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桩身自由转动式咏春拳木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60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三段桩身自由转动式咏春拳木人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段桩身自由转动式咏春拳木人桩。



背景技术:

木人桩,为咏春拳训练器材,主要以木材制造,由桩手、桩体及桩脚构成,当作对手模拟练习,从而锻炼手部接触部分之刚强性,全身整体之活动性,步法之灵活性。以前的木人桩桩身为一段原木,固定于底部固定装置,桩身里面开凿有方孔,把桩手,桩脚插入即可使用。但是练习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传统木人桩的桩身是固定不动的,桩手及桩脚的位置也是相对不动的,这将导致无法尽可能的模拟对手身形变化及出拳角度变化,习练者的体验感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木人桩桩身固定,灵活性差,训练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三段桩身自由转动式咏春拳木人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段桩身自由转动式咏春拳木人桩,包括上桩身、中桩身、下桩身、底座和连接组件,上桩身上设置有若干桩手,中桩身上设置有桩脚,下桩身固定在底座上;连接组件将上桩身、中桩身和下桩身连接在一起,且上桩身和中桩身绕连接组件的转轴转动。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支撑套筒,转轴的上端插入上桩身下部的转动孔ⅰ内,转轴的下端向下穿过中桩身伸入下桩身上部的转动孔ⅲ内;支撑套筒套设在位于下桩身的上方的转轴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设在支撑套筒上部且位于上桩身的转动孔ⅰ内;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套设在支撑套筒下部且位于中桩身的转动孔ⅱ内。

本发明通过连接组件将上桩身、中桩身和下桩身转动式连接在一起,当击打桩手时,上桩身可绕转轴360度转动;在击打桩脚时,中桩身可绕转轴360度转动;本发明上桩身和中桩身可分别进行360度转动且互不影响,提高实战性,增强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桩身、中桩身和下桩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桩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三段桩身自由转动式咏春拳木人桩,包括上桩身1、中桩身2、下桩身3、底座4和连接组件,上桩身1上设置有若干桩手,中桩身2上设置有桩脚,下桩身3固定在底座4上;连接组件将上桩身1、中桩身2和下桩身3连接在一起,且上桩身1和中桩身2绕连接组件的转轴5转动。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第三轴承8、第四轴承9和支撑套筒10,转轴5的上端插入上桩身1下部的转动孔ⅰ1-1内,转轴5的下端向下穿过中桩身2伸入下桩身3上部的转动孔ⅲ3-1内;支撑套筒10套设在位于下桩身3的上方的转轴5上,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套设在支撑套筒10上部且位于上桩身1的转动孔ⅰ1-1内;第三轴承8和第四轴承9套设在支撑套筒10下部且位于中桩身2的转动孔ⅱ2-1内。

本发明通过连接组件将上桩身、中桩身和下桩身转动式连接在一起,当击打桩手时,上桩身可绕转轴360度转动;在击打桩脚时,中桩身可绕转轴360度转动;本发明上桩身和中桩身可分别进行360度转动且互不影响,提高实战性,增强训练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段桩身自由转动式咏春拳木人桩,包括上桩身、中桩身、下桩身、底座和连接组件,上桩身上设置有若干桩手,中桩身上设置有桩脚,下桩身固定在底座上;连接组件将上桩身、中桩身和下桩身连接在一起,且上桩身和中桩身绕连接组件的转轴转动。本发明通过连接组件将上桩身、中桩身和下桩身转动式连接在一起,当击打桩手时,上桩身可绕转轴360度转动;在击打桩脚时,中桩身可绕转轴360度转动;本发明上桩身和中桩身可分别进行360度转动且互不影响,提高实战性,增强训练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李振杰;刘军;王鑫;刘雪敏;李坤全;毕建平;王玉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