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部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218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部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腰部训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效发展腰腹部肌群的训练方法多是借助于运动器械,采用稳态和非稳态的抗阻训练的方式全面发展腰腹部的核心大肌群和小肌群的工作能力实现腰腹部肌肉力量的训练。目前,已有的多种腹部和背部肌肉训练器械和方法,其中最为普及的是将躯体从仰卧状态抬起到坐卧状态或者“蜷曲”状态。众所周知,这样的方法会对背部和颈部肌肉造成不适压力。同时很难实现非稳态下的腰腹部抗阻训练,从而缺乏对腰腹部深层小集群的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部训练器,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对使用者的腰腹部深层小集群进行锻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腰部训练器,包括支撑架、背部支架;

所述背部支架上轴连接有若干辊轴,所述背部支架可动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背部支架通过其两侧对称设有复位装置与支撑架相连;

所述支撑架两端对称可拆卸连接有可伸缩的把手,所述支撑架上还转动配合有一座板。

作为改进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架体,两个第二架体远离第一架体端分别对称铰接有皮带轮,两个第二架体之间设有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上固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上转动配合有一座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座板底部固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于座板上呈左右居中,上下比例1:2-1:2.5布置。

作为改进地,所述支撑架靠近把手的一端设有一伸缩卡管,所述伸缩卡管上设有锁紧孔,所述把手上设有与锁紧孔对应设置的卡孔,所述伸缩卡管上的锁紧孔通过止动销与卡孔卡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止动销包括球形部、柱体,所述柱体设有卡槽,所述锁紧孔上方设有与卡槽对应设置的卡块,所述球形部固接于柱体顶部,所述球形部直径大于销接部宽度。

作为改进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对称设于背部支架两端的固定架一、对称设于两个第二架体两侧的固定架二,所述固定架一与固定架二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弹簧上还套接有弹性套管,所述弹性套管上通过套接部与皮带轮套接,所述套接部包括固接于弹性套管底部的钩爪与钩爪相连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粘合部套接于皮带轮上。

作为改进地,所述第一架体为中空结构,两个第二架体两侧对称设有支撑管,所述拉手上设有凸起,第一架体上对称设有定位孔,所述拉手一端通过凸起与定位孔卡接,另一端与支撑管穿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拉手包括套管一、套管二、肘架,所述肘架一端与套管一套接,另一端与套管二套接,所述套管一与套管二结构相同,所述套管一为可伸缩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肘架呈U型,所述肘架与水平面呈30-80°夹角。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腰部训练器,经过反复试验使用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腰部训练器通过支撑架底部设置的皮带轮与复位装置复合使用,可进行移动,同时弹性套管通过魔术贴套于皮带轮上,可有效提高在移动、搬运时对弹簧的损害,使用者通过背部支架两端的弹簧实现本装置的背部支架在使用者使用后进行复位。

(2)座板设有的伸缩卡管,通过止动销与把手卡接,使用者使用完毕后,可通过止动销对座板进行限位,可有效减少孩子误用,搬运时座板来回晃动,减少座板损害。

(3)定位轴于座板上呈左右居中,上下比例1:2-1:2.5布置。以便当用使用者坐在座板上时,其背部依靠在背部支架上的辊轴,使用者的尾骨沿垂直方向与支撑套贴合,可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4)肋架非垂直放置角伸缩组件,可扩大座板活动空间和在使用时保障使用者可将手臂更易放于肋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肋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右视投影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爆炸图。

图8为止动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止动销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腰部训练器,包括支撑架12、背部支架14;

所述背部支架14上轴连接有若干辊轴20,所述背部支架14可动连接于支撑架12上,所述背部支架14通过其两侧对称设有复位装置与支撑架12相连;

所述支撑架12两端对称可拆卸连接有可伸缩的把手50,所述支撑架12上还转动配合有一座板30。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支撑架12包括第一架体12d,所述第一架体12d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架体12a,两个第二架体12a远离第一架体12d端分别对称铰接有皮带轮60,两个第二架体12a之间设有第三架体12c,所述第三架体12c上固设有支撑套40,支撑套40上设有通孔40a,支撑套40包括上支撑部40b、下支撑部40c,所述上支撑部40b与第三架体12c上表面卡接,所述下支撑部40c与与第三架体12c上表面卡接,所述支撑套40上转动配合有一座板30。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座板30底部设有H型支架16,所述H型支架16包括对称设于座板上的保持架一16a、保持架二16b,保持架一16a与保持架二16之间设有保持架三16c,所述保持架三16c上设有定位轴42,所述定位轴42于座板30上呈左右居中,上下比例1:2-1:2.5布置。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支撑架12靠近把手50的一端设有一伸缩卡管12j,所述伸缩卡管12j上设有锁紧孔12m,所述把手50上设有与锁紧孔12m对应设置的卡孔50g,所述锁紧孔12m通过止动销70与卡孔50g卡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止动销70包括球形部70a、柱体70b,所述柱体70b设有卡槽70c,所述锁紧孔上方设有与卡槽70c对应设置的卡块70d,所述球形部70a固接于柱体70b顶部,所述球形部70a直径大于销接部70b宽度。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对称设于背部支架14两端的固定架一14c、对称设于两个第二架体12a、12b两侧的固定架二12f,所述固定架一14c与固定架二12f通过弹簧82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弹簧84上还套接有弹性套管82,所述弹性套管82上通过套接部与皮带轮60套接,所述套接部包括固接于弹性套管82底部的钩爪92与钩爪92相连的魔术贴90,所述魔术贴90粘合部套接于皮带轮60上。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架体12d为中空结构,两个第二架体12a、12b两侧对称设有支撑管12e,所述拉手50上设有凸起50d,第一架体上对称设有定位孔12h,所述拉手50一端通过凸起50d与定位孔12h卡接,另一端与支撑管12e穿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拉手50包括套管一50a、套管二50b、肘架50c,所述肘架50c一端与套管一50a套接,另一端与套管二50b套接,所述套管一50a与套管二50b结构相同,所述套管一50a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套管一50a与伸缩卡管12j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肘架50c呈U型,所述肘架50c与水平面呈50-70°夹角。

本发明使用过程如下:使用者根据自己要锻炼的部位倚靠背部支架14,拔出止动销70,通过肘架50c拉拽套管一50a与套管二50b至适当的长度,使用者的尾骨沿垂直方向与支撑套40贴合,使用者通过手握肋架50c,左右摆动身体即可对腰腹部深层小集群的进行锻炼。使用完毕后由复位装置将背部支架14进行复位,使用者将止动销70插入12j的锁紧孔12m内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