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544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骑行训练规划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训练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骑行线路对骑行距离、骑行速度进行适当的规划,以保证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实现锻炼的目的。目前,一般通过经验进行骑行训练,其训练的合理性较低,易导致训练强度过大或过小,而过大易损害骑行者的身体、过小则达不到训练效果,不能最大化的满足骑行训练的需要。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合理化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经验训练合理性低、训练强度过大或过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骑行者骑行的历史数据判断其骑行能力;

S2、确定待骑行线路,采集待骑行线路的线路数据,根据骑行能力规划骑行者能够在待骑行线路上的骑行距离。

优选的,所述骑行训练规划方法还包括:

S3、根据最大心率法计算骑行者的最大心率,并根据最大心率获取最佳踏频范围。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包括:

S11、获取骑行者骑行的历史数据中每次骑行的骑行距离和骑行时间,并根据骑行距离和骑行时间计算其每次的骑行能力;

S12、获取历史数据中多次骑行的骑行能力均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S11包括:

S111、获取历史数据中每次骑行的线路数据,并根据线路数据将对应骑行线路分隔为多个骑行路段,每个骑行路段为上坡、平路或下坡;

S112、根据骑行路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对每一个骑行路段赋予难度系数;

S113、根据每个骑行路段的距离、难度系数、骑行时间计算该次骑行线路的骑行能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将待骑行线路分隔为多个待骑行路段,每个待骑行路段为上坡、平路或下坡;

S22、确定每一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

S23、根据骑行能力均值计算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

优选的,每次的骑行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Li=(l1*K1+l2*K2+l3*K3+…+ln*Kn)/Ti (1)

其中,L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1为第i次骑行中第1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1为第i次骑行中第1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2为第i次骑行中第2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2为第i次骑行中第2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3为第i次骑行中第3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3为第i次骑行中第3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n为第i次骑行中第n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n为第i次骑行中第n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T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时间。

优选的,所述骑行能力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L=(L1+L2+L3+…+Li)/i (2)

其中,L为骑行能力均值,L1为第1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2为第2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3为第3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能力,i为历史数据中记录的骑行次数。

优选的,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的计算关系式为:

Y=Y1*J1+Y2*J2+Y3*J3+…+Ym*Jm=L*(T1+T2+T3+…+Ti)/i (3)

其中,Y为待骑行线路的基准骑行距离,Y1为第1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1为第1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2为第2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2为第2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3为第3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3为第3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m为第m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m为第m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T1为第1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2为第2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3为第3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时间,i为历史数据中记录的骑行次数。

优选的,所述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计算公式为:

D=Y1+Y2+Y3+…+Ym (4)

其中,D为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骑行者的历史骑行数据获知其骑行能力,并根据骑行能力确定骑行者在待骑行线路上的骑行距离,保证该骑行距离与骑行者的骑行能力相契合,避免训练强度过大或过小,提高了训练的合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步骤S1的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步骤S11的子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步骤S2的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骑行者骑行的历史数据判断其骑行能力;

具体的,本实施例步骤S1包括:

S11、获取骑行者骑行的历史数据中每次骑行的骑行距离和骑行时间,并根据骑行距离和骑行时间计算其每次的骑行能力;

为了保证判断的准确性,本实施例需要骑行者的每次历史骑行数据中体现的骑行能力,并根据多次骑行能力数据获取其整体骑行能力,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获取历史数据中每次骑行的线路数据,并根据线路数据将对应骑行线路分隔为多个骑行路段,每个骑行路段为上坡、平路或下坡;

由于骑行过程中上坡、平路和下坡分别对人体的消耗不同,故本实施例将骑行线路分隔成多个骑行线段,而且每个骑行线段的为一坡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的平面或斜面,则骑行者在同一骑行线段上骑行相同距离消耗的体能大致相同。

S112、根据骑行路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对每一个骑行路段赋予难度系数;

由于每个骑行线段的坡度为固定值,故可将每个骑行线段设置难度系数,平路难度系数设为1,上坡难度系数大于1,下坡难度系数小于1,其具体可通过A=(1+a)2计算,其中,A为难度系数,a为坡度,且上坡a为正数、下坡a为负值,例如上坡坡度为0.5,难度系数为2.25,而下坡坡度为-0.5,则难度系数为0.25。

S113、根据每个骑行路段的距离、难度系数、骑行时间计算该次骑行线路的骑行能力。

每次的骑行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Li=(l1*K1+l2*K2+l3*K3+…+ln*Kn)/Ti (1)

其中,L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1为第i次骑行中第1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1为第i次骑行中第1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2为第i次骑行中第2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2为第i次骑行中第2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3为第i次骑行中第3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3为第i次骑行中第3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n为第i次骑行中第n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n为第i次骑行中第n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T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时间。

S12、获取历史数据中多次骑行的骑行能力均值。

为了增加判断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对历史数据中的多次骑行的骑行能力进行运算,以获取骑行能力的平均值,所述骑行能力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L=(L1+L2+L3+…+Li)/i (2)

其中,L为骑行能力均值,L1为第1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2为第2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3为第3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能力,i为历史数据中记录的骑行次数。

S2、确定待骑行线路,采集待骑行线路的线路数据,根据骑行能力规划骑行者能够在待骑行线路上的骑行距离。

待骑行线路可根据训练需要设定,其一固定线路,可通过电子地图采集其线路数据,例如其长度、各阶段的坡度等,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待骑行线路分隔为多个待骑行路段,每个待骑行路段为上坡、平路或下坡;

待骑行线路的分隔与上述历史数据中骑行线路的分隔方式基本相同,故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S22、确定每一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

每一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与步骤S112基本相同。

S23、根据骑行能力均值计算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

要计算骑行者需要在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首先需要知道基准骑行距离,本实施例通过将不同的待骑行线路确定了难度系数,而通过难度系数计算的基准骑行距离可准确判断骑行者的骑行能力,具体的,本实施例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的计算关系式为:

Y=Y1*J1+Y2*J2+Y3*J3+…+Ym*Jm=L*(T1+T2+T3+…+Ti)/i (3)

其中,Y为待骑行线路的基准骑行距离,Y1为第1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1为第1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2为第2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2为第2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3为第3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3为第3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m为第m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m为第m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T1为第1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2为第2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3为第3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时间,i为历史数据中记录的骑行次数。

通过上述关系式可递推出m数据,即获知最后一个待骑行路段,进而可知:

所述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计算公式为:

D=Y1+Y2+Y3+…+Ym (4)

其中,D为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其中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根据需要设置,其一般大于等于D的实际计算值。

本实施例所述骑行训练规划方法还包括:

S3、根据最大心率法计算骑行者的最大心率,并根据最大心率获取最佳踏频范围。

当获知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后,可通过最大心率法计算骑行者的最大心率,具体为:最大心率=220-骑行者的年龄,而为了保证身体的有效运动,心率一般取值为最大心率的70~85%。通过心率和速度可获取最佳踏频,一般可设置踏频范围以便于骑行者实时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骑行者的历史骑行数据获知其骑行能力,并根据骑行能力确定骑行者在待骑行线路上的骑行距离,保证该骑行距离与骑行者的骑行能力相契合,避免训练强度过大或过小,提高了训练的合理化。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