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攀爬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118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攀爬玩具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攀爬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玩具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工具。特别是儿童玩具,不但能够娱乐,还是孩子的智力开发的教具。我国是世界玩具的生产大国,目前各厂生产的玩具种类繁多,样式各异,其中车类玩具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的玩具车包括轨道玩具车或者在平面上使用的玩具车,这些玩具车通常都只能在地面比较平坦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运行,目前市面上缺少一种能够在崎岖的路面上进行攀爬和行进的玩具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崎岖路面进行攀爬、行进的攀爬玩具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攀爬玩具车,包括、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以及车体,所述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和通过转向轴连接,所述前车轮组和所述后车轮组可绕所述车体上下转动,所述前车轮组上包括前车轮,所述后车轮组上包括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包括轮胎面,所述轮胎面上设有与地面接触的棘块,所述棘块在同一横截面的连接线为锯齿状,所述棘块外侧的面上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轴的数量为六根,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组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转向轴与所述车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轴与车体连接端倾斜向下的连接到所述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上。

转向轴从车体向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倾斜向下的连接,这样提高了车体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适用于攀爬崎岖的路面。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轴的两端为圆形的转向头,所述转向轴一端的圆形转向头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的圆形转向头与所述前车轮组或者后车轮组转动连接。

转向轴的两端为圆形的转向头,即前车轮或者后车轮朝向一侧转动时,转向轴跟随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前车轮和后车轮绕车体上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轮组上安装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驱动所述前车轮左右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杆,第二杆,第一转臂、第二转臂以及横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连接,所述第一转臂与右侧前车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一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转臂与左侧前车轮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机体上,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通过横杆连接。

向右转向时,驱动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一杆向右摆动,第一杆推动第二杆,第二杆使得第一转臂在驱动电机的机体内向右侧转动,同时通过横杆带动第二转臂向右转动,从而实现玩具车的向右转向;

向左转向时,驱动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一杆向左摆动,第一杆推动第二杆,第二杆使得第一转臂在驱动电机的安机体内向左侧转动,同时通过横杆带动第二转臂向左转动,从而实现玩具车的向左转向。这种转向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这样使得车体在颠簸的路面能够缓冲车体收到的冲击,从而更好的保护车体,尤其是在行驶崎岖的路面,因为车体颠簸,所以减震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攀爬玩具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为四个,所述前车轮组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两个,所述后车轮组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压缩杆,所述压缩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压缩杆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车轮组或者后车轮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轮组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为一块角板,所述挡板从所述前车轮组的轮架底端延伸到所述前车轮组轮架的前端,所述挡板的与所述前车轮组的轮架底端通过螺纹连接。

能够保护驱动电机在冲撞到障碍物时不容易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这种结构,相比由于现有技术,通过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通过转向轴连接,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可绕车体上下转动,这样当车子行进到崎岖的路面时,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的轮胎都可以绕车体上下转动,使前车轮和后车轮不必一直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在遇到比较大的障碍物时,前车轮或者后车轮一侧绕车体转动,这样就能提高跨越障碍物时一侧车体的高度,从而顺利的经过崎岖的 路面,同时在因为在前车轮和后车轮的轮胎面上采用多个棘块,棘块在同一横截面的连接线为锯齿状,这样增强了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抓地力,尤其是在攀爬较高的路面时,能够更好进行攀爬而不会使得轮胎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攀爬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攀爬玩具车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攀爬玩具车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攀爬玩具车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体,2、前车轮组,21、前车轮组轮架,22、前车轮,221、棘块,3、后车轮组,4、转向轴,41、圆形转向头,5、转向机构,51、第一杆,52、第二杆,53、第一转臂,54、第二转臂,55、横杆,56、驱动电机,6、减震装置,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并且结合附图的下面的详细说明描述并且示意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实施例。被提供用于非限制目的的而是仅仅示例和教导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被足够详细地示出和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种攀爬玩具车,包括、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以及车体1,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和通过转向轴连接,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可绕车体1上下转动,前车轮组2上包括前车轮22、前车轮组2轮架,前车轮22安装在前车轮组2轮架的两侧,后车轮组3上包括后车轮、后车轮组3轮架,后车轮安装在后车轮组3轮架的两侧,前车轮22和后车轮包括轮胎面,轮胎面上设有与地面接触的棘块221,棘块221在同一横截面的连接线为锯齿状,棘块221外侧的面上设有凹槽。

通过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通过转向轴连接,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可绕车体1上下转动,这样当车子行进到崎岖的路面时,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的轮胎都可以绕车体1上下转动,使前车轮22和后车轮不必一直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在遇到比较大的障碍物时,前车轮22或者后车轮一侧绕车体1转动,这样就能提高跨越障碍物时一侧车体1的高度,从而顺利的经过崎岖的路面,同时在因为在前车轮22和后车轮的轮胎面上采用多个棘块221,棘块221在同一横截面的连接线为锯齿状,这样增强了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抓地力,尤其是在攀爬较高的路面时,能够更好进行攀爬而不会使得轮胎打滑。

其中,转向轴4的数量为六根,前车轮22和后车轮组3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转向轴4与车体1连接。通过多根转向轴4将车体1和 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连接,使得车体1和车轮组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

具体的,转向轴4与车体1连接端倾斜向下的连接到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上。转向轴4从车体1向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倾斜向下的连接,这样提高了车体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适用于攀爬崎岖的路面。

更具体的,转向轴4的两端为圆形的转向头,转向轴4一端的圆形转向头41与车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的圆形转向头41与前车轮组2或者后车轮组3转动连接。转向轴4的两端为圆形的转向头,即前车轮22或者后车轮朝向一侧转动时,转向轴4跟随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前车轮22和后车轮绕车体1上下转动。

其中,前车轮组2上安装有转向机构5,转向机构5驱动前车轮22左右转动。

具体的,转向机构5包括转向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6、第一杆51,第二杆52,第一转臂53、第二转臂54以及横杆55,第一杆51与驱动电机56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杆51与第二杆52连接,第一转臂53与右侧前车轮22连接,第一转臂53可转动的设置在驱动电机56的安装架上,第一杆51与第一转臂53连接,第二转臂54与左侧前车轮22连接,第二转臂54可转动的设置在驱动电机56的机体上,第二杆52与第二转臂54连接,第一转臂53和第二转臂54通过横杆55连接。

向右转向时,驱动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一杆51向右摆动,第一杆51推动第二杆52,第二杆52使得第一转臂53在驱动电机56的机体内向右侧转动,同时通过横杆55带动第二转臂54向右转动,从而实 现玩具车的向右转向;

向左转向时,驱动电机56的转轴带动第一杆51向左摆动,第一杆51推动第二杆52,第二杆52使得第一转臂53在驱动电机56的安机体内向左侧转动,同时通过横杆55带动第二转臂54向左转动,从而实现玩具车的向左转向。这种转向机构5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中,车体1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与车体1之间设有减震装置6。这样使得车体1在颠簸的路面能够缓冲车体1收到的冲击,从而更好的保护车体1,尤其是在行驶崎岖的路面,因为车体1颠簸,所以减震装置6能够有效的提高攀爬玩具车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减震装置6为四个,前车轮组2与车体1之间设有两个,后车轮组3与车体1之间设有两个。

更具体的,减震装置6包括压缩杆,压缩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压缩杆一端与车体1连接另一端与前车轮组2或者后车轮组3连接。

其中,前车轮组2上设有挡板7,挡板7为一块角板,挡板7从前车轮组轮架21底端延伸到前车轮组轮架21的前端,挡板7的与前车轮组轮架21底端通过螺纹连接。能够保护驱动电机在冲撞到障碍物时不容易被损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