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33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玩具,尤其涉及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



背景技术:

立体的折叠玩具是将各个部件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立体形状,对于儿童具有益智功能,具有广大的市场。

现有的飞船型折叠玩具,折叠过程较复杂,而且折叠成型后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变形,用户体验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方便,且折叠成型后强度高,不会轻易变形的飞船型折叠玩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包括飞船本体部,以及卡接在飞船本体部两侧的机翼部;所述飞船本体部包括船身主体部,卡接在船身主体部后端的船尾部,以及卡接在船身主体部前端的船头部;所述船身主体部包括五块依次连接的船底片状部a、船左侧片状部、船顶片状部、船右侧片状部和船底片状部b;所述船底片状部a、船左侧片状部、船顶片状部、船右侧片状部和船底片状部b相邻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折痕;所述船底片状部a和船底片状部b的外侧各自设有一个第一折边部;所述船底片状部a、船左侧片状部、船顶片状部、船右侧片状部和船底片状部b沿第一折痕卷折后,形成船身主体部。

进一步的,所述船尾部的顶端和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一个第一固定插块,底部设有第一卡接口;所述船左侧片状部、船顶片状部和船右侧片状部的后端各自设有一个第二折边部;每个第二折边部的折叠处均设有一个与第一固定插块相配合的第一插接口;所述两个第一折边部折叠重合后形成与第一卡接口相配合的卡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部包括卡接在船身主体部前端的船头底部,卡接在船身主体部中前端的船头支撑部,以及前后两端分别卡接在船头底部和船头支撑部的船头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底部设有与两个第一折边部折叠重合后形成的卡接块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支撑部的左右两侧的后端各自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插块,左右两侧的前端各自设有一个第三固定插块;所述船底片状部a与船左侧片状部的折叠处、船右侧片状部与船底片状部b的折叠处各自设有一个与第二固定插块相配合的第二插接口;所述船头底部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一个第三折边部;每个第三折边部的折叠处均设有一个与第三固定插块相配合的第三插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顶部的左右两侧的后端设有第四固定插块,左右两侧的前端设有第五固定插块;所述船头支撑部包括三块依次连接的右片状部、顶片状部和左片状部;所述右片状部、顶片状部和左片状部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折痕;第二折痕的折叠处各自设有一个与第四固定插块相配合的第四插接口;所述船头底部的左右两侧还各自设有一个第四折边部;每个第四折边部的折叠处均设有一个与第五固定插块相配合的第五插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结构的飞船型折叠玩具,结构简单,折叠方便,尤其是船身主体部包括五块依次连接的船底片状部a、船左侧片状部、船顶片状部、船右侧片状部和船底片状部b,且船底片状部a、船左侧片状部、船顶片状部、船右侧片状部和船底片状部b相邻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折痕,使得在折叠时非常方便,而且,船身主体部折叠后,与船头部和船尾部卡接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结构非常稳固;还有,上述结构的船头部、船尾部以及船身本体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插块和插接口、卡接口和卡接块,在折叠成型时,操作更加方便,成型后的结构也更加稳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具体实施例中船身本体部的结构示意图(船头顶部与其他部分分离);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具体实施例中船身主体部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具体实施例中船尾部的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具体实施例中船头底部的展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具体实施例中船头支撑部的展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的具体实施例中船头顶部的展开图。

10 船身主体部 11 船底片状部a

12 船左侧片状部 13 船顶片状部

14 船右侧片状部 15 船底片状部b

16 第一折痕 17 第一折边部

18 第二折边部 181 第一插接口

19 第二插接口 20 船尾部

21 第一固定插块 22 第一卡接口

30 船头部 31 船头底部

32 船头支撑部 321 第二固定插块

322 第三固定插块 323 右片状部

324 顶片状部 325 左片状部

326 第二折痕 327 第四插接口

33 船头顶部 34 第二卡接口

35 第三折边部 351 第三插接口

36 第四固定插块 37 第五固定插块

38 第四折边部 39 第五插接口

S1 飞船本体部 S2 机翼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7所示,一种飞船型折叠玩具,包括飞船本体部S1,以及卡接在飞船本体部S1两侧的机翼部S2;飞船本体部S1包括船身主体部10,卡接在船身主体部10后端的船尾部20,以及卡接在船身主体部10前端的船头部30;船身主体部10包括五块依次连接的船底片状部a11、船左侧片状部12、船顶片状部13、船右侧片状部14和船底片状部b15;船底片状部a11、船左侧片状部12、船顶片状部13、船右侧片状部14和船底片状部b15相邻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折痕16;船底片状部a11和船底片状部b15的外侧各自设有一个第一折边部17;船底片状部a11、船左侧片状部12、船顶片状部13、船右侧片状部14和船底片状部b15沿第一折痕16卷折后,形成船身主体部10。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船尾部20的顶端和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一个第一固定插块21,底部设有第一卡接口22;船左侧片状部12、船顶片状部13和船右侧片状部14的后端各自设有一个第二折边部18;每个第二折边部18的折叠处均设有一个与第一固定插块21相配合的第一插接口181;两个第一折边部17折叠重合后形成与第一卡接口22相配合的卡接块。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船头部30包括卡接在船身主体部10前端的船头底部31,卡接在船身主体部10中前端的船头支撑部32,以及前后两端分别卡接在船头底部31和船头支撑部32的船头顶部33;船头底部31设有与两个第一折边部17折叠重合后形成的卡接块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34。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船头支撑部32的左右两侧的后端各自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插块321,左右两侧的前端各自设有一个第三固定插块322;船底片状部a11与船左侧片状部12的折叠处、船右侧片状部14与船底片状部b15的折叠处各自设有一个与第二固定插块321相配合的第二插接口19;船头底部31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一个第三折边部35;每个第三折边部35的折叠处均设有一个与第三固定插块322相配合的第三插接口351。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船头顶部33的左右两侧的后端设有第四固定插块36,左右两侧的前端设有第五固定插块37;船头支撑部32包括三块依次连接的右片状部323、顶片状部324和左片状部325;右片状部323、顶片状部324和左片状部325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折痕326;第二折痕326的折叠处各自设有一个与第四固定插块36相配合的第四插接口327;船头底部31的左右两侧还各自设有一个第四折边部38;每个第四折边部38的折叠处均设有一个与第五固定插块37相配合的第五插接口39。

综上所述:上述结构的飞船型折叠玩具,结构简单,折叠方便,尤其是船身主体部10包括五块依次连接的船底片状部a11、船左侧片状部12、船顶片状部13、船右侧片状部14和船底片状部b15,且船底片状部a11、船左侧片状部12、船顶片状部13、船右侧片状部14和船底片状部b15相邻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折痕16,使得在折叠时非常方便,而且,船身主体部10折叠后,与船头部30和船尾部20卡接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结构非常稳固;还有,上述结构的船头部30、船尾部20以及船身本体部10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插块和插接口、卡接口和卡接块,在折叠成型时,操作更加方便,成型后的结构也更加稳固。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