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54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骑行者骑行的历史数据判断其骑行能力;

S2、确定待骑行线路,采集待骑行线路的线路数据,根据骑行能力规划骑行者能够在待骑行线路上的骑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骑行训练规划方法还包括:

S3、根据最大心率法计算骑行者的最大心率,并根据最大心率获取最佳踏频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获取骑行者骑行的历史数据中每次骑行的骑行距离和骑行时间,并根据骑行距离和骑行时间计算其每次的骑行能力;

S12、获取历史数据中多次骑行的骑行能力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包括:

S111、获取历史数据中每次骑行的线路数据,并根据线路数据将对应骑行线路分隔为多个骑行路段,每个骑行路段为上坡、平路或下坡;

S112、根据骑行路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对每一个骑行路段赋予难度系数;

S113、根据每个骑行路段的距离、难度系数、骑行时间计算该次骑行线路的骑行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将待骑行线路分隔为多个待骑行路段,每个待骑行路段为上坡、平路或下坡;

S22、确定每一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

S23、根据骑行能力均值计算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的骑行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Li=(l1*K1+l2*K2+l3*K3+…+ln*Kn)/Ti (1)

其中,L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1为第i次骑行中第1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1为第i次骑行中第1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2为第i次骑行中第2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2为第i次骑行中第2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3为第i次骑行中第3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3为第i次骑行中第3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ln为第i次骑行中第n个骑行路段的距离,Kn为第i次骑行中第n个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T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骑行能力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L=(L1+L2+L3+…+Li)/i (2)

其中,L为骑行能力均值,L1为第1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2为第2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3为第3次骑行的骑行能力,L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能力,i为历史数据中记录的骑行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的计算关系式为:

Y=Y1*J1+Y2*J2+Y3*J3+…+Ym*Jm=L*(T1+T2+T3+…+Ti)/i (3)

其中,Y为待骑行线路的基准骑行距离,Y1为第1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1为第1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2为第2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2为第2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3为第3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3为第3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Ym为第m个待骑行路段的距离,Jm为第m个待骑行路段的难度系数,T1为第1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2为第2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3为第3次骑行的骑行时间,Ti为第i次骑行的骑行时间,i为历史数据中记录的骑行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行训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计算公式为:

D=Y1+Y2+Y3+…+Ym (4)

其中,D为待骑行线路的骑行距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