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护具用的骨架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078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护具用的骨架内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用品中的护具内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护具用的骨架内胆。



背景技术:

在体育训练中,护具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器材,目前常用的护具主要佩戴于躯干、四肢和头部,其中躯干采用骨架内胆+外套装饰层的方式进行组装,由于训练中躯干并非主要的活动部位,因此躯干护具的主要设计思路是抗击打能力强,活动性不在躯干护具设计时的考虑范围内,而四肢的肢体护具则不同,不仅要具备抗击打能力,还要具有很好的活动性,常见的护具制作方式采用肢体倒模或三维建模后进行适应性修改,其骨架内胆完全与肢体仿形,从而造成在肢体活动时骨架内胆的两端边缘与肢体摩擦,造成穿戴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肢体护具用的骨架内胆,提出了对肢体活动时骨架内胆的边缘与肢体摩擦,造成穿戴者的不适的改进方案,即将骨架内胆的两端分别设置圆弧过度弧面,克服目前的技术偏见,将肢体与骨架内胆的端部分离,从而避免骨架内胆的端部对肢体的摩擦、剐蹭,在击打时,分离间隙的设置还能起到延缓对手击打动作,避免二次伤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肢体护具用的骨架内胆,包括横截面呈拱形筒状的内胆本体,内胆本体包括设置在根端、肢体段、末端,所述的根端向上倾斜,根端所在平面与肢体段所在平面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15°-40°。

所述的末端向上倾斜,末端所在平面与肢体段所在平面夹角为β,β的取值范围为15°-40°。

所述的根端所在平面与肢体段所在平面夹角α=末端所在平面与肢体段所在平面夹角β。

所述的根端所在平面与肢体段所在平面夹角α=30°。

所述的末端所在平面与肢体段所在平面夹角β=30°。

所述的根端长度为A,末端长度为B,A>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根端向上倾斜的设计,将肢体与护具的骨架内胆之间的距离延长,在肢体运动时,避免了边缘位置的剐蹭,减少不适,当击打位置在根端时,由于骨架内胆为柔性材质,在击打时,分离间隙的设置还能起到延缓对手击打动作,避免二次伤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M-M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中,1、根端,2、肢体段,3、末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肢体护具用的骨架内胆,包括横截面呈拱形筒状的内胆本体,内胆本体包括设置在根端1、肢体段2、末端3,所述的根端1向上倾斜,根端1所在平面与肢体段2所在平面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15°-40°。所述的内胆本体套装在护具内作为骨架使用,相比于传统的内胆,其根端1具有翘起结构,翘起结构为倾斜状或圆弧过度状,目的是将内胆边缘部分与肢体远离,在使用时避免了内胆与肢体的摩擦,提高舒适度,进一步的,当击打到远离部位时,起到缓冲力道的作用,减轻击打程度,其中肢体段为平直段,所述的根端平面与肢体段平面为经过同一内胆本体母线的两个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末端3向上倾斜,末端3所在平面与肢体段2所在平面夹角为β,β的取值范围为15°-40°。

进一步的,所述的根端1所在平面与肢体段2所在平面夹角α=末端3所在平面与肢体段2所在平面夹角β。

进一步的,所述的根端1所在平面与肢体段2所在平面夹角α=30°。

进一步的,所述的末端3所在平面与肢体段2所在平面夹角β=30°。

进一步的,所述的根端1长度为A,末端3长度为B,A>B。根端2位于靠近躯干一侧与末端3位于靠近手脚等活动端的一侧,根据肢体粗细程度区别对待,以便于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根端向上倾斜的设计,将肢体与护具的骨架内胆之间的距离延长,在肢体运动时,避免了边缘位置的剐蹭,减少不适,当击打位置在根端时,由于骨架内胆为柔性材质,在击打时,分离间隙的设置还能起到延缓对手击打动作,避免二次伤害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