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2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属机械类玩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园里有一种安装在大转盘下的马的模型玩具,人们骑上去在转盘的带动下上、下起 伏着转动。这种玩具有以下缺点不能单独自由行动,虽然上、下起伏,但不是马自身的动 作,马的模型是死的,关节不会动,也不能鸣叫。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骑上去象真马一样随意到处跑动,而且奔跑时四肢及脖 子、头等都有仿真动作,能鸣叫,外观也和真的一样.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包含其它有四肢会 奔跑的动物,如狮子、老虎、熊、狗等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马为例说明)在马的在前肢、后 肢下部分别安装一条轴,各轴两端安装只能单向向前转动的轮子,在躯干外壳的空间内,安 装传动机构,两前肢、两后肢上端设转动轴并在轴上方各加一个摆臂,在肩胛的上方安一个 可摆动的外形为马鞍环的手柄,手柄下设一摆臂,这样拉动手柄通过传动机构就可使马的前 肢向前、后肢向后摆动一定角度,使前、后肢跨度增加,即轮距增加。这时后轮不动,前轮 前移。当手柄失去拉力时在一拉簧的作用下,马前、后肢恢复原位,这时,前轮不动,后轮 前移,完成一个奔跑的动作。在马前肢上部的后面安一条中间在另一轴上可转动的横梁,它 两端安马蹬,中间设一向下的摆杆,摆杆下端插入安在前肢下部的前轮轴转向拉杆中间的环 内,当两个马蹬之一受压力较大时,摆杆偏转拨动前轮转向拉杆,前轮方向偏转达到前进时 转弯的目的。在躯干外壳内的某一摆柄摆动范围内边缘处设一按压发电、畜电装置,在外壳 某部位如臀部设置按压式开关,外壳内前部设置电子音响装置,音响内容为马的叫声,并使 它们电串联联结。当人们触动按压开关时,电子音响装置就会响起马的叫声。躯干外壳、脖 子外壳、头、前肢摆臂通过一些轴、连杆联结,使马在向前迈腿时脖子向下低,头向前伸出, 完成真马在奔跑时的所有动作。最后在整个玩具马的外表面用和马同样花色的弹性仿毛皮织 物包裹,使马不但有真马的所有动作特征,而且有更好看的外表和真实的叫声。
此技术方案的力学基础是某质点受垂直与地面的力被向上支撑时,其反作用力在水平 方向的分力为零,当这一力的方向与垂线所成角度较小时,其反作用力与垂线所成角度较小, 这时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也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这类玩具看上去除了有轴和轮子外达到全面逼真的效果, 可不用外部动力只用骑行者的手、脚的力量配合就能产生骑在马上奔跑的效果。对刚会走路 的小孩起到在有高度兴趣的前提下开发智力、促进手脚的配合能力、加强四肢锻炼的有益作 用。对青少年也可提高活动兴趣增加游玩乐趣。本实用新型变化,样,可形成横向系列,即 只改变头、尾和脚及表面的包裹织物花色就可实现从马到狮、虎、狗等的变化,也可形成纵 向系列,把原设计按比列增大或縮小即可。
能骑在马上到处玩是多数人特别是孩子们都向往的事情,如果能骑上猛兽如狮子、老虎 等更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有了这类玩具,就容易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了。而且本实用新型
3可成为自成体系的玩具类别。原材料价格和制作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轮转向机构分解图。
图中(1).头,(2).脖子外壳前联板,(3).脖头联结轴,(4).头伸縮连杆前转动轴, (5).头伸縮连杆,(6).脖子升降连杆,(7).脖子外壳,(8).鞍环状摆动把手,(9).把 手转动轴,(10).电子音响装置,,(12).前肢摆臂连杆,(13).中心摆臂组,(11)、 (14)、 (26)、 (29)、 (33).支撑柱,(15).拉索,(16).导线,(17).按压开关,(18).拉簧座, (19).拉簧,(20).后肢摆臂连杆联结轴,(21).后肢摆臂,(22).后肢转动轴,(23). 后轮轴,(24).后肢,(25).后肢摆臂连杆,(27).后肢连杆前联结轴,(28)、 (32).中心 摆臂限位弹簧片,(30).按压发电、蓄电装置,(31).中心摆臂转动轴,(34).前轮轴位, (35).前轴,(36).脚蹬横梁转动轴座,(37).前肢,(38).前肢转动轴,(39).前肢摆臂, (40).前肢摆臂连杆联结轴,(41)、 (44).脖子外壳后联板,(42).头伸縮连杆后联结转动 轴,(43).脖子、躯干外壳联结转动轴,(45)、 (49)、 (68)、 (82).螺钉孔,(46)、 (50)、 (66)、 (70).螺钉,(47).脚蹬横梁转动轴,(48).脚蹬横梁转动轴座,(51)、 (55).脚蹬,(52).脚蹬 摆杆,(53).脚蹬横梁,(54).脚蹬横梁转动轴套,(56)、 (69).前轮转向拉杆转动轴,(57)、 (72). 转向拉杆转动轴轴套,(58)、 (74).转向摆臂,(59)、(77).前轮轴,(60)、 (75).前轮转向 轴,(6D、(73).垫圈,(62).拉杆圆环,(63)、(71).划子,(64) 、 (78).转向轴套,(65).踏板,(67). 转向拉杆,(76).前轴,(79).把手摆臂,(80).前单向转动轮,(81).后单向转动轮。(82). 躯干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头(1)和脖子外壳(7)用脖头联结轴(3)可转动联,,脖子外壳(7)和躯 干外壳(82)用脖子躯干联结转动轴(43)可转动联结。前肢用前J^辆动轴(38)与躯干外 壳(82)可转动联结,后肢用后肢转动轴(22)与躯干外壳(82)可转动联结。鞍环状摆动 把手(8)用把手转动轴(9)与躯干外壳(82)可转动联结。在躯干外壳(82)内,把手摆 臂(79)上端和鞍环状摆动把手(8)联接,下端通过拉索(15)与中心摆臂组(13)上端相 联。中心摆臂组(13)上端又通过前肢摆臂连杆(12)与前肢摆臂(39)可转动联结,下端 通过后肢摆臂连杆(25)与后肢摆臂(21)可转动联结。这样,当鞍环状摆动把手(8)向后 拉动时,其摆臂(79)拉出拉索(15)内的钢丝绳,另一端钢丝绳被拉进,带动中心摆臂组 (13)顺时针摆动一个角度,再由前肢摆臂连杆(12)和后肢摆臂连杆(25)分别拉动前肢 摆臂(39)向后摆动、后肢摆臂(21)向前摆动,最后达到前肢(37)向前摆动,后肢(24) 向后摆动的效果。这时前后肢间距离增加,使前后轮距加大。因为后单向转动轮(81)只能 向前转动,所以轮距增加过程中只能是前单向转动轮(80)前进。当取消对把手的拉力时, 在拉簧(19)的作用下前后肢回归原位,前后轮距离减小。因为前单向转动轮(80)只能向 前转动,所以轮距减小过程中只能是后单向转动轮(81)跟进。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前进的过 程,即奔跑中的一步。在开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前肢摆臂(39)的带动,脖子升降连杆(6) 被向后拉动,脖子外壳(7)以脖子躯干联结转动轴(43)为轴向下转动降低。这时由于头伸 缩连杆(5)的支撑作用,头部被向前推出,使整体动作达到和动物奔跑完全一致的动作效果。在躯干外壳(82)内部,按压发电、蓄电装置(30)固定在支撑柱(29)上,按压柄位 于中心摆臂组(13) —摆臂摆动范围边缘内部,当这一摆臂摆动到这一位置时,压下发电、 蓄电装置(30)的按压柄进行一次充电过程。按压发电蓄电装置(30)和安装于躯干外壳(82) 臀部的按压开关(17)及躯干外壳(82)内前部的电子音响装置(10)用导线(16)电串联 联结。电子音响内容为马的叫声。当人们触动按压开关(17)时,电子音响装置(10)就会 响起该动物的叫声。最后把除蹄子(脚)之外全部外表面用有弹性的仿毛皮织物包裹,达到 从动作到外观和叫声的全部仿生效果。
图中(28)、 (32)是中心摆臂限位弹簧片,它除了限制中心摆臂摆动角度外,还能使摆 臂到达两个端点时,减小振动并得到回弹力,使摆动过程平稳进行。
图2中两个脚蹬(51)、 (55)中间由脚蹬横梁(53)联结,在它上面中间位置的脚蹬横 梁转动轴套(54)与脚蹬横梁转动轴(47)转动联结,脚蹬横梁转动轴(47)由脚蹬横梁转 动轴座(48)用螺钉(46) (50)固定在前肢(37)上部的后面图1中(36)所示的位置。脚 蹬横梁(53)下面设一脚蹬摆杆(52),摆杆下端插入转向拉杆(67)中间的拉杆圆环(62) 中,转向拉杆(67)两端的前轮转向拉杆转动轴(56)、 (69)分别插入各自对应的转向拉杆 转动轴轴套(57) (72)中。前轮转向轴(60)、 (75)分别插入各自对应的转向轴套(64)、
(78)中。前轴(76)用螺丝钉(66)、 (70)固定于前肢(37)下部图1中(35)所示位置。 这样当两个脚蹬(51)、 (55)其中一个受力较大时,脚蹬摆杆(52)就会偏转,拨动转向拉 杆(67)向一侧移动,从而带动前单向转动轮(80)转动方向,达到前进时转弯的目的。图 2中前轮转向轴(60)、 (75)划虚线的位置是划子穿过的位置,应有一小孔,图中被略去, 轴(47)、 (77)、 (69)、 (56)、 (59)各自也应各有一小孔并配有垫圈和划子,被省略了。踏 板(65)为上下玩具提供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是在四肢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特征是一些关键联结处用转动轴可转动联结,两个脚蹬之间设横梁,横梁中间有向下伸的摆杆的,摆杆的下端与前轮转向拉杆联结,躯干外壳内设有传动装置和电串联的发电、蓄电、开关、电子音响装置,整体外形和包装物花色是仿动物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其特征是头和脖子外壳、脖子和躯干外壳、 前肢和躯干外壳、后肢和躯干外壳都有各自的转动轴,可转动联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其特征是前肢上部安有一前后方向转动轴,两个脚蹬之间设有一横梁,横梁中间和转动轴可转动联结,横梁下设一摆杆,摆杆下端与前 轮转向拉杆中间的圆环活动联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其特征是外型为鞍环的把手,用转动轴与 肩胛可转动联结,把手下端设一摆臂,摆臂与拉索的一端联结,中心摆臂组的两摆臂分别与 拉索的另一端、前肢摆臂和后肢摆臂可转动联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其特征是在躯干外壳内部中心摆臂组一摆 臂摆动范围内边缘处设有按压发电、蓄电装置,它与安在臀部的按压开关、躯干外壳内前部 的电子音响装置,电串联联结,音响内容是所仿动物的叫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其特征是整体表面全部用花色为所仿动物 的弹性仿毛皮织物包裹。
专利摘要一种仿生可骑行系列玩具,在四肢动物模型基础上改进而成。首先把一些关键部位改成可转动联结方式,如头与脖子、脖子与躯干、前后肢与躯干之间。在用传递机构和拉簧将把手的反复后拉转成前、后肢的相对摆动。在前、后肢下部按轴及单向转动轮。当前、后肢距离增加时,前、后轮距离加大,前轮前行,后轮不动,反之前轮不动,后轮跟进,玩具前进。两个脚蹬之间设横梁,中部下设摆杆,上设转轴,摆杆下端拨动转向拉杆,使前轮转向。在躯干内设按压发电、蓄电和电子音响及按压开关装置,将其电串联。摆臂按压发电,手触摸按压开关,音响内容为该动物叫声。玩具外表面为该动物花色仿毛皮弹性织物。即可从动作到外表及声音和功能全部达到仿生效果。
文档编号A63G19/00GK201139941SQ200820001348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9日
发明者杨 路, 路明磊 申请人:路明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