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870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是一种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的独特优势决定了羽毛球运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民健身中有极高的地位和作用。羽毛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学习和愿意参与到羽毛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在初学羽毛球时,由于无法正确掌握球拍的握拍动作,从而导致不良的握拍习惯,进而给今后的羽毛球运动带来不容易纠正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辅助器,能够帮助学员掌握正确规范的握拍姿势,为以后的羽毛球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羽毛球学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握拍姿势不规范、影响技术能力的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包括固定卡环、可调铰接连杆、穿戴滑轨,固定卡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立板,第一立板上设有第一铰接孔;穿戴滑轨上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滑块上设有第二铰接孔;可调铰接连杆的左端设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铰接孔内;可调铰接连杆的右端设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转动地安装在第二铰接孔内。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固定卡环包括C型管体和紧固螺栓,C型管体的开口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铰接孔,第二立板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紧固螺栓的头部固定安装有螺母,第一铰接轴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铰接孔内。

上述穿戴滑轨包括U型管体,U型管体的中部设有弧形滑槽。

上述固定卡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衬垫,第一衬垫的形状与固定卡环的形状相对应;或/和,穿戴滑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衬垫,第二衬垫的形状与穿戴滑轨的形状相对应。

上述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还包括球拍,固定卡环固定安装在球拍的拍杆的下端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将固定卡环套在球拍的拍杆的下端外壁上,将穿戴滑轨穿戴在学员的手腕上,然后将可调铰接连杆的第一铰接轴安装在固定卡环上的第一铰接孔内,将可调铰接连杆的第二铰接轴安装在穿戴滑轨上的第二铰接孔内,使得手腕与球拍之间保持合适的角度,当学员旋转球拍的时候,滑块可在弧形滑槽内滑动,从而适应球拍的旋转,使手腕与球拍之间始终保持设定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形成羽毛球规范握拍动作的“模板”,使得握拍动作无论在静态时或者在动态时,都有一个弧形轨道时刻牵引不规范动作,使握拍动作每时每刻都在弧形轨道上运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必然大大缩短羽毛球基础训练的时间,降低羽毛球基础训练的时间成本,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固定卡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可调铰接连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穿戴滑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所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固定卡环,2为可调铰接连杆,3为穿戴滑轨,4为第一立板,5为第一铰接孔,6为弧形滑槽,7为滑块,8为第二铰接孔,9为第一铰接轴,10为第二铰接轴,11为C型管体,12为紧固螺栓,13为第二立板,14为第一安装孔,15为第二安装孔,16为拍杆,17为第二衬垫,α为手腕与球拍之间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5、6所示,该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包括固定卡环1、可调铰接连杆2、穿戴滑轨3,固定卡环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立板4,第一立板4上设有第一铰接孔5;穿戴滑轨3上设有弧形滑槽6,弧形滑槽6内安装有滑块7,滑块7上设有第二铰接孔8;可调铰接连杆2的左端设有第一铰接轴9,第一铰接轴9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铰接孔5内;可调铰接连杆2的右端设有第二铰接轴10,第二铰接轴10转动地安装在第二铰接孔8内。在使用时,将固定卡环1套在球拍的拍杆16的下端外壁上,将穿戴滑轨3穿戴在学员的手腕上,然后将可调铰接连杆2的第一铰接轴9安装在固定卡环1上的第一铰接孔5内,将可调铰接连杆2的第二铰接轴10安装在穿戴滑轨3上的第二铰接孔8内,使得手腕与球拍之间保持合适的角度,当学员旋转球拍的时候,滑块7可在弧形滑槽6内滑动,从而适应球拍的旋转,使手腕与球拍之间始终保持设定的角度,手腕与球拍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110°至130°,优选地,该角度为120°。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形成羽毛球规范握拍动作的“模板”,使得握拍动作无论在静态时或者在动态时,都有一个弧形轨道时刻牵引不规范动作,使握拍动作每时每刻都在弧形轨道上运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必然大大缩短羽毛球基础训练的时间,降低羽毛球基础训练的时间成本。可通过调节可调铰接连杆的长度来调整手腕与球拍之间的角度α。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上述固定卡环1包括C型管体11和紧固螺栓12,C型管体11的开口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板4和第二立板13,第一立板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4和第一铰接孔5,第二立板13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4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5,紧固螺栓12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紧固螺栓12的头部固定安装有螺母,第一铰接轴9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铰接孔5内。这样,可以将固定卡环1通过C型管体11的开口侧卡在拍杆16的外壁上,然后将紧固螺栓12穿过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并安装上螺母,将固定卡环1锁紧在拍杆16的外壁上,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螺母可以是蝶形螺母,这样,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如附图1、5、6所示,上述穿戴滑轨3包括U型管体,U型管体的中部设有弧形滑槽6。U型管体可以方便地卡在学员的手腕上,安装方便,滑块7可以带动可调铰接连杆2在弧形滑槽6内滑动。

优选地,固定卡环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衬垫,第一衬垫的形状与固定卡环1的形状相对应。第一衬垫可以是橡胶垫片,这样可以防止固定卡环1与拍杆16发生摩擦,从而延长拍杆16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1、5、6所示,上述穿戴滑轨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衬垫17,第二衬垫17的形状与穿戴滑轨3的形状相对应。穿戴滑轨3缝制在第二衬垫17上,第二衬垫17可以采用皮革、帆布等易裁剪的材料,这样穿戴滑轨3就可以随皮革、帆布穿戴至学员的手腕上,保证手腕与球拍之间的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使球拍沿胳膊轴线进行旋转击球。

如附图1所示,上述羽毛球握拍姿势辅助器还包括球拍,固定卡环1固定安装在球拍的拍杆16的下端外壁上。手腕与球拍之间的角度α通过可调铰接连杆2调节并固定,从而规范刚入门学员的握拍动作,为后续技术动作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