第二框体21上缘中央具有强化结构,其于第二框体21的中央设加强肋,并于该加强肋往两侧设置加强面212,该加强面212以中央往两侧面积逐渐缩小,因此,中央结构强度最大,而愈远离中央的两侧结构强度渐小,能使得泳镜穿戴拉引时,第二框体21的上缘中央不会被弯折变形,而中央两侧被渐进变形。再者,该第二框体21的下缘的左右底侧,设有面积往两侧逐渐缩小的加强面24,也具有强化结构的效果。
该镜片3,为两片,分别组装于第二框体21的左右收容框口210内,其周缘设有复数个定位孔30,部份相对于定位销23的定位孔30,可令镜片3组装于定位销23上,其余定位孔30则提供一体成型时塑料的穿梭抓持效果。
头带装置4,包含调整扣40及头带41(如图4所示),其中该调整扣40组装于第二框体21的左右两侧,包括基部401一体形成于第二框体21,由该基部401上下相对延伸的组合臂402,其上设有两组轴接孔403,以及分别组接于该两组轴接孔403的支轴404与固定轴405,其中该支轴404的两端分别具有颈部4041,用于组套于轴接孔403内,以有效的将上下两组合臂402稳固结合。该固定轴405组装靠近于该基部401,且以杠杆式组接有压板406,该压板406与第一框20体的第一表面201相对应,其一端4061可抵压于第一表面201的凹部2011上,当该压板406抵压之后,能够由凹部2011形变的回复力将压板406推回原位。压板406的另一端4062可提供手部的操作,且底面设有第一止退体407,为直角三角柱体,用于与后述头带41的第二止退体410相抵止。
配合图4所示,该头带41上等距设有第二止退体410,为直角梯形,可与前述压板406的第一止退体407单向啮合,即令头带41仅能够朝调紧的方向移动,而往调松的方向则无法移动。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先将镜片3由部份定位孔30组装于定位销23上,使镜片3初步定位,再由一体成型技术沿收容框口210将定位销23及其它的定位孔30包覆,使镜片3与第一框体20结合成一体。另由第一框体20的第一、第二表面201、202包覆于第二框体21及第二框体21的加强肋、连接部22,以及调整扣的基部40与两组合臂402的局部,并使第二框体21的中央及左右底侧的加强面212、24及两组合臂402上的轴接孔403露出。
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配合将头带41的两端分别穿越两组合臂402之间,并绕过支轴404后,头带41上的第二止退体410将与压板406的第一止退体407单向啮合,即头带41仅能够朝调紧的方向(箭头所示)移动,而往调松的方向因第一、第二止退体407、410相互的抵止无法移动。当欲调整头带41的长度时,如图5所示,将压板406向上扳动(箭头所示),使第一、第二止退体407,410脱离相互抵止状态,则头带41便可进行前后的拉动调整(箭头所示)。综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扣40构造精简、组装稳固,且压板406调整后能够自动归位,具有穿戴调整便捷的效果。
请参阅图6、7,为本实用新型泳镜构造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与组合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镜框与调整扣的基部,及压板抵压的位置,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泳镜6’的镜框2包含软材质一体成型的左、右框体60’、61’,每一框体具有外表面601’与内表面602’,于内、外表面之间设有收容框口603’用于收容镜片7’,另于左、右框体60’、61’的内表面601’、602’一体成型有护垫8’,且于外侧缘分别设有方形的结合座62’,其上设有组装孔621’。左、右框体60’、61’的侧缘上形成凹部63’提供适当肉厚。
该调整扣40’的基部401’形成可组接于左、右框体60’、61’的结合座62’上的套口状,其相对于结合座62’的组装孔621’设有结合孔4011’,可由一插销42’组装于左、右框体60’、61’上,基部401’上下相对延伸有组合臂402’,一两端具有颈部4041’的支轴组接于组合臂402’上远离基部401’的轴接孔中。
该压板406’的一端抵压于左、右框体60’、61’侧缘的凹部63’上,由凹部提供适当肉厚,使压板抵压之后,具有较佳的形变弹性,将压板推回定位。通过如上精简构造同样可以达到组装稳固,且压板调整后能够自动归位,穿戴调整便捷的效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为的各种修饰与变化仍应包含于本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泳镜构造,包括镜框,其上具有收容框口;镜片,组装于该收容框口;头带装置,包含调整扣及头带,其中该调整扣分别组装于镜框的左右两侧,而该头带则与该调整扣组接,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扣包括基部,为硬材质,分别组装于镜框的左右两侧;组合臂,由该基部上下相对延伸,其上设有两组轴接孔;支轴,组接于远离该基部的轴接孔,其两端分别具有用于组套于轴接孔内的颈部;压板,其上设有固定轴,以杠杆式组接于靠近该基部的轴接孔,一端抵压于镜框具软材质的部位,另一端供手部操作且设有第一止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镜框由软材质的第一框体包覆硬材质的第二框体组成,该第一框体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于第一、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包覆槽,以及连接第一、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且于第二表面设有面罩式护垫;而该第二框体相对于第一框体的包覆槽设有收容框口,且其上缘中央具强化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扣的基部一体形成于第二框体的左右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压板的一端抵压于第一框体上,且第一框体被抵压的所在处形成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头带等距设有第二止退体,与压板的第一止退体单向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止退体为直角三角柱体,而第二止退体为直角梯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镜框包含软材质一体成型的左、右框体,每一框体具有外表面与内表面,于内、外表面之间设有收容框口,且于左、右框体的外侧缘分别设有方形的结合座,其上设有组装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扣的基部形成可组接于左、右框体的结合座上的套口状,其相对于结合座的组装孔设有结合孔,由一插销组装于左、右框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压板的一端抵压于左、右框体的侧缘上,且该侧缘被抵压的所在处形成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泳镜构造,包括具有收容框口的镜框,分别收容于收容框口的镜片以及组装于镜框左、右侧且包含调整扣及头带的头带装置,其中该调整扣包括基部、组合臂、支轴及压板,其中该基部为硬材质可与镜框组接,该组合臂由基部上下相对延伸,该支轴可将该组合臂在端部稳固连结,该压板组接于组合臂上并与该支轴邻近,能抵压于头带防止移动,或对头带解扣,并抵压于镜框软材质上,以此可自动回位,达到具有稳固组装及穿戴调整便捷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B33/00GK2863193SQ20052013285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4日
发明者江丕林 申请人:江丕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