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飞轮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36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控飞轮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磁控飞轮结构;尤指一种可达到均勻、省力、顺畅地调控磁阻的效益的飞轮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现代人渐渐注重养生与生理保健,其中,最为简易有效而普遍为人接受的方法,即透过运动健身,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惟因现代人生活较为忙碌无暇,加上户外运动容易遇及天气及场地上的限制,因此上健身房运动已逐渐蔚为风潮。其中,健身车为其中一常见的室内运动器材,其主要透过踩踏方式驱动飞轮转动,并利用飞轮与阻力装置,使踩踏时具有一重力负载,据以提升运动量,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常见于健身车所使用的磁控飞轮结构,主要包含一轮体、多个概呈圆弧形的磁性块、一定子盘、一牵引装置,以及数量对应于该磁性块的复位弹簧。其中,该轮体内壁设有金属导体,该定子盘装设在轮体内侧,该磁性块一端分别接设于定子盘上,可相对于定子盘而摆动,该牵引装置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磁性块,牵引装置的另一端由一钢索而连接至外部一控制机构,该复位弹簧则分别连接于该磁性块,以提供磁性块复归的弹力作用。当使用者欲改变磁控飞轮的磁阻大小时,即利用外部的控制机构拉动钢索,由钢索的拉力,使二磁性块的自由端可透过牵引装置拉动而相对于定子盘摆动,形成同时向外侧或向内侧移动,据由磁性块与轮体内壁间的距离变化,以改变磁阻大小,进而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惟依前述结构实施时,具有以下缺点一、当牵引装置拉动各磁性块的自由端,使其同时向外侧移动时,因其自由端与金属导体距离较近,所受磁力较大;然而磁性块相异一端固设在定子盘上,因此与金属导体距离较远,所受磁力较小,导致飞轮整体所受到的磁阻大小不均,并产生磁力线相互干扰的情形,导致磁阻无法随着距离改变而确实变化,因而无法顺畅地调节磁阻,因而降低健身车整体操作的灵敏性。二、该磁性块是以相对于定子盘摆动的方式,令磁性块表面垂直地贴近或离开该金属导体内壁,由于作用面积较大,故磁阻效果由最高调节至较低时,需要施以较大的力量克服磁性块与金属导体之间产生的磁吸作用,方能驱使该磁性块离开金属导体,因此调节不易。三、为使磁性块可确实复归,因此各磁性块皆连设有一复位弹簧;惟此结构设计会占用过多飞轮的内部空间,导致磁控飞轮体积增加,且结构趋于复杂,组装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磁控飞轮改良结构,用以达到均勻、省力、顺畅调控飞轮磁阻的效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控飞轮改良结构,包含有一飞轮,其一侧设有一容置空间,于容置空间内壁设有金属导体;及一磁控盘组,设于飞轮的容置空间,所述磁控盘组主要包含[0010]二固定盘,可相对结合构成磁控盘组的外部结构,二固定盘于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突轴,该突轴相对于固定盘的中心呈偏心圆态样,该侧面上临于周缘处分别设有凸柱;其一固定盘上并开设有一开槽,该固定盘并于相对另一固定盘的侧面上,凹设有一第一容室,于第一容室中设有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容室临于一端突设有一第一挡片,以供抵制弹性元件一端;至少二扇型座,该扇型座于邻近顶点处分别设有一偏心孔,用以分别枢设于二固定盘的突轴,扇型座上分别开设有可供凸柱穿设的限位槽,扇型座的弧缘处设有磁石;二扇型座间设有连动杆,据以连结二扇型座,令扇型座间可同步旋摆;邻于设有第一容室的固定盘的扇型座,于朝向该固定盘的侧面上凹设有一与第一容室对应的第二容室,与第一容室结合以共同设置该弹性元件,该第二容室相异于第一挡片的一端突设有一第二挡片,以供抵制弹性元件相异一端;一轴心单元,穿置飞轮与磁控盘组中心,且其一端固设在二固定盘上,使飞轮可相对于磁控盘组转动;及一致动钢索,其一端固设于其一扇型座上,并由固定盘的开槽穿出;由致动钢索牵引扇型座同步偏心旋摆,使设于扇型座上的磁石得以旋切方式,同时趋近飞轮的金属导体,或是移回飞轮中央。其中,该扇型座的弧缘上与金属导体内缘间的距离趋近相同。其中,二扇型座间,其一扇型座于偏心孔外缘且邻近该扇型座的顶点处,设有第一枢孔,另一扇型座于偏心孔外缘,设有第二枢孔;该连动杆的二端,分别朝相反方向突设有对应枢设第一枢孔的第一突部与对应枢设第二枢孔的第二突部;当其一扇型座旋摆时,带动另一扇型座同步旋摆。其中,所述轴心单元设有一穿置磁控盘组的二固定盘中心、扇型座的偏心孔以及飞轮中心的芯轴,该芯轴临于飞轮二侧,分别设有套接于芯轴外部的培林组,芯轴穿出固定盘的一端,固接一轴承座,该轴承座并锁固于第二固定盘上,使飞轮相对于磁控盘组转动。据由所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一、由致动钢索牵引扇型座同步偏心旋摆,配合限位槽与凸柱的引导与限位作用, 可令磁石随着扇型座的摆转及位移,而同时顺畅地趋近至飞轮的金属导体内缘,或是移回飞轮中央,于调控时可令其距离变化及效果更为明显,同时达到均勻、顺畅调控运动量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操作的灵敏性。二、该磁石是以旋切方式移开金属导体内缘,由于其与金属导体的作用面积减小, 因此无须施以较大的力量克服磁石与金属导体之间产生的磁吸作用,即可驱使该磁石离开金属导体,故可增加操作的便易性。三、本实用新型仅需利用一弹性元件,即可驱使扇型座带动磁石复归,结构简单, 并可保有磁控阻力效果的时,减少磁控飞轮装置所占空间比例。

图1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设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磁控盘组的组设示意图;[0025]图4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时局部动作示意图(一);图6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时局部动作示意图(二);图7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时局部动作示意图(三)。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飞轮;210第二突轴;[0031]10容置空间;211第二贯穿孔[0032]11枢接孔;212凸柱;[0033]12金属导体;213开槽;[0034]2磁控盘组;214第一容室;[0035]20第一固定盘;215第一挡片;[0036]20a轴心;216弹性元件;[0037]200第一突轴;22第一扇型座[0038]201第一贯穿孔;220第一偏心孔[0039]202凸柱;221第一限位槽[0040]203螺接元件;222结合座;[0041]21第二固定盘;223第一枢孔;[0042]21a轴心;23第二扇型座[0043]230第二偏心孔;240芯轴;[0044]231第二限位槽;241培林组;[0045]232第二容室;242培林组;[0046]233第二挡片;243轴承座;[0047]234第二枢孔;244插销;[0048]235连动杆;245螺固元件;[0049]2350第一突部;25致动钢索;[0050]2351第二突部;26磁石;[0051]24轴心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与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是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是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设示意图;图3是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磁控盘组的组设示意图;图4是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磁控飞轮改良结构,主要包含一飞轮1与一容设于飞轮1内的磁控盘组2,所述磁控盘组2包含二可相对结合的第一固定盘20与第二固定盘21、至少二个分别采用偏心旋设于二固定盘20、21上的扇型座22、23以及穿置磁控盘组2中心且固设于二固定盘20、21上的轴心单元24,以及一端固设于其一扇型座23上的致动钢索25。其中[0055]所述飞轮1是于其一侧表面向内凹设形成一同心状的容置空间10,用以容置磁控盘组2,于容置空间10内壁,设置有一轮圈状的金属导体12,该金属导体12是以磁感应材质制成,飞轮1中心并设有一枢接孔11。所述第一固定盘20与第二固定盘21是可相对结合而构成磁控盘组2的外部结构,该二固定盘20、21于相对的侧面,分别成形有至少一突轴。于本实施例中,该二固定盘 20,21上分别成形出第一突轴200与第二突轴210 ;其中,以第一固定盘20或第二固定盘 21中心为参考时,该二突轴200、210的轴心20a、21a位于同一圆周上,且二轴心20a、21a 分别延伸至固定盘21中心所形成的圆心角,恰可等分该圆周(于本实施例中,该圆心角为 180° ),易言之,突轴200相对于第一固定盘20的中心,呈一偏心圆态样,突轴210相对于第二固定盘21的中心,亦呈一偏心圆态样。于二固定盘20、21中心,则分别开设有穿过突轴200、210的第一贯穿孔201与第二贯穿孔211,该二贯穿孔201、211与飞轮1的枢接孔 11位于同一轴线。第一固定盘20与第二固定盘21相对的侧面临于周缘处,成形有多支相互对应的凸柱202、212,可利用螺接元件203穿置该二凸柱202、212的轴心进行螺接,用以结合二固定盘20与21。又,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盘21上开设有一贯穿两侧的开槽213,以供致动钢索25穿出,第二固定盘21于相对第一固定盘20的侧面上,还凹设成形出一长槽型的第一容室214,用以容置一弹性元件216 ;临于第一容室214 —端,则突设成形一第一挡片215,以供抵制弹性元件216 —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型座对应二突轴200、210而配置有第一扇型座22与第二扇型座23。该二扇型座22、23邻近顶点处,各开设有一分别对应第一突轴200与第二突轴 210的第一偏心孔220与第二偏心孔230,以供二扇型座22、23枢设在第一突轴200及第二突轴210的外径周面,而分别与第一固定盘20及第二固定盘21形成偏心圆的态样,且第一扇型座22与第二扇型座23的弧缘与金属导体12内缘的距离,趋近相同。二扇型座22、23 上临于弧缘处,分别开设有一贯穿两侧面的第一限位槽221与第二限位槽231,于第一固定盘20与第二固定盘21结合时,可供凸柱202、212穿设,同时由该凸柱202、212形成引导二扇型座22、23旋摆以及限位其旋摆角度的作用;第一扇型座22与第二扇型座23的弧缘处, 则分别配置有多块磁石26。又,第一扇型座22朝向第二固定盘21的侧面上,设有一结合座222,以供固接所述致动钢索25 —端。第二扇型座23朝向第二固定盘21的侧面上,在第二偏心孔230与磁石26之间,设有一与第一容室214对应的第二容室232,第二容室232 相异于第一挡片215 —端,并突设成形有一与第一挡片215相对的第二挡片233 ;由第一容室214与第二容室232结合,以共同容置弹性元件216,同时利用第一挡片215与第二挡片 233以抵制该弹性元件216的二端。此外,于第一扇型座22与第二扇型座23间,设有一连动杆235,用以连结并带动二者同步动作。其中,该连动杆235的二端,分别朝相反方向突设出第一突部2350与第二突部2351 ;第一扇型座22于第一偏心孔220外缘且邻近第一扇型座22顶点处,设有对应该第一突部2350的第一枢孔223,而第二扇型座23于第二偏心孔220外缘且邻近第二挡片233 处,则设有对应该第二突部2351的第二枢孔234。当第一扇型座22转动时,可透过连动杆 235带动第一扇型座23,形成同步旋摆的效果。所述轴心单元24设有一芯轴240,该芯轴240穿置磁控盘组2的二贯穿孔201、 211、二偏心孔221、231以及飞轮1的枢接孔11,于枢接孔11的二端口处,分别设置有套接于芯轴240外部的培林组241与242,芯轴240穿出第二固定盘21的一端,是以一轴承座 243套设,并以插销244插置而构成固接状,该轴承座243并通过螺固元件245由内向外穿置而锁固在第一固定盘20与第二固定盘21上,使飞轮1可相对于磁控盘组2而转动。前开揭露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各部结构特征,嗣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特点。请参阅图5至图7,并配合图1至图4所示。其中,图5至图7分别在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时的局部动作示意图(一)至(三)。以致动钢索25调整至松弛状态时(如图5所示),透过置于第一容室214与第二容室232中的弹性元件216的两端分别撑抵第一挡片215及第二挡片233,以自然迫使第一扇型座22与第二扇型座23分别以第一固定盘20与第二固定盘21的突轴200、210为中心而相对偏心旋摆,配合设于第一限位槽221与第二限位槽231的凸柱202、212的引导与止挡作用,进一步令第一扇型座22与第二扇型座23偏心旋摆时产生位移,使设于二扇型座 22,23的弧缘处的磁石26,同时趋近至飞轮1的金属导体12内缘,致使各磁石26与金属导体12的距离皆达最短状态,此时,飞轮1所受到的磁阻效果最高,使用者需以较大力量方能驱动飞轮1转动,从而达到费力运动的健身效果。以致动钢索25逐渐调整至最紧状态时(如图6至图7所示),其拉力需大于弹性元件216的弹力,使致动钢索25可拉动第一扇型座22旋摆,此时,第二扇型座23可透过连动杆235连结,而与第一扇型座22同步摆转,配合于第一限位槽221与第二限位槽231的凸柱202、212的引导与止挡作用,令第一扇型座22与第二扇型座23偏心旋摆时产生位移, 使磁石26表面得以旋切方式移开金属导体12内缘而回到飞轮1中央,直至各磁石26与金属导体12内缘的距离皆达最长状态,此时,飞轮1所受到的磁阻效果为最低,使用者得以较小力量驱动飞轮1转动,从而达到省力运动的健身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归纳如下效益一、以致动钢索25牵引第一扇型座22摆转,可由连动杆235的连结作用,使得与第一扇型座22位于不同轴心的第二扇型座23同步偏心摆转,配合设于第一限位槽221与第二限位槽231的凸柱202、212的引导与限位止挡作用,可令磁石26随着扇型座22、23的位移而同时顺畅地趋近至飞轮1的金属导体12内缘,或是移回飞轮1中央;此时,由于扇型座22、23的弧缘与金属导体12内缘的距离趋近相同,故飞轮1所受到的磁阻亦会趋近均勻且相等,因此在调控时,可令磁阻效果随调控距离变化更为明显,达到均勻、顺畅调控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操作的灵敏性。二、该磁石26是以旋切方式移开金属导体12内缘,由于其与金属导体12的作用面积减小,因此无须施以较大的力量克服磁石26与金属导体12之间产生的磁吸作用,即可驱使该磁石26离开金属导体12,故可增加操作的便易性。三、本实用新型仅需利用一弹性元件216,即可驱使扇型座22、23带动磁石26复归,结构简单,并可保有磁控阻力效果的同时,减少磁控飞轮装置所占空间比例。以上所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意在明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以及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熟知的改变,仍应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磁控飞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飞轮,其一侧设有一容置空间,于容置空间内壁设有金属导体;及一磁控盘组,设于飞轮的容置空间,所述磁控盘组主要包含二固定盘,相对结合构成磁控盘组的外部结构,二固定盘于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突轴,该突轴相对于固定盘的中心呈偏心圆态样,该侧面上临于周缘处分别设有凸柱;其一固定盘上并开设有一开槽,该固定盘并于相对另一固定盘的侧面上,凹设有一第一容室, 于第一容室中设有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容室临于一端突设有一第一挡片,以供抵制弹性元件一端;至少二扇型座,该扇型座于邻近顶点处分别设有一偏心孔,用以分别枢设于二固定盘的突轴,扇型座上分别开设有供凸柱穿设的限位槽,扇型座的弧缘处设有磁石;二扇型座间设有连动杆,据以连结二扇型座,令扇型座间同步旋摆;邻于设有第一容室的固定盘的扇型座,于朝向该固定盘的侧面上凹设有一与第一容室对应的第二容室,与第一容室结合以共同设置该弹性元件,该第二容室相异于第一挡片的一端突设有一第二挡片,以供抵制弹性元件相异一端;一轴心单元,穿置飞轮与磁控盘组中心,且其一端固设在二固定盘上,使飞轮相对于磁控盘组转动;及一致动钢索,其一端固设于其一扇型座上,并由固定盘的开槽穿出;由致动钢索牵引扇型座同步偏心旋摆,使设于扇型座上的磁石得以旋切方式,同时趋近飞轮的金属导体,或是移回飞轮中央。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控飞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扇型座的弧缘上与金属导体内缘间的距离趋近相同。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控飞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二扇型座间,其一扇型座于偏心孔外缘且邻近该扇型座的顶点处,设有第一枢孔,另一扇型座于偏心孔外缘,设有第二枢孔;该连动杆的二端,分别朝相反方向突设有对应枢设第一枢孔的第一突部与对应枢设第二枢孔的第二突部;当其一扇型座旋摆时,带动另一扇型座同步旋摆。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控飞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单元设有一穿置磁控盘组的二固定盘中心、扇型座的偏心孔以及飞轮中心的芯轴,该芯轴临于飞轮二侧,分别设有套接于芯轴外部的培林组,芯轴穿出固定盘的一端,固接一轴承座,该轴承座并锁固于第二固定盘上,使飞轮相对于磁控盘组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控飞轮改良结构,包含有一侧边设有同心状的容置空间的飞轮,该飞轮由磁感应材质制成;及一设于飞轮容置空间的磁控盘组,该磁控盘组主要包含二可相对结合的固定盘、采用偏心旋设于二固定盘上的扇型座、穿置飞轮与磁控盘组中心的轴心单元,及一端固设于任一扇型座上的致动钢索,其中,所述扇型座上设有磁石。透过致动钢索可牵引设于固定盘上的扇型座同步偏心旋摆,使设于扇型座上的磁石得以旋切方式,同时趋近飞轮内壁,或是移回飞轮中央,能达到省力调节磁阻的效果,并可令磁阻随调控距离变化而更为明显。
文档编号A63B21/22GK201969255SQ2011200411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陈明男, 陈永源 申请人:岱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