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66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



背景技术:

排球作为我国流行运动项目一种,备受体育运动界关注,对于发展我国体育运动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排球基本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球、拦网。对於初学者来说,应首先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熟练掌握各种移动步法。然后学习传球、垫球技术,再学习发球技术,学习了传、垫、发球技术后,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赛。在此基础上学习扣球、拦网技术,便可组织简单的攻击和防守战术。在排球训练时,经常会用到很多排球,对于训练员来说排球的及时到手,会加速排球训练进程,提高训练质量,有利于个人排球水平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主要包括支撑端盖、导球管、进给齿轮、送球盘,所述送球盘中间位置设置有孔槽,内部装配有旋转轴承,所述送球盘端面环形均匀设置有凹槽,内部均附着有吸附膜,排球依次均匀固定在所述吸附膜内,所述进给齿轮安装在旋转螺杆底端部,所述旋转螺杆顶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顶部安装在所述送球盘孔内所述旋转轴承内,所述旋转轴顶端安装有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顶部装配有支撑端盖,所述送球盘端部上侧设置有所述导球管,所述导球管呈弯曲状,所述导球管端部设置有真空送球器,所述导球管尾端设置连接有凹槽状导球槽,所述导球管靠近所述送球盘一端安装有漏球板。

上述结构中,所述排球通过所述导球槽进入所述导球管内部,配合所述真空送球器对所述导球管内部进行真空压力控制所述排球流动状况,通过端部所述漏球板控制所述排球进出漏移,所述进给齿轮配合所述旋转螺杆进行所述送球盘的旋转进给,所述排球漏到所述送球盘内部凹槽中,通过所述吸附膜进行固定,不断旋转送球,所述支撑端盖和所述旋转轴套可以对内部所述旋转轴承进行润滑保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便捷性,所述旋转螺杆顶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顶部安装在所述送球盘孔内所述旋转轴承内,所述旋转轴顶端安装有旋转轴套。

为了进一步提高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便捷性,所述旋转轴套顶部装配有支撑端盖,所述送球盘端部上侧设置有所述导球管。所述导球管呈弯曲状。

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进给式送球盘式排球训练送球机,通过真空送球机配合漏球板的对导球管内排球进给流向控制,加上吸附膜对排球的固定作用,保证送球机稳步进给过程,保证训练过程中机械化安全场地,大大提高排球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的俯视图。

1、排球;2、吸附膜;3、支撑端盖;4、旋转轴套;5、旋转轴承;6、导球槽;7、导球管;8、进给齿轮;9、旋转螺杆;10、旋转轴;11、送球盘;12、真空送球器;13、漏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主要包括支撑端盖3、导球管7、进给齿轮8、送球盘11,所述送球盘11中间位置设置有孔槽,内部装配有旋转轴承5,所述送球盘11端面环形均匀设置有凹槽,内部均附着有吸附膜2,排球1依次均匀固定在所述吸附膜2内,所述进给齿轮8安装在旋转螺杆9底端部,所述旋转螺杆9顶端连接有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顶部安装在所述送球盘11孔内所述旋转轴承5内,所述旋转轴10顶端安装有旋转轴套4,所述旋转轴套4顶部装配有支撑端盖3,所述送球盘11端部上侧设置有所述导球管7,所述导球管7呈弯曲状,所述导球管7端部设置有真空送球器12,所述导球管7尾端设置连接有凹槽状导球槽6,所述导球管7靠近所述送球盘11一端安装有漏球板13。

上述结构中,所述排球1通过所述导球槽6进入所述导球管7内部,配合所述真空送球器12对所述导球管7内部进行真空压力控制所述排球1流动状况,通过端部所述漏球板13控制所述排球1进出漏移,所述进给齿轮8配合所述旋转螺杆9进行所述送球盘11的旋转进给,所述排球1漏到所述送球盘11内部凹槽中,通过所述吸附膜2进行固定,不断旋转送球,所述支撑端盖3和所述旋转轴套4可以对内部所述旋转轴承5进行润滑保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排球训练便捷送球机便捷性,所述送球盘11端部上侧设置有所述导球管7,所述导球管7呈弯曲状,所述导球管7端部设置有真空送球器12,所述导球管7尾端设置连接有凹槽状导球槽6,所述导球管7靠近所述送球盘11一端安装有漏球板1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