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9078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简称nb,又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便携带方便。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既是保护机体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响其散热效果、“体重”、美观度的重要因素。笔记本电脑常见的外壳用料有:合金外壳有铝镁合金与钛合金,塑料外壳有碳纤维、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聚碳酸酯,它是笔记本电脑外壳采用的材料的一种,它的原料是石油,经聚碳酸酯工厂加工后就成了聚碳酸酯颗粒物,再经塑料厂加工就成了成品,从实用的角度,其散热性能也比abs塑料较好,热量分散比较均匀,它的最大缺点是比较脆,一跌就破,我们常见的光盘就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运用这种材料比较显著的就是fujitsu了,在很多型号中都是用这种材料,而且是全外壳都采用这种材料。不管从表面还是从触摸的感觉上,这种材料感觉都像是金属。如果笔记本电脑内没有标识的话,单从外表面看不仔细去观察,可能会以为是合金物。笔记本外壳的加工一般都是采用,模具进行加工和制作,因此浇注时使用的材料的品质能够直接决定笔记本电脑外壳的质量,本专利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增强散热性和韧性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用浇注原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韧性、增加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刚性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原料及其制备方法,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增加产品的品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硅酸钠、石英砂、苯甲酸、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甲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纳米碳酸钙、铁粉、陶瓷微粉、钛白粉、增强剂、粘结剂。进一步技术,上述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算各组分的含量为:聚碳酸酯12-15份,硅酸钠2-5份,石英砂3-7份,苯甲酸5-15份,酚醛树脂8-15份,聚苯乙烯树脂1-1.5份,甲基纤维素3-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5-15份,纳米碳酸钙5-12份,铁粉3-5份,陶瓷微粉5-7份,钛白粉2-4份,增强剂3-6份,粘结剂1-3份。其中在上述组分中的增强剂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汽油、聚乙烯醇、聚四氟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铝酸酯。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是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聚天门冬氨酸经酯化反应后再经改性处理制得,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聚天门冬氨酸和二茂铁,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10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处理10min,然后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环氧大豆油,充分混合后微波处理10min,并以5-10℃/min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以下密封静置2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二茂铁、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环氧大豆油的质量比为5-10:0.5-3:0.01-0.05:0.1-1:0.05-0.3。所述粘结剂由为氰基丙烯酸酯多硫化物粘结剂、塑料和橡胶粘合用有机钛偶联剂、氰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技术,按质量份数计增强剂各组分的含量为: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10-25份,汽油5-10份,聚乙烯醇3-5份,聚四氟乙烯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10份,铝酸酯3-8份。上述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釜升温至炉膛温度为35-45℃时,加入聚碳酸酯、硅酸钠、石英砂、苯甲酸、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混合后搅拌;(2)然后将甲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三者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杀菌和离散,离散后将混合物倒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搅拌;(3)继续对反应釜加温至55-60℃,然后将纳米碳酸钙倒入混合,密封后停止加温静置1-2小时;(4)将铁粉、陶瓷微粉、钛白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粘结剂,并均匀混合送入搅拌设备中搅拌,搅拌时搅拌速度设定为500r/min;(5)将步骤4中的原料密封包裹,送入微波设备中中频微波5-10s后取出待用;(6)将步骤3和步骤5制备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到2-5℃的低温环境中进行冷藏处理,在低温环境中放置3-5小时候后取出;(7)待恢复常温后将增强剂混入其中搅拌均匀,再次静置1-2小时;(8)静置后将制备的产品进行密封,并送入到蒸汽锅中进行熏蒸5-10分钟,熏蒸温度设定为55-65℃,熏蒸后取出;(9)将取出的物料恢复常温,至此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原料制备完成。使用上述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进行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浇注和加工,加工完成后对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在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抗冲击强度分别进行检测,检测时采用分组对比的原则进行实验,每组采用十个单品分别对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进行检测并取每组的范围值进行记录,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组别抗拉强度(rm)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j/㎡)一组1600-22003-7%120-140二组1800-22004-7%115-145其中抗拉强度一般是指塑料或金属等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塑料或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抗拉强度、断裂拉伸率和抗冲击强度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铁粉、陶瓷微粉、钛白粉、增强剂和粘结剂等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笔记本电脑外壳用浇注原料进行改良,从而增加原料所制备的笔记本电脑外壳在使用时候的韧性,通过铁粉、陶瓷微粉和钛白粉在粘接剂的作用下还能够起到增加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刚性的作用,并且利用对原料的改进还能提高笔记本电脑外壳整体的耐腐蚀性和对严格恶劣环境的抵御能力,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原料及其制备方法,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增加产品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硅酸钠、石英砂、苯甲酸、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甲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纳米碳酸钙、铁粉、陶瓷微粉、钛白粉、增强剂、粘结剂。其中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算各组分的含量为:聚碳酸酯12份,硅酸钠2份,石英砂3份,苯甲酸5份,酚醛树脂8份,聚苯乙烯树脂1份,甲基纤维素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5份,纳米碳酸钙5份,铁粉3份,陶瓷微粉5份,钛白粉2份,增强剂3份,粘结剂1份。其中在上述组分中的增强剂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汽油、聚乙烯醇、聚四氟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铝酸酯。其中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在碱性缩合剂存在下反应而得:当采用氢氧化钠为缩合剂时,称为钠法,原料的摩尔配比为乙醛:甲醛:碱=1.5:6:1.1-1.3,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37%的甲醛溶液中,在搅拌下加入乙醛,于25℃反应6h。经中和过滤即得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原料消耗定额:甲醛(37%)2880kg/t、乙醛350kg/t。其中粘结剂由为氰基丙烯酸酯多硫化物粘结剂、塑料和橡胶粘合用有机钛偶联剂、氰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质量份数计增强剂各组分的含量为: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10份,汽油5份,聚乙烯醇3份,聚四氟乙烯1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份,铝酸酯3份。上述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釜升温至炉膛温度为35℃时,加入聚碳酸酯、硅酸钠、石英砂、苯甲酸、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混合后搅拌;(2)然后将甲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三者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杀菌和离散,离散后将混合物倒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搅拌;(3)继续对反应釜加温至55℃,然后将纳米碳酸钙倒入混合,密封后停止加温静置1小时;(4)将铁粉、陶瓷微粉、钛白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粘结剂,并均匀混合送入搅拌设备中搅拌,搅拌时搅拌速度设定为500r/min;(5)将步骤4中的原料密封包裹,送入微波设备中中频微波5s后取出待用;(6)将步骤3和步骤5制备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到2℃的低温环境中进行冷藏处理,在低温环境中放置3小时候后取出;(7)待恢复常温后将增强剂混入其中搅拌均匀,再次静置1小时;(8)静置后将制备的产品进行密封,并送入到蒸汽锅中进行熏蒸5分钟,熏蒸温度设定为65℃,熏蒸后取出;(9)将取出的物料恢复常温,至此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原料制备完成。实施例2: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硅酸钠、石英砂、苯甲酸、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甲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纳米碳酸钙、铁粉、陶瓷微粉、钛白粉、增强剂、粘结剂。其中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算各组分的含量为:聚碳酸酯15份,硅酸钠5份,石英砂7份,苯甲酸15份,酚醛树脂15份,聚苯乙烯树脂1.5份,甲基纤维素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15份,纳米碳酸钙12份,铁粉5份,陶瓷微粉7份,钛白粉4份,增强剂6份,粘结剂3份。其中增强剂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汽油、聚乙烯醇、聚四氟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铝酸酯。其中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在碱性缩合剂存在下反应而得:当采用氢氧化钠为缩合剂时,称为钠法,原料的摩尔配比为乙醛:甲醛:碱=1.5:6:1.1,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37%的甲醛溶液中,在搅拌下加入乙醛,于32℃反应6h。经中和过滤即得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原料消耗定额:甲醛(37%)2880kg/t、乙醛350kg/t。粘结剂由为氰基丙烯酸酯多硫化物粘结剂、塑料和橡胶粘合用有机钛偶联剂、氰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质量份数计增强剂各组分的含量为: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25份,汽油10份,聚乙烯醇5份,聚四氟乙烯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铝酸酯5份。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釜升温至炉膛温度为45℃时,加入聚碳酸酯、硅酸钠、石英砂、苯甲酸、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混合后搅拌;(2)然后将甲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天门冬氨酸三者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杀菌和离散,离散后将混合物倒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搅拌;(3)继续对反应釜加温至60℃,然后将纳米碳酸钙倒入混合,密封后停止加温静置1小时;(4)将铁粉、陶瓷微粉、钛白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粘结剂,并均匀混合送入搅拌设备中搅拌,搅拌时搅拌速度设定为500r/min;(5)将步骤4中的原料密封包裹,送入微波设备中中频微波10s后取出待用;(6)将步骤3和步骤5制备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到5℃的低温环境中进行冷藏处理,在低温环境中放置3小时候后取出;(7)待恢复常温后将增强剂混入其中搅拌均匀,再次静置2小时;(8)静置后将制备的产品进行密封,并送入到蒸汽锅中进行熏蒸10分钟,熏蒸温度设定为55℃,熏蒸后取出;(9)将取出的物料恢复常温,至此笔记本电脑外壳浇注用原料原料制备完成。将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制备,并加工成笔记本电脑外壳,然后对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抗冲击强度分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表2然后再对市面上正常采购的普通原料和普通常规方法浇注而成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见表3通过对表1、表2和表3的对比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注原料的配方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浇注原料在生产出产品后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抗冲击强度,因此对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韧性以及对产品的抗恶劣环境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对笔记本电脑外壳品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