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绳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72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解绳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尤其涉及一种解绳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解绳玩具,其结构关系较为简单,相互之间搭接的任意性很强,更主要是直观性太强,对锻炼人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不易引发人的趣味性,适合群体范围较小,一般只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关系复杂,解绳时需较强空间想象力,组装在一起时还可做装饰用的解绳玩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解绳玩具,包括外圈、内圈和套绳,外圈上开设有通孔a和通孔b,内圈上依次开设有通孔A、通孔B、通孔C和通孔D,右套绳两端分别设有小球,右套绳穿过通孔b、通孔C、通孔D和通孔B形成鞍带结,左套绳两端固定在一木块上,左套绳穿过通孔a、通孔A、右套绳通孔C和通孔b并套入右套绳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a和通孔b为外圈上的径向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A和通孔C为内圈上的径向通孔,通孔B和通孔D对称分布在通孔A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外圈为带圆孔的六边形积木。
作为优选,所述内圈为圆环形积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边的套绳穿入带通孔的积木块交叉连接在一起,套绳之间有多个连接点,解绳时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适宜锻炼青少年、成年人的思维能力,所以适用面较广;组装后的形状可作为小摆设用,观赏性较强。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5是本实施例的解绳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一种解绳玩具,包括带圆孔的六边形积木外圈3、圆环形积木内圈1和套绳。外圈3上开设有通孔a11和通孔b4,所述通孔a11和通孔b4为外圈3上的径向通孔。内圈1上依次开设有通孔A8、通孔B7、通孔C12和通孔D2,所述通孔A8和通孔C12为内圈1上的径向通孔,通孔B7和通孔D2对称分布在通孔A8两侧。右套绳6两端分别设有小球5,小球5将右套绳6两端限制在外圈3外并起到美观的作用。右套绳6穿过通孔b4、通孔C12、通孔D2和通孔B7形成鞍带结。左套绳9两端固定在一木块10上,该木块10将左套绳9两端限制在外圈3外并起到美观的作用。左套绳9穿过通孔a11、通孔A8、右套绳6、通孔C12和通孔b4并套入右套绳6的一端,这样左套绳9就与右套绳6交叉连接了。
解绳时只需按上述连接关系反向操作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解绳玩具的结构还可有多种其它套绳与解绳方法。
这种玩具既富有空间想象力,又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组合在一起的成品又可作为小摆设用,观赏性较强,适用面较广。
权利要求1.一种解绳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3)、内圈(1)和套绳,外圈(3)上开设有通孔a(11)和通孔b(4),内圈(1)上依次开设有通孔A(8)、通孔B(7)、通孔C(12)和通孔D(2),右套绳(6)两端分别设有小球(5),左套绳(9)两端固定在一木块(1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绳玩具,其特征在于右套绳(6)穿过通孔b(4)、通孔C(12)、通孔D(2)和通孔B(7)形成鞍带结,左套绳(9)穿过通孔a(11)、通孔A(8)、右套绳(6)、通孔C(12)和通孔b(4)并与右套绳(6)的一端套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绳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a(11)和通孔b(4)为外圈(3)上的径向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绳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A(8)和通孔C(12)为内圈(1)上的径向通孔,通孔B(7)和通孔D(2)对称分布在通孔A(8)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解绳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3)为带圆孔的六边形积木。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解绳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为圆环形积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尤其涉及一种解绳玩具,包括外圈、内圈和套绳,外圈上开设有通孔a和通孔b,内圈上依次开设有通孔A、通孔B、通孔C和通孔D,右套绳两端分别设有小球,右套绳穿过通孔b、通孔C、通孔D和通孔B形成鞍带结,左套绳两端固定在一木块上,左套绳穿过通孔a、通孔A、右套绳、通孔C和通孔b并与右套绳的一端套接。这种玩具既富有空间想象力,又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组合在一起的成品又可作为小摆设用,观赏性较强,适用面较广。
文档编号A63F9/08GK2870927SQ200620101350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马达伟 申请人:马达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