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32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达到背覆背包时的舒适性。
背景技术
按,一般现有的背包是至少具有一容置部,且该背包的一面是设置有二背带,并于背包设置背带的一面内部具有一层以棉花、海绵、泡棉或发泡塑料所构成的衬垫、以及覆盖于衬垫外部与背包连接的且具有透气孔的外覆层;以可让使用者背覆背包时利用该衬垫与人体的背部形成缓冲,并利用外覆层的透气孔达到排除热气的功效。
虽然上述现有的背包可利用该衬垫让使用者背覆背包时形成缓冲,并利用透气孔达到排除热气的功效,但是由于该衬垫仅单纯以一层棉花、海绵或泡棉的材质所构成,因此当背包内盛装有较重的物品时,则会因为棉花、海绵或泡棉材质的特性,而使该衬垫呈现被压扁的状态,而失去蓬松的缓冲功效,导致该衬垫的缓冲效果不佳,且当衬垫被压扁而失去蓬松的情形时,同样会使该棉花、海绵或泡棉因密度过高而无法让衬垫内的热气排出衬垫外部,而使热气被储存于衬垫中,造成无法透气的现象,而让使用者于背覆背包时较不具有舒适性。故一般现有的背包结构并无法符合实际运用时的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可由至少设置于背包一面上的垫体,配合其内部的弹性透气层,让使用者背覆背包时利用该垫体与人体的背部形成较佳的缓冲,并由背覆移动时的不断挤压,使垫体产生内、外空气对流的效果,而达到背覆背包时的舒适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包括一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的背包本体;一以上设置于背包一面二端上的背带;以及至少设置于背包对应该背带一面上的垫体,该垫体至少是由一与背包连接的防水层、一叠设于防水层上的弹性透气层、及一设置于弹性透气层上且与背包本体连接的外覆层所构成,而该弹性透气层是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具有多数间隙的立体多孔隙弹性结构体。
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背包本体,该背包本体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一以上的背带,该背带是设置于上述背包一面的二端上;以及垫体,该垫体至少设置于上述背包对应该背带的一面上,且该垫体至少是由一与背包连接的防水层、一叠设于防水层上的弹性透气层、及一设置于弹性透气层上且与背包本体连接的外覆层所构成,而该弹性透气层是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具有多数间隙的立体多孔隙弹性结构体。
其中,该垫体的表面是为整片平面状。
其中,该垫体的表面是依人体背部的形状设置多数凸出部。
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烯类塑料。
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烯类共聚性塑料。
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氯乙烯塑料。
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醯胺塑料。
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氨基甲酸酯。
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酯塑料。
其中,该外覆层的表面是设置有多数穿孔。
其中,该垫体是设置于背带与人体肩部接触的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由至少设置于背包一面上的垫体,配合其内部的弹性透气层,让使用者背覆背包时利用该垫体与人体的背部形成较佳的缓冲,并由背覆移动时的不断挤压,使垫体产生内、外空气对流的效果,而达到背覆背包时的舒适性。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侧视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是分别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是由一背包本体1、一以上的背带2及垫体3,可让使用者背覆背包时利用该垫体3与人体的背部形成缓冲,并由背覆移动时的不断挤压,使垫体产生内、外空气对流的效果,而达到背覆背包时的舒适性。
上述所提的背包本体1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11,而该容置空间11的周缘是可设置有一链合部12。
该背带2是设置于上述背包1一面的二端上。
该垫体3至少设置于上述背包1对应该背带2的一面上,且该垫体3至少是由一与背包1连接的防水层31、一叠设于防水层31上的弹性透气层32、及一设置于弹性透气层32上且表面是可设置有多数穿孔331且与背包本体1连接的外覆层33所构成,而该弹性透气层32是由热塑性弹性材料321构成具有多数间隙322的立体多孔隙弹性结构体,而该热塑性弹性材料321是可为聚烯类塑料(PolyolefinPlastics)、烯类共聚性塑料(Olefin Copolymer/TerpolymerPlastics)、聚氯乙烯塑料(Polyvinyl chloride)、聚醯胺塑料(Polyamide)、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或聚酯塑料(Polyester)等其中的一种。如是,由上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是分别为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侧视状态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运用时,是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垫体表面设为一整片的平面状,或该垫体的表面是可依人体背部的形状设置多数凸出部,而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中是将垫体的表面是可依人体背部的形状设置多数凸出部;当使用时可让使用者的手部穿过背带2利用肩部背覆该背包本体1,使该背包本体1上的垫体3的外覆层33与人体的背部接触,若该背包本体1内所盛装的物品较重时,即可利用该垫体3中的以热塑性弹性材料321构成具有多数间隙322的弹性透气层32与人体的背部形成较佳的缓冲,而不会使背包本体1的重量直接压在使用者的背部造成不适,同时于使用者背覆背包本体1行走移动时,让该垫体3的外覆层33与人体的背部自然形成不断挤压及放松的现象,使垫体3以热塑性弹性材料321构成具有多数间隙322的弹性透气层32因不断的被挤压(压缩)及放松,而产生内、外空气由外覆层33的穿孔331造成对流的效果(压缩时排出内部热气,放松时吸入外部冷空气),同时可让使用者背部的汗水加以排出,进而让使用者于背覆背包本体1时具有较佳的舒适性,而当使用者背部的汗水排出时,是可使该垫体3利用与背包本体1连接的防水层31,而使水气不会渗入背包本体1的容置空间11中,而使背包本体1内的物品保持干爽。
请参阅“图6”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垫体3除可设置于背包本体1一面上之外,亦可依实际使用状况的所需将垫体3设置于背带2与人体肩部接触的一面上,以于背包本体1内所盛装的物品较重时,可让使用者的肩部获得较佳的缓冲,而达到背覆背包时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可由至少设置于背包一面上的垫体,配合其内部的弹性透气层,让使用者背覆背包时利用该垫体与人体的背部形成较佳的缓冲,并由背覆移动时的不断挤压,使垫体产生内、外空气对流的效果,而达到背覆背包时的舒适性,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产生能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的所须,确已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条件,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背包本体,该背包本体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一以上的背带,该背带是设置于上述背包一面的二端上;以及垫体,该垫体至少设置于上述背包对应该背带的一面上,且该垫体至少是由一与背包连接的防水层、一叠设于防水层上的弹性透气层、及一设置于弹性透气层上且与背包本体连接的外覆层所构成,而该弹性透气层是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具有多数间隙的立体多孔隙弹性结构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垫体的表面是为整片平面状。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垫体的表面是依人体背部的形状设置多数凸出部。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烯类塑料。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烯类共聚性塑料。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氯乙烯塑料。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醯胺塑料。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氨基甲酸酯。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塑性弹性材料是为聚酯塑料。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覆层的表面是设置有多数穿孔。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垫体是设置于背带与人体肩部接触的一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背包的垫体结构改良,其包括一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的背包本体;一以上设置于背包一面二端上的背带;以及至少设置于背包对应该背带一面上的垫体,该垫体至少是由一与背包连接的防水层、一叠设于防水层上的弹性透气层、及一设置于弹性透气层上且与背包本体连接的外覆层所构成,而该弹性透气层是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具有多数间隙的立体多孔隙弹性结构体。由此,可让使用者背覆背包时利用该垫体与人体的背部形成较佳的缓冲,并由背覆移动时的不断挤压,使垫体产生内、外空气对流的效果,而达到背覆背包时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45F3/04GK2855182SQ20052013249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4日
发明者徐松德 申请人:翰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