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产生烟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4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化产生烟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产生烟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烟雾机使用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
背景技术
以使用于舞台的烟雾效果为例,其大都以烟雾机来产生所需的烟雾。一般的烟雾机通常在气化导杆设有螺旋槽道,供导引药液进行加热气化成烟雾,而且气化导杆必须装设于加热座的相配插孔内,使药液在上述螺旋槽道中受热撞击,而气化产生烟雾。虽然烟雾机能够产生烟雾,但是其烟雾产生器的加热座必须设置插孔、气化导杆、螺旋槽道、电热孔盖、电热管、电热管道及端盖等构件组合,因此制造生产成本较高。除此之夕卜,电热管先经由电热管道及加热座,再通过插孔与气化导杆进行加热药液,导致加热气化效率不合理想,并且浪费电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产生烟雾装置,主要是利用电热管外周壁直接加热螺旋卷绕状气化导管,能够迅速加热液料气化成烟雾,以相对降低电力费用,并且方便制作加工组装,更节省生产成本,增进使用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是在圆杆状电热管的外周壁设置有螺旋卷绕状的气化导管,该气化导管具有一端入口与相对另一端出口,以及在两端之间形成多个依序相连通的螺旋环管圈单元,各螺旋环管圈单元的管圈内环壁共同构成轴向孔圈空间,以及各管圈内环壁分别接触电热管的相对外周壁。上所述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中,该电热管设为圆杆状,该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设为相对圆环圈状。上述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的管圈内环壁设为环平面,以接触电热管的相对外周壁表面。进一步,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各设为似矩形断面形状。上述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彼此可相邻并靠接触,或者是彼此相邻间隔。又,气化导管接近两端的螺旋环管圈单元局部设有焊接部,以固定于电热管。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电热管的外周壁直接加热螺旋卷绕状气化导管,能够迅速加热液料气化成烟雾,以相对降低电力费用,并且方便制作加工组装,更节省生产成本,增进使用功效。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的电热管组合气化导管的立体图。图2为图I的电热管组合气化导管的剖视图。图3为图I的气化导管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的立体图。[001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气化产生烟雾装置2、电热管21、外周壁22、电源线3、气化导管 31、入口32、出口33、螺旋环管圈单元34、轴向孔圈空间35、管圈内环壁36、焊接部 3a、气化导管 31a、入口32a、出口33a、螺旋环管圈单元4、液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阅图I、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I是针对烟雾机进行设计,气化产生烟雾装置I主要包含有一电热管2及一气化导管3,并且可由支架(图未示)的前后端板共同支持固定住电热管2及其电源线22。在图I至图3所示中,本实用新型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I采用圆杆状电热管2,在电热管2的外周壁21直接设置螺旋卷绕状的气化导管3。如图所示中,气化导管3具有一端入口 31与相对另一端出口 32,在入口 31可连接烟雾机用的药液管路(图未示),以输送可含水的液料4进入,而出口 32则作为输出烟雾ロ或其外接管ロ。气化导管3主要在两端之间形成多个依序相连通的螺旋环管圈単元33,各螺旋环管圈单元33的管圈内环壁35设为圆环圈状,而共同构成轴向孔圈空间34,以配合电热管2的相对外径,并且各管圈内环壁35分别接触电热管2的相对外周壁21,使电热管2能够直接加热气化导管3,以迅速加热液料4气化成烟雾,而相对降低电カ费用,并且方便制作加エ组装,更节省人力、物力、エ时与生产成本。如图I至图3所示,气化导管3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単元33的管圈内环壁35设为环平面,以密切接触电热管2的相对外周壁21表面,能够提高加热面积与加热效率,而且气化导管3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単元33可各设为似矩形断面形状,以确实紧密接触于电热管2的外周壁21表面上。另外,在气化导管3接近两端的螺旋环管圈単元33局部可设有焊接部36,以固定于电热管2上。在图I至图3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气化产生烟雾装置I的气化导管3将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33设为彼此相邻并靠接触,以提高加热行程。除此之外,也可如图4所示,气化导管3a同样具有入口 31a及出ロ 32a,而其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33a则设为彼此相邻间隔。是以,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电热管2的外周壁21直接加热螺旋卷绕状气化导管3,能够迅速加热液料4气化成烟雾,以相对降低电カ费用,并且方便制作加工组装,更节省生产成本,增进使用功效。
权利要求1.ー种气化产生烟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杆状电热管的外周壁设置有螺旋卷绕状的气化导管,该气化导管具有一端入口与相对另一端出口,以及在两端之间形成多个依序相连通的螺旋环管圈単元,各螺旋环管圈単元的管圈内环壁共同构成轴向孔圈空间,以及各管圈内环壁分别接触电热管的相对外周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热管设为圆杆状,该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设为相对圆环圈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単元的管圈内环壁设为环平面,以接触电热管的相对外周壁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各设为似矩形断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其特征在干,该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彼此相邻并靠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其特征在干,该气化导管的多个螺旋环管圈单元彼此相邻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化产生烟雾装置,其特征在干,该气化导管接近两端的螺旋环管圈单元局部设有焊接部,以固定于电热管。
专利摘要一种气化产生烟雾装置,是在圆杆状电热管的外周壁设置有螺旋卷绕状的气化导管,而气化导管具有一端液料用入口与相对另一端出口,以及在两端之间形成多个依序相连通的螺旋环管圈单元,各螺旋环管圈单元的管圈内环壁共同构成轴向孔圈空间,以及各管圈内环壁分别接触电热管的相对外周壁,能够通过气化导管迅速加热液料气化成烟雾,以相对降低电力费用,并且方便制作加工组装,更节省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63J5/02GK202410190SQ2011205047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黄聪诚 申请人:黄聪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