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雪用的雪橇,尤其是一种拆装连接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雪橇或小型雪橇车,考虑到携带和存放的方便,一般具有折叠功能,例如中国专利号200720009218. 9,200520011433. 3等,但增加了折叠结构来完成折叠功能的雪橇或小型雪橇车不仅增加了产品的整体重量,而且折叠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如使用不慎,还容易夹伤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存放时节省空间,拆装方便、快速的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包括座板和连接在座板两侧的侧滑架,其特征是,所述每侧侧滑架与座板之间呈可拆式连接有近似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由上、下插接部组成,对应上、下插接部的座板和每侧侧滑架上分别设置有上、下连接座,双头连接块通过上、下插接部对应与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以插接卡扣形式,将座板和两侧滑架联接固定并构成整体;通过双头连接块的上、下插接部将座板和两侧滑架呈可拆式连接成整体,其结构简单、合理,以插接卡扣形式连接,其安装或拆卸快速、便捷,无需其他附件工具配合安装,双头连接块的外形设置成近似曲尺状,符合雪橇在使用时的受力要求,完全可以满足TUV检测的强度指标,再有,由于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和与其配合的上、下连接座的独特结构组合,有效消除或分散雪橇在使用时的内应力或其他冲击力,所以各个零件对材质的选用要求低,可以选择各种工程塑料或金属制造,特别是选用工程塑料,不仅有效减轻产品整体重量,更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可比现有技术的雪橇成本降低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所述每侧侧滑架与座板之间呈前、后状连接有两个双头连接块,对应两个双头连接块的座板和每侧侧滑架分别延伸有两个上、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分别设置在座板底面两侧和侧滑架内侧面;每侧设置两个双头连接块,使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所述上插接座与座板、下插接座与每侧侧滑架为一体成型;上、下插接座通过模具设计成一体式制造成型,有效提高受力强度,且无需增加后期加工工序和成本。所述上、下连接座内开设有与上、下插接部插接配合的上、下插接腔,上、下插接腔外侧延伸有上、下插接槽座,上、下插接槽座上设置有多个与上、下插接腔相通的上、下插接槽,上、下插接部之间的内对角连接有多块近似三角形的插接筋板,插接筋板通过上、下对角板块分别与上、下插接槽插接配合,上、下插接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上、下卡扣通道,上、下卡扣通道延伸末端设有上、下定位卡口,对应上、下卡扣通道的上、下插接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上、下弹性卡扣支臂,上、下弹性卡扣支臂延伸末端设有与上、下定位卡口扣接配合的定位卡头,上、下插接部插接入上、下插接腔内,使插接筋板的上、下对角板块与上、下插接槽、上、下弹性卡扣支臂与上、下卡扣通道分别插接配合,并将上、下定位卡头卡扣在上、下定位卡口外侧端面,使上、下插接部与上、下连接座呈可拆装式固接,将座板和两侧滑架联接成整体;近似三角形的插接筋板将上、下插接部连接成整体,构成近似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插接筋板既完成了插接功能,同时利用三点确定一平面的原理,以及三角形受力稳定性高的原理,使双头连接块不易变形,可受力强度大,节省材料,再者,上、下插接部两侧分别设有锁紧扣接用的上、下弹性卡扣支臂,通过延伸末端的上、下定位卡头卡扣在上、下定位卡口外侧端面,在插入使用时,上、下定位卡头延伸至上、下定位卡口后自动锁紧扣接在外侧端面,在拆装分离时,只需将两侧的上定位卡头或下定位卡头同时向内施加压力,使上定位卡头或下定位卡头脱离上、下定位卡口,然后将上、下插接部由上、下插接腔抽出,即完成座板和侧滑架的分体,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拆装快速,节省存放空间。所述连接上、下插接部之间的每块插接筋板上设有插接斜面,对应上、下插接槽座底端设有与插接斜面相抵的上、下倾斜支承板;插接斜面的设置,不仅节省了材料的使用,而且更能方便上、下插接部每次能准确、快速地沿着上、下倾斜支承板插入,结构简单、合 理、实用。所述插接斜面为平面状或圆弧状,对应上、下倾斜支承板设置成平面状或圆弧状;无论插接斜面为平面状或圆弧状,都能承受较大的内应力。所述每侧侧滑架前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扶手握把;扶手握把能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抓紧雪橇,避免因惯性而被抛出雪橇外。所述座板底面和每侧侧滑架内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加强筋板能有效加强座板和侧滑架的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所述下连接座上方的侧滑架顶面开有插接缺口,对应插接缺口的上插接部顶面设有凸台,使双头连接块的下插接部插接入下连接座后,凸台置于插接缺口内,且凸台顶面与侧滑架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凸台的设置填补了插接缺口,使产品整体外观不受影响,使外观保持顺滑、线条流畅、整体感强。所述上、下插接腔的延伸末端设有插接出口,靠近插接出口的座板底面和侧滑架内侧面设有上、下限位挡块,使上、下插接部与上、下插接腔配合插接后,上、下插接部的延伸末端与上、下限位挡块相抵;上、下限位挡块能方便上、下插接部与上、下插接腔的快速安装定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通过双头连接块的上、下插接部将座板和两侧滑架呈可拆式连接成整体,其结构简单、合理,以插接卡扣形式连接,其安装或拆卸快速、便捷,无需其他附件工具配合安装,双头连接块的外形设置成近似曲尺状,符合雪橇在使用时的受力要求,完全可以满足TUV检测的强度指标。(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由于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和与其配合的上、下连接座的独特结构组合,有效消除或分散雪橇在使用时的内应力或其他冲击力,所以各个零件对材质的选用要求低,可以选择各种工程塑料或金属制造,特别是选用工程塑料,不仅有效减轻产品整体重量,更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可比现有技术的雪橇成本降低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0016](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近似三角形的插接筋板将上、下插接部连接成整体,构成近似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插接筋板既完成了插接功能,同时利用三点确定一平面的原理,以及三角形受力稳定性高的原理,使双头连接块不易变形,可受力强度大,节省材料。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相对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头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头连接块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座板与双头连接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侧滑架与双头连接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头连接块的另一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图8所示,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包括座板2和连接在座板2两侧的侧滑架3,其特征是,所述每侧侧滑架3与座板2之间呈可拆式连接有近似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4,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4由上、下插接部401、402组成,对应上、下插接部401、402的座板2和每侧侧滑架3上分别设置有上、下连接座201、301,双头连接块4通过上、下插接部401,402对应与上连接座201和下连接座301以插接卡扣形式,将座板2和两侧滑架3联接固定并构成整体;通过双头连接块4的上、下插接部401、402将座板2和两侧滑架3呈可拆式连接成整体,其结构简单、合理,以插接卡扣形式连接,其安装或拆卸快速、便捷,无需其他附件工具配合安装,双头连接块4的外形设置成近似曲尺状,符合雪橇在使用时的受力要求,完全可以满足TUV检测的强度指标,再有,由于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4和与其配合的上、下连接座201、301的独特结构组合,有效消除或分散雪橇在使用时的内应力或其他冲击力,所以各个零件对材质的选用要求低,可以选择各种工程塑料或金属制造,特别是选用工程塑料,不仅有效减轻产品整体重量,更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可比现有技术的雪橇成本降低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每侧侧滑架3与座板2之间呈前、后状连接有两个双头连接块4,对应两个双头连接块4的座板2和每侧侧滑架3分别延伸有两个上、下连接座201、301,上连接座201和下连接座301分别设置在座板2底面202两侧和侧滑架3内侧面302 ;每侧设置两个双头连接块4,使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所述上插接座201与座板2、下插接座301与每侧侧滑架3均为一体成型;上、下插接座201、301通过模具设计成一体式制造成型,有效提高受力强度,且无需增加后期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所述上、下连接座201、301内开设有与上、下插接部401、402插接配合的上、下插接腔201-1、301-1,上、下插接腔201-1、301-1外侧延伸有上、下插接槽座201_2、301_2,上、下插接槽座201-2、301-2上设置有多个与上、下插接腔201-1、301-1相通的上、下插接槽201-2-1、301-2-1,上、下插接部401、402之间的内对角连接有多块近似三角形的插接筋板403,插接筋板403通过上、下对角板块403-1、403-2分别与上、下插接槽201_2-1、301-2_1插接配合,上、下插接腔201-1、301-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延伸末端设有上、下定位卡口 201-3-1、301-3-1,对应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的上、下插接部401、402的左、右两侧设有上、下弹性卡扣支臂404、405,上、下弹性卡扣支臂404、405延伸末端设有与上、下定位卡口 201_3-1、301-3_1扣接配合的定位卡头404-1、405-1,上、下插接部401、402插接入上、下插接腔201-1、301-1内,使插接筋板403的上、下对角板块403-1、403-2与上、下插接槽201_2-1、301-2_1、上、下弹性卡扣支臂404、405与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分别插接配合,并将上、下定位卡头
404-1,405-1卡扣在上、下定位卡口201-3-1、301-3-1外侧端面201-3-2、301-3_2,使上、下插接部401、402与上、下连接座201、301呈可拆装式固接,将座板2和两侧滑架3联接成整体;近似三角形的插接筋板403将上、下插接部401、402连接成整体,构成近似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4,插接筋板403既完成了插接功能,同时利用三点确定一平面的原理,以及三角 形受力稳定性高的原理,使双头连接块4不易变形,可受力强度大,节省材料,再者,上、下插接部401、402两侧分别设有锁紧扣接用的上、下弹性卡扣支臂404、405,通过延伸末端的上、下定位卡头404-1、405-1卡扣在上、下定位卡口 201-3-1、301-3-1外侧端面201_3_2、301-3-2,在插入使用时,上、下定位卡头404-1、405-1延伸至上、下定位卡口 201_3_1、301-3-1后自动锁紧扣接在外侧端面201-3-2、301-3-2,在拆装分离时,只需将两侧的上定位卡头404-1或下定位卡头405-1同时向内施加压力,使上定位卡头404-1或下定位卡头
405-1脱离上、下定位卡口201-3-1、301-3-1,然后将上、下插接部401、402由上、下插接腔201-1,301-1抽出,即完成座板2和侧滑架3的分体,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拆装快速,节省存放空间。所述连接上、下插接部401、402之间的每块插接筋板403上设有插接斜面403_3,对应上、下插接槽座201-2、301-2底端设有与插接斜面403-3相抵的上、下倾斜支承板201-2-2,301-2-2 ;插接斜面403-3的设置,不仅节省了材料的使用,而且更能方便上、下插接部401、402每次能准确、快速地沿着上、下倾斜支承板201-2-1、301-2-1插入,结构简单、
合理、实用。所述插接斜面403-3为平面状,对应上、下倾斜支承板201-2-2、301-2-2设置成平面状;插接斜面403-3为平面状,能承受较大的内应力。所述每侧侧滑架3前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扶手握把303 ;扶手握303把能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抓紧雪橇,避免因惯性而被抛出雪橇外。所述座板2底面202和每侧侧滑架3内侧面302分别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202-1、302-1 ;加强筋板202-1、302-1能有效加强座板2和侧滑架3的整体强度,延长使
用寿命。所述下连接座301上方的侧滑架3顶面开有插接缺口 304,对应插接缺口 304的上插接部401顶面设有凸台406,使双头连接块4的下插接部402插接入下连接座301后,凸台406置于插接缺口 304内,且凸台406顶面与侧滑架3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凸台406的设置填补了插接缺口 304,使产品整体外观不受影响,使外观保持顺滑、线条流畅、整体感强。所述上、下插接腔201-1、301_1的延伸末端设有插接出口 201_1-1、301-1_1,靠近插接出口 201-1-1、301-1-1的座板2底面202和侧滑架3内侧面302设有上、下限位挡块203、303,使上、下插接部401、402与上、下插接腔201_1、301_1配合插接后,上、下插接部401、402的延伸末端401-1、402-1与上、下限位挡块203、303相抵;上、下限位挡块203、303能方便上、下插接部401-402与上、下插接腔201-1、301-1的快速安装定位。作为双头连接块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插接斜面403-3为圆弧状,如图9所示,对应上、下倾斜支承板设置成圆弧状;插接斜面403-3为圆弧状,同样能承受较大的内应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包括座板(2)和连接在座板(2)两侧的侧滑架(3),其特征是,所述每侧侧滑架(3)与座板(2)之间呈可拆式连接有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4),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4)由上、下插接部(401、402)组成,对应上、下插接部(401、402)的座板(2)和每侧侧滑架(3)上分别设置有上、下连接座(201、301),双头连接块(4)通过上、下插接部(401、402)对应与上连接座(201)和下连接座(301)以插接卡扣形式,将座板(2)和两侧滑架(3)联接固定并构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每侧侧滑架(3)与座板(2 )之间呈前、后状连接有两个双头连接块(4 ),对应两个双头连接块(4 )的座板(2 )和每侧侧滑架(3 )分别延伸有两个上、下连接座(201、301),上连接座(201)和下连接座(301)分别设置在座板(2)底面(202)两侧和侧滑架(3)内侧面(302)。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上插接座(201)与座板(2)以及下插接座(301)与每侧侧滑架(3)分别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上、下连接座(201、301)内开设有与上、下插接部(401、402)插接配合的上、下插接腔(201-1、301-1),上、下插接腔(201-1、301-1)外侧延伸有上、下插接槽座(201-2、301-2),上、下插接槽座(201-2、301-2)上设置有多个与上、下插接腔(201-1、301-1)相通的上、下插接槽(201_2_1、301-2-1),上、下插接部(401、402)之间的内对角连接有多块三角形的插接筋板(403),插接筋板(403)通过上、下对角板块(403-1、403-2)分别与上、下插接槽(201_2-1、301-2_1)插接配合,上、下插接腔(201-1、301-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延伸末端设有上、下定位卡口(201_3-1、301-3_1),对应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的上、下插接部(401、402)的左、右两侧设有上、下弹性卡扣支臂(404、405),上、下弹性卡扣支臂(404、405)延伸末端设有与上、下定位卡Π (201-3-1,301-3-1)扣接配合的定位卡头(404_1、405_1),上、下插接部(401、402)插接入上、下插接腔(201-1、301-1)内,使插接筋板(403)的上、下对角板块(403_1、403_2)与上、下插接槽(201-2-1、301-2-1)、上、下弹性卡扣支臂(404、405)与上、下卡扣通道(201-3,301-3)分别插接配合,并将上、下定位卡头(404-1、405-1)卡扣在上、下定位卡口(201-3-1、301-3-1)外侧端面(201-3-2、301-3-2),使上、下插接部(401、402)与上、下连接座(201、301)呈可拆装式固接,将座板(2)和两侧滑架(3)联接成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上、下插接部(401、402)之间的每块插接筋板(403)上设有插接斜面(403-3),对应上、下插接槽座(201-2、301-2)底端设有与插接斜面(403-3)相抵的上、下倾斜支承板(201-2-2、30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斜面(403-3)为平面状或圆弧状,对应上、下倾斜支承板(201-2-2、301-2-2 )设置成平面状或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每侧侧滑架(3)前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扶手握把(303 )。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座板(2)底面(202)和每侧侧滑架(3)内侧面(302)分别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202-1、302-1)。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下连接座(301)上方的侧滑架(3 )顶面开有插接缺口( 304 ),对应插接缺口( 304 )的上插接部(401)顶面设有凸台(406),使双头连接块(4)的下插接部(402)插接入下连接座(301)后,凸台(406)置于插接缺口(304)内,且凸台(406)顶面与侧滑架(3)顶面处于同一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插接腔(201-1、301-1)的延伸末端设有插接出口(201-1-1、301-1-1),靠近插接出口(201-1-1、301-1-1)的座板(2)底面(202)和侧滑架(3)内侧面(302)设有上、下限位挡块(203、303),使上、下插接部(401、402)与上、下插接腔(201-1、301-1)配合插接后,上、下插接部(401、402)的延伸末端(401-1、402-1)与上、下限位挡块(203、303)相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装的组合式雪橇,包括座板和连接在座板两侧的侧滑架,其特征是,所述每侧侧滑架与座板之间呈可拆式连接有近似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曲尺状的双头连接块由上、下插接部组成,对应上、下插接部的座板和每侧侧滑架上分别设置有上、下连接座,双头连接块通过上、下插接部对应与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以插接卡扣形式,将座板和两侧滑架联接固定并构成整体;其结构简单、合理,以插接卡扣形式连接,其安装或拆卸快速、便捷,完全可以满足TUV检测的强度指标,不仅有效减轻产品整体重量,更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可比现有技术的雪橇成本降低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文档编号A63C5/02GK202569422SQ20122014137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汤国强 申请人:汤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