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笔记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逐步向中高端发展,其外壳追求更轻、更薄、更高强度和特殊外观效果。目前,常用碳纤维笔记本电脑外壳主要由短碳纤维壳体和塑料件组成形成,成型后的短碳纤维外壳由长度为2mm左右的短碳纤维构成,其缺陷是厚度较大、重量偏重、强度偏差。由于短碳纤维的存在,外壳表面比较粗糙,从而导致外壳必须采用喷漆、哑光等后处理,存在成型工艺复杂、外观性能差的缺点。而且,由于塑料件材料本身强度不高导致成型后的外壳强度不高、易变形、散热性能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表面均匀光滑、立体外观效果良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散热性,质量轻。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10~30份、聚酰亚胺17~28份、聚苯乙烯15~35份、pc树脂15~25份、聚碳酸酯12~23份、三氧化二锑2~4份、玻璃纤维7~14份、白炭黑1~3份、脱模剂2~3份、磷酸三苯酯3~7份、硬脂酸钙2~6份、硬度改性剂3~5份、无机抗菌剂2~3份、阻燃剂3~7份。
优选的,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15~25份、聚酰亚胺22~26份、聚苯乙烯18~27份、pc树脂19~23份、聚碳酸酯17~21份、三氧化二锑2.7~3.6份、玻璃纤维9~13份、白炭黑1.4~2.8份、脱模剂2.2~2.7份、磷酸三苯酯4~6份、硬脂酸钙3~5份、硬度改性剂3.3~4.2份、无机抗菌剂2.1~2.7份、阻燃剂4~6份。
优选的,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20份、聚酰亚胺24份、聚苯乙烯23份、pc树脂21份、聚碳酸酯18份、三氧化二锑3.2份、玻璃纤维12份、白炭黑1.8份、脱模剂2.4份、磷酸三苯酯5份、硬脂酸钙4份、硬度改性剂3.9份、无机抗菌剂2.6份、阻燃剂5份。
优选的,所述硬度改性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硅氧烷或二者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磷酸酯类化合物、膦酸酯类化合物、硅化合物、含氟化合物、磺酸盐和硼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或高碱玻璃纤维。
优选的,所述无机抗菌剂由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混合而成,所述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的质量比为1:1:1。
一种制备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abs树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pc树脂、聚碳酸酯、三氧化二锑、玻璃纤维、白炭黑、脱模剂、磷酸三苯酯、硬脂酸钙、硬度改性剂、无机抗菌剂、阻燃剂,备用;
(2)将abs树脂、聚酰亚胺及pc树脂混合放入混炼中以90~110℃的温度混炼30~60分钟,再投入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炼10~30分钟,然后进行滤胶,得混炼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炼胶置于反应釜中,加入除脱模剂以外的其他剩余原料,真空搅拌20~30分钟,得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
(4)将脱模剂涂于模具内表面,将步骤(3)得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热压成型,脱膜,即得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热压条件为:100~200℃下保持20~25min,之后升温至300~500℃保持1~1.5h,降温至150~200℃保持15~20min,冷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采用abs树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pc树脂、聚碳酸酯、三氧化二锑、玻璃纤维、白炭黑、脱模剂、磷酸三苯酯、硬脂酸钙、硬度改性剂、无机抗菌剂、阻燃剂作为原料,原料之间相互协同作用,制备出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性能稳定,散热性好,质量轻,外表均匀光滑,适合多种场合;脱模剂的加入,有利于笔记本外壳脱膜,提高了表面光滑度;阻燃剂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阻燃性;无机抗菌剂的加入,改善了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抗菌能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10份、聚酰亚胺17份、聚苯乙烯15份、pc树脂15份、聚碳酸酯12份、三氧化二锑2份、玻璃纤维7份、白炭黑1份、脱模剂2份、磷酸三苯酯3份、硬脂酸钙2份、硬度改性剂3份、无机抗菌剂2份、阻燃剂3份。
其中,所述硬度改性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磷酸酯类化合物。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
其中,所述无机抗菌剂由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混合而成,所述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的质量比为1:1:1。
一种制备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abs树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pc树脂、聚碳酸酯、三氧化二锑、玻璃纤维、白炭黑、脱模剂、磷酸三苯酯、硬脂酸钙、硬度改性剂、无机抗菌剂、阻燃剂,备用;
(2)将abs树脂、聚酰亚胺及pc树脂混合放入混炼中以90℃的温度混炼30分钟,再投入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炼10分钟,然后进行滤胶,得混炼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炼胶置于反应釜中,加入除脱模剂以外的其他剩余原料,真空搅拌20分钟,得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
(4)将脱模剂涂于模具内表面,将步骤(3)得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热压成型,脱膜,即得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
其中,所述步骤(4)中热压条件为:100℃下保持20min,之后升温至300℃保持1h,降温至150℃保持15min,冷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30份、聚酰亚胺28份、聚苯乙烯35份、pc树脂25份、聚碳酸酯23份、三氧化二锑4份、玻璃纤维14份、白炭黑3份、脱模剂3份、磷酸三苯酯7份、硬脂酸钙6份、硬度改性剂5份、无机抗菌剂3份、阻燃剂7份。
其中,所述硬度改性剂为聚硅氧烷。
其中,所述阻燃剂为膦酸酯类化合物。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为中碱玻璃纤维。
其中,所述无机抗菌剂由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混合而成,所述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的质量比为1:1:1。
一种制备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abs树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pc树脂、聚碳酸酯、三氧化二锑、玻璃纤维、白炭黑、脱模剂、磷酸三苯酯、硬脂酸钙、硬度改性剂、无机抗菌剂、阻燃剂,备用;
(2)将abs树脂、聚酰亚胺及pc树脂混合放入混炼中以110℃的温度混炼60分钟,再投入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炼30分钟,然后进行滤胶,得混炼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炼胶置于反应釜中,加入除脱模剂以外的其他剩余原料,真空搅拌30分钟,得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
(4)将脱模剂涂于模具内表面,将步骤(3)得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热压成型,脱膜,即得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
其中,所述步骤(4)中热压条件为:200℃下保持25min,之后升温至500℃保持1.5h,降温至200℃保持20min,冷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15份、聚酰亚胺22份、聚苯乙烯18份、pc树脂19份、聚碳酸酯17份、三氧化二锑2.7份、玻璃纤维9份、白炭黑1.4份、脱模剂2.2份、磷酸三苯酯4份、硬脂酸钙3份、硬度改性剂3.3份、无机抗菌剂2.1份、阻燃剂4份。
其中,所述硬度改性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硅氧烷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硅化合物、含氟化合物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
其中,所述无机抗菌剂由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混合而成,所述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的质量比为1:1:1。
一种制备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abs树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pc树脂、聚碳酸酯、三氧化二锑、玻璃纤维、白炭黑、脱模剂、磷酸三苯酯、硬脂酸钙、硬度改性剂、无机抗菌剂、阻燃剂,备用;
(2)将abs树脂、聚酰亚胺及pc树脂混合放入混炼中以95℃的温度混炼40分钟,再投入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炼15分钟,然后进行滤胶,得混炼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炼胶置于反应釜中,加入除脱模剂以外的其他剩余原料,真空搅拌22分钟,得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
(4)将脱模剂涂于模具内表面,将步骤(3)得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热压成型,脱膜,即得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
其中,所述步骤(4)中热压条件为:120℃下保持22min,之后升温至350℃保持1.2h,降温至160℃保持16min,冷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25份、聚酰亚胺26份、聚苯乙烯27份、pc树脂23份、聚碳酸酯21份、三氧化二锑3.6份、玻璃纤维13份、白炭黑2.8份、脱模剂2.7份、磷酸三苯酯6份、硬脂酸钙5份、硬度改性剂4.2份、无机抗菌剂2.7份、阻燃剂6份。
其中,所述硬度改性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硅氧烷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磺酸盐和硼酸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为高碱玻璃纤维。
其中,所述无机抗菌剂由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混合而成,所述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的质量比为1:1:1。
一种制备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abs树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pc树脂、聚碳酸酯、三氧化二锑、玻璃纤维、白炭黑、脱模剂、磷酸三苯酯、硬脂酸钙、硬度改性剂、无机抗菌剂、阻燃剂,备用;
(2)将abs树脂、聚酰亚胺及pc树脂混合放入混炼中以100℃的温度混炼45分钟,再投入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炼分钟,然后进行滤胶,得混炼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炼胶置于反应釜中,加入除脱模剂以外的其他剩余原料,真空搅拌25分钟,得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
(4)将脱模剂涂于模具内表面,将步骤(3)得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热压成型,脱膜,即得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
其中,所述步骤(4)中热压条件为:150℃下保持23min,之后升温至400℃保持1.3h,降温至175℃保持17min,冷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bs树脂20份、聚酰亚胺24份、聚苯乙烯23份、pc树脂21份、聚碳酸酯18份、三氧化二锑3.2份、玻璃纤维12份、白炭黑1.8份、脱模剂2.4份、磷酸三苯酯5份、硬脂酸钙4份、硬度改性剂3.9份、无机抗菌剂2.6份、阻燃剂5份。
其中,所述硬度改性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硼酸盐。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为中碱玻璃纤维。
其中,所述无机抗菌剂由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混合而成,所述草酸锌、钨酸锌、磷酸二氢锌的质量比为1:1:1。
一种制备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abs树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pc树脂、聚碳酸酯、三氧化二锑、玻璃纤维、白炭黑、脱模剂、磷酸三苯酯、硬脂酸钙、硬度改性剂、无机抗菌剂、阻燃剂,备用;
(2)将abs树脂、聚酰亚胺及pc树脂混合放入混炼中以105℃的温度混炼55分钟,再投入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炼25分钟,然后进行滤胶,得混炼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炼胶置于反应釜中,加入除脱模剂以外的其他剩余原料,真空搅拌28分钟,得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
(4)将脱模剂涂于模具内表面,将步骤(3)得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母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热压成型,脱膜,即得所述笔记本电脑外壳。
其中,所述步骤(4)中热压条件为:180℃下保持24min,之后升温至450℃保持1.4h,降温至190℃保持18min,冷却。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