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01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可达到多重运动功能的手持式健 身器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利用手部握持实施运动的健身器材有许多种,例如跳绳、 铃或握力棒… 等,大多仅具有单一运动方式,若能提供消费者有别于现有健身器材的运动方式,消费者于 选购健身器材时将能有多重选择,且健身器材也将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再,消费者利用健身器材进行健身时,能赋予健身器材其它的附加使用功能,便能 使消费者获得有别于现有健身器材的额外感受,势必将能有助于提升健身器材的价值。另外,若健身器材能与周围物品进行结合与运用,如此一来消费者便能随时随地 使用健身器材进行健身,将使得健身器材的使用上更为方便,消费者也更能为自己的健康 把关。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健身器材,具有多种使用 功能的效果,且可与周围物品进行结合与运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包含一握把,一外接件以 及一配重单元,其中,该握把供使用者握持;该外接件与该握把结合,使该健身器材内部形 成有一容置空间;该配重单元可移动地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握把,供使用者握持;一 外接件,与该握把结合,使该健身器材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配重单元,可移动地 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该容置空间形成于该握把内,且该握把具有一与该 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该外接件遮蔽该开口。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该握把的开口位于端缘,该外接件具有一延伸的套 管,套管穿过该开口且塞入该握把。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该握把内壁近开口处具有一内螺纹段,该外接件的 套管设有一外螺纹段与该内螺纹段配合。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该握把的开口位于其身部侧面,该外接件为一片状 盖体且遮蔽该开口。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凸部自容置空间的内壁凸起形成。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该容置空间形成于该外接件内部,且该外接件具有 一连接部,该握把具有一结合部用以与该连接部连接。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该外接件的连接部为一延伸的套管,该握把的结合 部为一凹槽,该套管塞入该凹槽内。
3[0015]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该外接件的套管具有一外螺纹段,该凹槽内壁具有 一内螺纹段与该外螺纹段配合。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中,还包括一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具有一感应片、一 处理器与一显示屏,该感应片设于握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具有强化结构及增加使用 功能的效果。使用者通过摆动该握把,使该配重单元将不断地碰撞该手持式健身器材内部, 且在碰撞之际造成的震动将间接传递至手部以达震动按摩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揭示配重单元为滚珠;图3为剖视图,揭示配重单元为水袋;图4为剖视图,揭示配重单元为杆体;图5为剖视图,揭示配重单元为细砂;图6为剖视图,揭示手持式健身器材增设缓冲物;图7为剖视图,揭示握把内壁具有凸部;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揭示手持式健身器材增设测量单 元;图9为一示意图,揭示绳体亦可装设于外接件头部;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握把的另一结构形态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手持式健身器材10 握把IOa 前端14 开口20外接件22 头部30配重单元32 滚珠38 细砂40缓冲物50 握把52 开口60外接件70测量单元72感应片2手持式健身器材
4
IOb后端 16内螺纹段
24套管
34水袋
12容置空间 18凸部
26外螺纹段
36杆体
74处理器
76显示屏[0047]80 握把82凹槽84内螺纹段86底面90外接件92容置空间94开口96外螺纹段100配重单元200结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配合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健身器材1,其结构包 括一握把10、一外接件20与一配重单元30,其中握把10为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2的管体,其前端IOa具有一结合件200可供一 绳体(图未示)结合,通过此,使用者便可利用两个该手持式健身器材1分别结合于绳体两 端,便能具有跳绳的功能。除使用绳体外,亦可使用具有一定长度的弹簧,使该手持式健身 器材1具有握力棒的功能,或可使用一重块与该结合件200结合,使该手持式健身器材1兼 具哑铃的功用。该握把10后端IOb则具有一开口 14与该容置空间12相通,且握把10内 壁近开口 14处具有一内螺纹段16。在本实施例中,该外接件20是一封盖,但不以此为限。该外接件20包括一头部22与一延伸的套管24,套管24外环面设有一外螺纹段 26,如图2所示,外接件20以其套管24穿过该开口 14且通过外螺纹段26与内螺纹段16 相螺合而与该握把10结合,并遮蔽该开口 14。配重单元30在本实施例中是由两颗滚珠32构成,该二滚珠32可滚动地容设于该 握把10的容置空间12中。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健身器材1的结构说明。在人们使用手持式健身器材 1健身时,是利用双手分握一手持式健身器材1,且以画圆轨迹规律摆动着手持式健身器材 1,使位于握把10的容置空间12的滚珠32将因离心力影响而往前碰撞握把10的前缘,往 后碰撞外接件20,且在碰撞之际造成的震动将间接传递至手部,运动者可明显感受到震动 力,该震动力对于手部而言,具有提供震动按摩的效果,且该碰撞对于手持式健身器材1造 成的重力,将促使运动者产生瞬间握紧的自然反射动作,另外,上述的健身方式亦可同时配 合跳绳、握力棒或 铃的运动方式进行健身。如此,于进行健身的同时,除可得到现有健身 器材的运动效果外,运动者手部亦将同步进行握紧与放松的运动,以便可达到多重运动功 能的目的。其次,握把10内部因藏设有该二滚珠32,对于不慎遭遇外力挤压时,该二滚珠32 可适时的提供抗压以避免变形发生。必须说明的是,滚珠32的数量并不以两个为限,可为单一个或两个以上。又,配重 单元30可依需求而选择如图3所示的水袋34、图4所示的杆体36、图5所示的细砂38或 其它类似具有重量的物件。其等达成效果如前述实施例,容不赘述。为适当减缓上述各应用例的配重单元对握把10与外接件20直接撞击而造成的可 能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健身器材1更可于外接件20的套管24与握把10内壁之 间涂布粘着剂以达到强化稳固对接目的;亦可如图6所示的于握把10内部前端处及外接件
520近头部22处填入缓冲物40,以吸收部分的撞击力道。另,为提升配重单元对于手持式健身器材1造成的震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握把 10还可设计成如图7所示的于内壁突出形成有多个凸部18,而配重单元选择滚珠32,通过 滚珠32在滚动过程中不断碰撞各个凸部18,据以产生密集性的震动频率以对手部达成提 升震动按摩效果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为增添手持式健身器材的使用价值,于上述各实施例的结构中可 再加设一用以检知人体特性(如心跳或体脂肪等)的测量单元70,兹以图1所示结构为基 础,配合图8说明如后测量单元70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二感应片72、一处理器74与一显示屏76,其中,感 应片72贴附于握把10表面,以供使用者手心接触,在检知人体特性产生变化时(如心跳加 速)产生一信号至该处理器74进行信号转换与运算处理,接着,经处理后的信号将以数字 方式呈现于嵌设在握把10前段表面的显示屏76,据此以达成提示作用,并供使用者参考。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的结合件200除可设置于该握把10的前端IOa外,亦可设 置于该外接件20的头部22 (参照图9)。必须要说明的是,该结合件200设置位置的改变并 不会影响该手持式健身器材1达到具有其他健身效果的目的。再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外接件20是组装在握把10的尾端部,其装设位 置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0所示,握把50的开口 52位于其身部侧面,而外接件60为一片状 的盖体且遮蔽该开口 52,此一结构形态可避免配重单元直接撞击外接件。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使用上更为多元与方便,请参阅图11及图12,为本实 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健身器材2,包含有一握把80、一外接件90以及一配重单 元100.该握把80上具有构成结合部的凹槽82,且该凹槽82内壁设有一内螺纹84、该外接 件90具有一容置空间92、一构成连接部且具有一开口 94与该容置空间92相通的套管以 及一设于该套管外环面的外螺纹96。本实施例中的外接件90选自日常生活中可随处取得 的宝特瓶为例,但不一此为限。该配重单元100为水,且设置于该外接件90的容置空间92 内。该握把80凹槽82的内螺纹段84可与该外接件90的外螺纹段96相配合,使该外 接件90的套管旋入该凹槽82内,使该外接件90与该握把80相结合,且结合时该握把80 的凹槽82底面86压贴且遮蔽该外接件90的开口 94,以便可避免该配重单元100由该开口 94流出。本实施例的手持式健身器材2好处在于可利用前述以画圆轨迹规律摆动的运动 方式进行健身外,还可当成拍打棒来使用,以舒缓训练后紧绷的肌肉,使训练成效更为良 好,且该外接件90及配重单元选自日常生活中可随处取得的宝特瓶及水,可随时更新与替 换,将能使得该手持式健身器材2的使用更加多元也更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 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握把,供使用者握持;一外接件,与该握把结合,使该健身器材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配重单元,可移动地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形成于该握把内,且 该握把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该外接件遮蔽该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开口位于端缘,该外接 件具有一延伸的套管,套管穿过该开口且塞入该握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内壁近开口处具有一内 螺纹段,该外接件的套管设有一外螺纹段与该内螺纹段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开口位于其身部侧面, 该外接件为一片状盖体且遮蔽该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凸部自容置空 间的内壁凸起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形成于该外接件内 部,且该外接件具有一连接部,该握把具有一结合部用以与该连接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外接件的连接部为一延伸的 套管,该握把的结合部为一凹槽,该套管塞入该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外接件的套管具有一外螺纹 段,该凹槽内壁具有一内螺纹段与该外螺纹段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测量单元,该测量单 元具有一感应片、一处理器与一显示屏,该感应片设于握把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健身器材,包含一握把,一外接件以及一配重单元,该握把供使用者握持;该外接件与该握把结合,使该健身器材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配重单元,可移动地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使用者通过摆动该握把,使该配重单元将不断地碰撞该手持式健身器材内部,且在碰撞之际造成的震动将间接传递至手部以达震动按摩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B21/06GK201752554SQ201020280180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陈炳煌 申请人:祐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