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46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携带生活用品的提带,特别涉及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
背景技术
现有携带易拉罐多采用箱式储存方式,或袋装方式;箱式储存占位空间较大,且不易方便出外携带,箱体多为一次性使用,相对成本较高;袋装方式虽可方便携,但是在不同易拉罐混装时,拿取时需先打开袋口,然后用手伸入,翻动寻取所要的易拉罐,动作不够简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包括用于可塞入易拉罐及制有手提用通孔的提带,技术措施包括在所述的提带上制有用于夹住易拉罐的两个侧片与中间片;所述的侧片与中间片间隔有两道切口。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两个侧片与中间片的表面上制有至少一个的小颗粒,用于增大摩擦系数的小颗粒,用于增强易拉罐携带的可靠性。
中间片至少为一片,通常也为一片。
中间片宽度大于单个侧片的宽度,两个侧片的宽度之和大于中间片的宽度。
提带是采用间隔交叉的方式来塞入易拉罐,利用两个侧片与中间片的错位空间可塞入易拉罐,进而实现了易拉罐的多个携带。
通孔的形状为长腰形,该通孔设置在提带上部,便整体提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有三条可错位并与提带一体的的条形片,利用错位空间,采用间隔交叉方式来不断塞入易拉罐;增加了提带的表面上制有的小颗粒,增强了易拉罐携带的可靠性;提带上部制有用于手提拉的长腰形通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柔软材料制作的提带,提高了该提带的方便携带;整体分割式结构,弹性体表面制有的小颗粒,提高了携带易拉罐的可靠性;此提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结构见图1至图2所示。图标号说明提带1,切口11,侧片12,中间片13,小颗粒14,通孔15。
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包括用于塞入易拉罐的提带1,该提带1为一个柔软的弹性体;在该提带1中间制有两条不开到边的切口11,将提带中间分割成三条可错位并与提带一体的的条形片,分别称之谓两个侧片12与中间片13;利用两个侧片12与中间片13的错位空间可塞入易拉罐,采用上下间隔交叉方式来不断塞入易拉罐,进而实现了易拉罐的多个携带;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中间片13的宽度大于两个侧片12,两个侧片12的宽度之和应大于中间片13宽度;在两个侧片12与中间片13的表面上制有用于增大摩擦系数的小颗粒14,用于增强易拉罐携带的可靠性;提带1上部制有用于手提拉的长腰形通孔15,便于手指伸入。
本发明包括用于塞入易拉罐的提带制有三条可错位并与提带一体的的条形片,利用错位空间,采用间隔交叉方式来不断塞入易拉罐;增加了提带的表面上制有的小颗粒,增强了易拉罐携带的可靠性;提带上部制有用于手提拉的长腰形通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柔软材料制作的提带,提高了该提带的方便携带;整体分割式结构,弹性体表面制有的小颗粒,提高了携带易拉罐的可靠性;此提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
1.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包括用于可塞入易拉罐及制有手提用通孔(15)的提带(1),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提带(1)上制有用于夹住易拉罐的两个侧片(12)与中间片(13);所述的侧片(12)与中间片(13)间隔有两道切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侧片(12)与中间片(13)的表面上制有至少一个的小颗粒(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片(13)至少为一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片(13)宽度大于单个侧片(12)的宽度;所述的两个侧片(12)的宽度之和大于中间片(1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15)的形状为长腰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便携易拉罐的提带,包括用于可塞入易拉罐及制有手提用通孔的提带,该提带制有用于夹住易拉罐的两个侧片与中间片;侧片与中间片通过提带上制有的两条不开到边的切口来隔开;本发明制有三条可错位并与提带一体的条形片,利用错位空间,采用间隔交叉方式来不断塞入易拉罐;增加了提带的表面上制有的小颗粒,增强了易拉罐携带的可靠性;提带上部制有用于手提拉的长腰形通孔;采用了柔软材料制作的提带,提高了该提带的方便携带;整体分割式结构,弹性体表面制有的小颗粒,提高了携带易拉罐的可靠性;此提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5F5/00GK1973722SQ200610155110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8日
发明者缪家栋 申请人:缪家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