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多种动作的电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028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能做多种动作的电动玩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装置,尤其指一种能做多种动作的电动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94202340.X名称为《一种往返行走的玩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向后转往返行走的玩具,在玩具内部装有电机降速齿轮、离合齿轮、制定片、小轮等,由电机带动,离合齿轮的凸块控制自动返回行走。并配合有音乐装置,发出优美音乐。然而,该装置能完成的动作有限,娱乐效果仍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娱乐效果好,能做多种动作的电动玩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做多种动作的电动玩具,包括仿人形的头部、躯干部、和躯干部连接的手臂与腿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架体,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架体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手臂包括固定手臂与能相对架体转动的转动手臂,所述转动手臂通过第一传动轴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手臂的前端设置有能相对转动手臂转动的转动手部,所述转动手部通过第二传动轴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当第一传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二传动轴停止转动,而当第二传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轴停止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轮通过传动带与驱动轮相联动,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三传动轴与齿轮组相连接,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和第十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与第一齿轮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侧面同心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同心设置有第四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四传动轴相固定,所述第四齿轮、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与定时传动机构相连接,并能由定时传动机构带动周期性地相对第四齿轮左右移动,当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相紧贴时,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七齿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与转动手部相连接,当第五齿轮向右移动远离第四齿轮时,所述第六齿轮与第八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八齿轮的侧面同心固定有第九齿轮,所述第九齿轮与第十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十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与转动手臂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可优选穿过架体与第一偏心轮相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的侧面上设置有偏心凸柱,所述偏心凸柱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中部能转动地设置在架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能固定转动手臂的连接套筒,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穿过连接套筒而与转动手臂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复位装置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手臂包括左壳体与右壳体,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伸入左壳体与右壳体对合形成的内腔中,伸入所述内腔的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第十一齿轮,所述第十一齿轮与第十二齿轮以涡轮蜗杆的方式相啮合,所述第十二齿轮套置固定在第五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五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能固定转动手部的连接凸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复位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可优选设置有能与转动手部上的通孔相扣合的连接凸耳,所述转动手部的下端连接有模仿圣诞帽外形的圆锥体。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复位装置可优选为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杆的凸柱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置在架体的凸部上。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复位装置可优选为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伸出架体而与第二偏心轮的侧面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偏心凸柱,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套置在偏心凸柱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置在架体的凸部上。

作为改进,所述定时传动机构包括顶起片与第三复位弹簧,所述顶起片为设置在第四齿轮的侧壁上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位于第四齿轮旋转方向上的侧边为斜边,所述第五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能伸入固定凸起的弧形通腔,所述弧形通腔的弧心角为180°,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顶触在架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六齿轮的侧壁相顶触。

作为改进,所述架体包括对合设置在一起的左架体与右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头部固定凸起,所述头部固定在头部固定凸起上。

作为改进,所述躯干部与腿部可优选为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包括前躯体部与后躯体部,所述架体设置在前躯体部与后躯体部对合而成的内腔中,所述整体结构的底部能脱卸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内腔中设置有能放入电池的电源腔和能使玩具发出音效的扬声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电源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控制电路与电源构成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抬起转动手臂将圆锥体移至头部上方、放下转动手臂转动手部旋转的运动动作,娱乐效果好,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架体内,零件少,不易损坏,占用空间小,能耗低,制造成本低,更换也十分方便,采用电池供电,装入电池后能在桌面或其他台面上独立做动作,满足孩童的玩耍要求,表面光滑,不会伤害使用者手部,使用十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处于另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去除躯干部、底座后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去除已分解部分后的立体图;

图6是图5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图5的结构分解图;

图8是图7中未分解部分去除架体后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能做多种动作的电动玩具,包括仿人形的头部11、躯干部、和躯干部连接的手臂与腿部,驱动机构,所述躯干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架体1,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架体1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手臂包括固定手臂16与能相对架体1转动的转动手臂,所述转动手臂通过第一传动轴51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手臂的前端设置有能相对转动手臂转动的转动手部17,所述转动手部17通过第二传动轴52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当第一传动轴51转动时,所述第二传动轴52停止转动,而当第二传动轴52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轴51停止转动。架体1包括对合设置在一起的左架体与右架体,所述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头部固定凸起,所述头部11固定在头部固定凸起上。所述躯干部与腿部为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包括前躯体部81与后躯体部82,所述架体1设置在前躯体部81与后躯体部82对合而成的内腔中,所述整体结构的底部能脱卸地设置在底座9上,所述底座9的内腔中设置有能放入电池的电源腔和能使玩具发出音效的扬声器91,所述底座9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电源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控制电路与电源构成回路。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2与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12与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轮13通过传动带14与驱动轮15相联动,所述驱动轮15通过第三传动轴3与齿轮组相连接,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第四齿轮34,第五齿轮35,第六齿轮36,第七齿轮37,第八齿轮38,第九齿轮39和第十齿轮30,所述第三传动轴3与第一齿轮31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2的侧面同心固定有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三齿轮3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传动轴5,所述第四传动轴5上同心设置有第四齿轮34,第五齿轮35与第六齿轮36,所述第四齿轮34与第四传动轴5相固定,所述第四齿轮34、第五齿轮35与第三齿轮33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35与第六齿轮36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五齿轮35、第六齿轮36与定时传动机构相连接,并能由定时传动机构带动周期性地相对第四齿轮34左右移动,当第五齿轮35与第四齿轮34相紧贴时,所述第六齿轮36与第七齿轮37相啮合,所述第七齿轮37通过第二传动轴52与转动手部17相连接,当第五齿轮35向右移动远离第四齿轮34时,所述第六齿轮36与第八齿轮38相啮合,所述第八齿轮38的侧面同心固定有第九齿轮39,所述第九齿轮39与第十齿轮30相啮合,所述第十齿轮30通过第一传动轴51与转动手臂相连接。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穿过架体1与第一偏心轮53相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53的侧面上设置有偏心凸柱54,所述偏心凸柱54与第一传动杆4的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41的一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1的中部能转动地设置在架体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传动杆41的中部设置有能固定转动手臂的连接套筒42,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穿过连接套筒42而与转动手臂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1的另一端与第一复位装置相连接。定时传动机构包括顶起片73与第三复位弹簧72,所述顶起片73为设置在第四齿轮34的侧壁上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位于第四齿轮34旋转方向上的侧边为斜边,所述第五齿轮35的侧壁上设置有能伸入固定凸起的弧形通腔74,所述弧形通腔74的弧心角为180°,所述第三复位弹簧72的一端顶触在架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复位弹簧72的另一端与第六齿轮36的侧壁相顶触。

转动手臂包括左壳体18与右壳体19,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伸入左壳体18与右壳体19对合形成的内腔中,伸入所述内腔的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第十一齿轮55,所述第十一齿轮55与第十二齿轮56以涡轮蜗杆的方式相啮合,所述第十二齿轮56套置固定在第五传动轴57的一端,所述第五传动轴57的另一端与能固定转动手部17的连接凸部58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另一端与第二复位装置相连接。连接凸部58的一端设置有能与转动手部17上的通孔相扣合的连接凸耳59,所述转动手部17的下端连接有模仿圣诞帽外形的圆锥体6。

第一复位装置为第一复位弹簧7,所述第一复位弹簧7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杆41的凸柱43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套置在架体1的凸部10上。第二复位装置为第二复位弹簧71,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伸出架体1而与第二偏心轮50的侧面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50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偏心凸柱5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1的一端套置在偏心凸柱54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1的另一端套置在架体1的凸部10上。

工作原理,在电源腔中放入电池后,打开控制开关,电源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由于顶起片的周期转动和复位弹簧的顶触作用,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能相对第四齿轮周期性地左右移动,从而控制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间歇性转动,第七齿轮通过第二传动轴控制转动手部的转动,第八齿轮通过第九齿轮,第十齿轮、偏心轮和传动杆控制转动手臂的转动,当第八齿轮转动时,转动手臂向上转动90°角,此时由于第五传动轴位于转动手臂的内腔中,因此第五传动轴随转动手臂向上转过相同的角度,又由于第五传动轴上的第十二齿轮与第二传动轴上的第十一齿轮以涡轮蜗杆的方式相啮合,而第一传动轴运动时,第二传动轴保持不动,因此第十二齿轮被动地沿第十一齿轮转动并带动转动手部转过90°,从外部看,恰好呈现玩具将转动手臂向上转动90°且转动手部也转动90度而将圆锥体转至玩具头部上方的运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