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速跳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632阅读:3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速跳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跳绳,尤其涉及一种极速跳绳。



背景技术:

跳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跳绳运动能很好的锻炼人体四肢和心肺系统,也能有效训练反应能力和耐力,有助保持体态健美和协调性,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常见的跳绳一般由手柄和绳索两部分组成,其中一种跳绳手柄是整体式结构,即在手柄的一端设有安装绳索的安装孔,绳索固定在安装孔内,这种结构的跳绳手柄虽然结构简单,但跳绳过程中,不仅绳索容易发生扭曲,影响跳绳体验,而且绳索连接部位容易发生磨损,一般需要连同跳绳手柄一同更换,影响使用寿命和使用成本。再者要么就是多功能型的跳绳手柄,但存在结构复杂,制造生产成本高,使用时易损坏等缺点,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速跳绳,主要解决现有跳绳在使用时,结构复杂、易打结可靠性低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速跳绳,包括手柄和固定在手柄上的绳体,所述手柄连接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与手柄之间压紧配合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内轴向限位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安装盖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轴穿过连接孔与绳体相连接。

进一步设定,所述转动轴上对应旋转轴承一侧限位设置有限位凸环,对应旋转轴承另一侧压扣有自锁环扣。

进一步设定,所述安装盖与手柄通过螺纹方式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设定,所述自锁环扣与旋转轴承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设定,所述手柄的手握部呈中部环形凸圆的O型结构。

进一步设定,所述手柄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制成。

进一步设定,所述自锁环扣分为自锁环与设在自锁环内圈的凸齿,所述凸齿与转动轴相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螺纹可拆卸方式的安装盖来固定转动轴连接绳体,实现绳体拆卸更换方便,手柄可循环利用;通过旋转轴承轴向限位方式连接转动轴至绳体,实现绳体360°自由旋转,满足极速跳绳者的流畅体验。具有结构简单,循环利用率高,高速旋转不打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自锁环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1,绳体2,安装盖3,连接孔31,转动轴4,限位凸环41,自锁环扣5,自锁环51,凸齿52,垫片6,旋转轴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3所示,该极速跳绳,包括手柄1和固定在手柄1上的绳体2,所述手柄1连接端螺纹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盖3,所述安装盖3与手柄1之间压紧配合有旋转轴承7,所述旋转轴承7内轴向限位设置有转动轴4,所述安装盖3上设有连接孔31,所述转动轴4穿过连接孔31与绳体2相连接。采用螺纹可拆卸方式的安装盖来固定转动轴连接绳体,实现绳体拆卸更换方便,手柄可循环利用;通过旋转轴承轴向限位方式连接转动轴至绳体,实现绳体360°自由旋转,满足极速跳绳者的流畅体验。具有结构简单,循环利用率高,高速旋转不打结的效果。

所述转动轴4上对应旋转轴承7一侧限位设置有限位凸环41,对应旋转轴承7另一侧压扣有自锁环扣5。所述自锁环扣5分为自锁环51与设在自锁环51内圈的凸齿52,所述凸齿52与转动轴4相咬合。安装时,用外力压自锁环使其变形实现凸齿对转动轴的咬合效果,并抵触配合转动轴末端的小圆台,使转动轴不易脱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所述自锁环扣5与旋转轴承7之间设有垫片6,有效防止自锁环扣和安装头的磨损,提高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所述手柄1的手握部呈中部环形凸圆的O型结构,吻合使用者手掌持握,增加手感及防止跳绳时脱手的情况。

所述手柄1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制成,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增加产品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其中金属可以为铁质合金、铝质合金、锌质合金等合金材料。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