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夜间使用的体育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大学生而言,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喜欢在夜间做引体向上等体育锻炼以缓解压力。
传统的体育训练装置中,不便于人们在夜间进行体育训练,节能效果差,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夜间使用的体育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人们在夜间进行体育训练,节能效果差,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夜间使用的体育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杆、控制箱、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第一LED照明灯、第一蓄电池组、第一横杆、中间立架、第二横杆、第二支杆、第二蓄电池组、第二LED照明灯、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左立架、荧光条、温度传感器、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一金属加热丝组、第二金属加热丝组、右立架、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光感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的顶部一侧,且第一LED照明灯连接在第一支杆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设在第一支杆的顶部,所述第一蓄电池组设置在第一支杆的底部,且第一蓄电池组与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第一金属加热丝组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在左立架与中间立架的顶部,且第一横杆的内腔镶嵌有第一金属加热丝组,所述第二横杆连接在中间立架与右立架的顶部,且第二横杆的内腔镶嵌有第二金属加热丝组,所述第二支杆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LED照明灯,且第二支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所述第二蓄电池组设在第二支杆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镶嵌在左立架的顶部外侧,且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左立架的外侧中间,所述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在右立架的外侧中间,所述光感传感器安装在控制箱的外侧底部。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与第一LED照明灯、第二LED照明灯、温度传感器、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一金属加热丝组、第二金属加热丝组、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感传感器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立架、中间立架与右立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两组荧光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表面均设有凹凸结构的防滑波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夜间使用的体育训练装置设有金属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当外部温度低于5℃,并且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接受到人体信号时,自动开启金属加热丝对横杆进行加热,防止冬天训练过程中横杆太凉而影响训练,安装有光感传感器,在外部光线不足并且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接受到人体信号时,自动开启LED照明灯进行照明,方便人们在夜间进行训练,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组转换成的电能作为该装置的能源,可有效的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流程框图。
图中:1、第一支杆,2、控制箱,3、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4、第一LED照明灯,5、第一蓄电池组,6、第一横杆,7、中间立架,8、第二横杆,9、第二支杆,10、第二蓄电池组,11、第二LED照明灯,12、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3、左立架,14、荧光条,15、温度传感器,16、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8、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9、右立架,20、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1、光感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夜间使用的体育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杆1、控制箱2、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3、第一LED照明灯4、第一蓄电池组5、第一横杆6、中间立架7、第二横杆8、第二支杆9、第二蓄电池组10、第二LED照明灯11、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2、左立架13、荧光条14、温度传感器15、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8、右立架19、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和光感传感器21,控制箱2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1的顶部一侧,且第一LED照明灯4连接在第一支杆1的顶部另一侧,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3设在第一支杆1的顶部,第一蓄电池组5设置在第一支杆1的底部,且第一蓄电池组5与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3、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均电性连接,第一横杆6固定连接在左立架13与中间立架7的顶部,且第一横杆6的内腔镶嵌有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第二横杆8连接在中间立架7与右立架19的顶部,且第二横杆8的内腔镶嵌有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8,第二支杆9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LED照明灯11,且第二支杆9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2,第二蓄电池组10设在第二支杆9的底部,温度传感器15镶嵌在左立架13的顶部外侧,且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安装在左立架13的外侧中间,温度传感器15型号为PT80,可对外界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中,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反馈到信号并且外界温度低于5℃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对第一横杆6进行加热,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反馈到信号并且外界温度低于5℃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8对第二横杆8进行加热,防止冬天训练过程中横杆太凉而影响训练,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设在右立架19的外侧中间,光感传感器21安装在控制箱2的外侧底部,光感传感器21为DLS305I亮度传感器,可对外界的亮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中,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反馈到信号并且外界亮度不足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一LED照明灯4,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反馈到信号并且外界亮度不足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二LED照明灯11进行照明,方便夜间进行体育训练。
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3与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2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3与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与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进行吸收后转换为电能分别存储到第一蓄电池组5或者第二蓄电池组10内,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逆变器作用将该电能进行输出辅助供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逆变器为DC-AC逆变器,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3与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2在白天时,将太阳光进行吸收进而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分别存储到第一蓄电池组5或者第二蓄电池组10内,进行备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控制箱2的内部设有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与第一LED照明灯4、第二LED照明灯11、温度传感器15、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8、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光感传感器21均电性连接,PLC控制器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可接收温度传感器15、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与光感传感器21反馈的信号,并根据编辑的指令对第一LED照明灯4、第二LED照明灯11、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与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8进行控制。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左立架13、中间立架7与右立架19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两组荧光条14,可吸收光照在夜间发出亮光,方便人们的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横杆6与第二横杆8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横杆6与第二横杆8的表面均设有凹凸结构的防滑波纹,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防止人们在训练过程中脱手。
工作原理: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组3与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2在白天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分别存储在第一蓄电池组5与第二蓄电池组10,从而分别对第一LED照明灯4与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第二LED照明灯11与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8提供电能,当人们利用高杠进行训练时,温度传感器15与光感传感器21分别对外界的温度与光线强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中,同时镶嵌在左立架13上的第一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中,当外界温度低于5℃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一金属加热丝组17对第一横杆6进行加热,当外界亮度不足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一LED照明灯4进行照明,当人们利用低杠进行训练时,镶嵌在右立架19上的第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中,当外界温度低于5℃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二金属加热丝组18对第二横杆8进行加热,当外界亮度不足时,PLC控制器自动开启第二LED照明灯11进行照明。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