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筋驱动玩具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773阅读:1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筋驱动玩具飞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皮筋驱动玩具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内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加上国家在政策上对玩具、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的倾斜和大力扶持,国内的玩具产业发现迅速。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玩具大多还是基于直观形象的特点,把玩者可摸、拿、听、吹、看等,有利于各种感官的训练,有助于增进感性认识。不过,缺少趣味性,难以调动把玩者的兴趣,让其能积极地去进行思维、想象等活动,探求玩具的动作实现原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容易、趣味性强,而且能有效调动把玩者的兴趣,让其能积极地去进行思维、想象等活动,探求玩具的动作实现原理,培养其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的皮筋驱动玩具飞行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皮筋驱动玩具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进一步包括一根横向布置的中棒,以及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中棒两自由端上的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上自由端在所述中棒所在位置同一侧连接有一定杆,所述定杆与中棒相平行,所述连接杆的上自由端在所述中棒所在位置另一侧铰接有一对摆杆,两所述摆杆均与定杆相垂直,每根所述摆杆与定杆之间均连接有一由轻薄材料制成的机翼,每根所述摆杆上在位于其与连接杆铰接点一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拉钩,所述连接杆的下自由端穿设有一根轴心与所述中棒相平行布置的曲轴,两所述拉钩均与通过一驱动臂与所述曲轴相连接,所述曲轴在所述中棒所在位置同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挂鼻,所述连接块的上自由端连接有一对斜向外伸出的尾杆,两所述尾杆之间连接有一由轻薄材料制成的尾翼,所述连接块的下自由端上设置有与第一挂鼻相对峙的第二挂鼻,所述第一挂鼻和第二挂鼻之间牵连有皮筋。

作为优选,所述拉钩呈开放式的L形。

作为优选,两所述机翼在定杆处连成一体,即两所述机翼由整张轻薄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皮筋的扭曲力,利用皮筋形变与反形变相互作用,驱使曲轴转动,从而通过两根驱动臂让机翼拍打起来,把玩中趣味性强,能有效调动把玩者的兴趣,让其能积极地去进行思维、想象等活动,探求玩具的动作实现原理,培养其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中棒,2-连接块,3-连接杆,4-定杆,5-摆杆,6-机翼,7-拉钩,8-曲轴,9-驱动臂,10-第一挂鼻,11-尾杆,12-尾翼,13-皮筋,14-第二挂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皮筋驱动玩具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进一步包括一根横向布置的中棒1,以及分别垂直连接在中棒1两自由端上的连接杆3和连接块2。

连接杆3的上自由端在中棒1所在位置同一侧连接有一定杆4,定杆4与中棒1相平行,连接杆3的上自由端在中棒1所在位置另一侧铰接有一对摆杆5,两摆杆5均与定杆4相垂直,每根摆杆5与定杆4之间均连接有一由轻薄材料制成的机翼6,两机翼6在定杆4处连成一体,即两机翼6由整张轻薄材料制成。每根摆杆5上在位于其与连接杆3铰接点一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拉钩7,拉钩7呈开放式的L形(方便脱卸)。连接杆3的下自由端穿设有一根轴心与中棒1相平行布置的曲轴8,两拉钩均7与通过一驱动臂9与曲轴8相连接,曲轴9在中棒1所在位置同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挂鼻10。

连接块2的上自由端连接有一对斜向外伸出的尾杆11,两尾杆11之间连接有一由轻薄材料制成的尾翼12,连接块2的下自由端上设置有与第一挂鼻10相对峙的第二挂鼻14,第一挂鼻10和第二挂鼻14之间牵连有皮筋13。

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皮筋的扭曲力,利用皮筋形变与反形变相互作用,驱使曲轴转动,从而通过两根驱动臂让机翼拍打起来,把玩中趣味性强,能有效调动把玩者的兴趣,让其能积极地去进行思维、想象等活动,探求玩具的动作实现原理,培养其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