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攀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990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攀岩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模拟攀岩运动的健身器械即模拟攀岩机。



背景技术:

模拟攀岩机是一种能够模拟攀岩运动的健身器械,模拟攀岩机设有机械传动结构,使得使用者能够在模拟攀岩机产生动作时模拟出人体攀岩的动作。现有技术的模拟攀岩机通常包括左、右滑杆,滑杆的顶部的侧面装有握把,滑杆的底部的侧面装有脚蹬,通过机械传动结构联动左、右滑杆,使得当左边的滑杆上升时,右边的滑杆则下降,而当右边的滑杆上升时,则左边的滑杆下降,使用者的两手是分别握在左右握把处,使用者的两脚则分别踩在左右脚蹬处,这样,就能够让使用者体验到类似攀岩的效果。现有技术的这种模拟攀岩机,通常是在滑杆的底端的侧面装有滚轮组件,滑杆通过滚轮组件与导轨配合实现导向运动,由于脚蹬的受力与滚轮组件的滚动方向在同一边,因此,脚蹬的受力会影响滚轮组件与导轨之间的配合,另外,滑杆通过滚轮组件只与一根导轨相配合也存在配合不够稳定的弊端,从而影响了模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模拟攀岩机,通过对滚轮组件与滑轨配合结构的改进,能够消除现有技术中脚蹬的受力会影响滚轮组件与滑轨之间配合的弊端,并能够增强滑杆运动的稳定性,具有模拟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攀岩机,包括一主立柱、一传动机构、两个滑杆、两个握把和两个脚蹬,所述两个滑杆设在所述主立柱的两则,所述传动机构装在主立柱上并联动于两个滑杆;所述两个握把分别装在两滑杆的顶部的外侧面;所述主立柱的两侧分别设为第一导轨,所述两个滑杆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轨相配合,所述两个滑杆的外侧面的底部分别固接两个脚蹬;所述攀岩机还包括两根第二导轨,所述两根第二导轨分别设在主立柱的前部外侧的两边,并与两个滑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两个滑杆的前侧面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滚轮组件与两个第二导轨对应相配合。

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一U型片和两个第一滑轮,所述U型片套接在对应的滑杆上,所述两个第一滑轮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滑轮轴安装在U型片的U形口处以使第一滑轮能够相对于第一滑轮轴转动,所述第二导轨适配在对应的两个第一滑轮的中间并与第一滑轮呈滚动相配合。

所述滑杆的内侧面与对应的第一导轨的相配合处还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通过对应的第一固定轴安装在滑杆的内侧面以使第一轴套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轴转动,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一导轨之间呈滚动相配合。

所述滑杆还设有用来固定第一固定轴的耳片。

所述滑杆由可相互伸缩的上滑管和下滑管构成,所述的上滑管的底部设有弹性凸部,所述下滑管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上滑管滑动套在下滑管内,上滑管弹性凸部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定位孔中的一个相配合,以实现调节滑杆的长度。

所述主立柱的上部还装有第二滚轮组件,所述两个滑杆分别与第二滚轮组件相配合。

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包括前、后固定片和两个第二滑轮,所述前后固定片分别固定在主立柱的前后,所述两个第二滑轮在主立柱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滑轮轴安装在前固定片与后固定片之间,所述二个滑杆的外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轮滚动相配合。

所述第二滚轮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轴套,所述两个第二轴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固定轴安装在前固定片与后固定片之间并处于所述第二滑轮的内侧,所述二个滑杆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轴套滚动相配合。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可转动安装在主立柱上,所述链条配合在链轮上,链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的底部的内侧面相固定。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阻力轮和阻力带,所述阻力轮与所述链轮同轴安装在所述主立柱上,所述阻力带配合于所述阻力轮,所述阻力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立柱上,所述阻力带的另一端通过拉线与阻力调节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主立柱的两侧分别设为第一导轨,并在主立柱的前部外侧的两边设置第二导轨,两个滑杆的前侧面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滚轮组件与两个第二导轨对应相配合,两个滑杆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轨相配合,两个滑杆的外侧面的底部分别固接两个脚蹬。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脚蹬的安装位置与第一滚轮组件的安装位置呈90度,使脚蹬的受力与滚轮组件的滚动方向不在同一边,因此,脚蹬的受力不会影响滚轮组件与导轨之间的配合,另外,滑杆的前侧面与第二导轨对应相配合,滑杆的内侧面与第一导轨相配合,滑杆在90度方向上与两个导轨相配合,大大增强了滑杆运动的稳定性,具有模拟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拉式划船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构造(滑杆与第一滚轮组件配合)分解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构造(主立柱与第二滚轮组件配合)分解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构造(主立柱与传动机构配合)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攀岩机,包括支架1、一传动机构2、两个滑杆3、两个握把4和两个脚蹬5;支架1包括略微倾斜的主立柱11、底支架和前支撑12,底支架由前底管13、后底管14和底梁15构成,底梁15连接在前底管13和后底管14之间,主立柱11的底端固定在底梁15上,前支撑12固定在主立柱11的上部与前底管13之间;本实施例的攀岩机还包括一扶手组件16,扶手组件16的上部与主立柱11相连接,扶手组件16的底部与后底管14相连接;所述两个滑杆3(即左右滑杆)设在所述主立柱11的两则,所述传动机构2装在主立柱11上并联动于两个滑杆3;所述两个握把4(即左右握把)分别装在两滑杆3的顶部的外侧面;所述主立柱11的两侧分别设为第一导轨61,所述两个滑杆3的内侧面(指两个滑杆靠内的一面,也即相对的一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轨61相配合,所述两个滑杆3的外侧面(指两个滑杆靠外的一面,也即相背的一面)的底部分别固接两个脚蹬5(即左右脚蹬);所述攀岩机还包括两根第二导轨62,第二导轨62的底部与底梁15相连接,第二导轨62的上部与主立柱11相连接;所述两根第二导轨62分别设在主立柱11的前部外侧的两边,并与两个滑杆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两个滑杆3的前侧面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滚轮组件7与两个第二导轨62对应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组件7包括一U型片71和两个第一滑轮72,所述U型片71套接在对应的滑杆3上,所述两个第一滑轮72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滑轮轴73安装在U型片71的U形口处以使第一滑轮72能够相对于第一滑轮轴73转动,所述第二导轨62适配在对应的两个第一滑轮72的中间并与第一滑轮72呈滚动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滑杆3的内侧面与对应的第一导轨61的相配合处还设有第一轴套74,所述第一轴套74通过对应的第一固定轴75安装在滑杆3的内侧面以使第一轴套74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轴75转动,所述第一轴套74与所述第一导轨61之间呈滚动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滑杆3还设有用来固定第一固定轴75的耳片76。

本实施例中,滑杆3由可相互伸缩的上滑管31和下滑管32构成,所述的上滑管31的底部设有弹性凸部311,所述下滑管32设有多个定位孔321,所述上滑管31滑动套在下滑管32内,上滑管的弹性凸部311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定位孔321中的一个相配合,以实现调节滑杆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主立柱11的上部还装有第二滚轮组件6,所述两个滑杆3分别与第二滚轮组件8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滚轮组件8包括前固定片81、后固定片82和两个第二滑轮83,所述前、后固定片81、82分别固定在主立柱11的前后,所述两个第二滑轮83在主立柱11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滑轮轴84安装在前固定片81与后固定片82之间,所述二个滑杆3的外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轮83滚动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滚轮组件8还包括两个第二轴套85,所述两个第二轴套85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固定轴86安装在前固定片81与后固定片82之间并处于所述第二滑轮83的内侧,所述二个滑杆3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轴套85滚动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2包括链轮21和链条22,所述链轮21可转动安装在主立柱11上,所述链条22配合在链轮21上,链条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3的底部的内侧面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阻力轮23和阻力带24,所述阻力轮23与所述链轮21同轴安装在所述主立柱11上,所述阻力带24配合于所述阻力轮23,所述阻力带2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立柱11上,所述阻力带24的另一端通过拉线与阻力调节器2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攀岩机,采用了将主立柱11的两侧分别设为第一导轨61,并在主立柱11的前部外侧的两边设置第二导轨62,两个滑杆3的前侧面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滚轮组件7与两个第二导轨62对应相配合,两个滑杆3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轨61相配合,两个滑杆3的外侧面的底部分别固接两个脚蹬5。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脚蹬5的安装位置与第一滚轮组件7的安装位置呈90度,使脚蹬5的受力与滚轮组件7的滚动方向不在同一边,因此,脚蹬5的受力不会影响滚轮组件7与导轨62之间的配合,另外,滑杆3的前侧面与第二导轨62对应相配合,滑杆3的内侧面与第一导轨61相配合,滑杆3在90度方向上与两个导轨相配合,大大增强了滑杆运动的稳定性,具有模拟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