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轨迹椭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959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轨迹椭圆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轨迹椭圆机。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运动健身,而运动健身的项目可分为室内型或室外型,常见室内运动健身器材的种类极为繁多,如椭圆机、跑步机、脚踏车等,其中椭圆机可导引使用者的双脚在一近似椭圆形的封闭轨迹上作循环运动,如此运动方式较为接近走路或跑步时的脚步动作,因此消费者对椭圆机反应极佳,近年来于市场上也有持续上长的趋势。

然而,现有椭圆机的摆臂扶手与摆臂杆之间的角度以及摆臂杆与踏杆之间的角度设计不完善,使用者在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仰倾角度,因此,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脚步不能全程与脚踏板贴合,当踏杆的前端行进至上、下极点时,会使脚跟提起产生凌空的情况,长时间运动会使使用者双脚感到疲乏且容易拉扯脚筋,不利于实现健康健身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轨迹椭圆机,运动过程中脚踏板始终贴合脚掌,不会产生运动冲击,减少对人体关节的损伤;而且该设计适合大步运动,提高运动幅度,更利于达到健身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轨迹椭圆机,包括机座、底座、一对脚踏驱动组、一对摆臂组和电子表组件,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机座的前部,一对所述脚踏驱动组分别位于所述机座的左、右两侧,一对所述摆臂组分别位于所述机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摆臂组与所述脚踏驱动组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子表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前部上方;

所述摆臂组包括摆臂扶手、摆臂杆、踏杆和脚踏板,所述摆臂杆的上端与所述摆臂扶手的下端连接,所述摆臂杆的下端与所述踏杆的前端连接,所述踏杆的后端与所述脚踏板固定连接;

所述脚踏驱动组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前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并且能够沿底座的圆盘的外圆周向轨道移动,所述驱动杆的中部与所述脚踏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圆盘的直径为550-555mm;

所述摆臂扶手的下端与所述摆臂杆的上端之间的第一夹角为110-120°,所述摆臂杆的下端与所述踏杆的前端之间的第二夹角为60-70°,所述摆臂杆为弧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椭圆机还包括一对手扶装置,所述手扶装置的前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电子表组件连接的立柱上,所述手扶装置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手握把。

进一步地说,所述手握把上设有心率传感器,所述心率传感器与所述电子表组件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心率传感器为红外脉搏传感器。

进一步地说,所述底座内设有双向自发电磁控轮。

进一步地说,所述机座的后端连接一后踏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机座的前端底部和所述后踏板的底部皆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实用新型摆臂组包括摆臂扶手、摆臂杆、踏杆和脚踏板,所述摆臂扶手的下端与所述摆臂杆的上端之间的第一夹角为110-120°,所述摆臂杆的下端与所述踏杆的前端之间的第二夹角为60-70°,所述摆臂杆为弧形,该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运动过程中脚踏板始终贴合脚掌,不会产生运动冲击,减少对人体关节的损伤;另外,底座上圆盘的直径为550-555mm,驱动杆的前端在底座上的圆盘转动时,上、下极点的距离大,该设计可使使用者大步幅运动,提高运动幅度,更利于达到健身的目的;

二、本实用新型的手握把上设有心率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运动过程中的生理指标的变化,并于电子表组件的显示屏中显示,使使用者掌控自己的生理数据变化,从而合理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摆臂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机座1、底座2、摆臂扶手3、摆臂杆4、踏杆5、脚踏板6、驱动杆7、手扶装置8、手握把9、后踏板10、防滑垫11、圆盘12、外圆周向轨道13、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大轨迹椭圆机,如图1-2所示,包括机座1、底座2、一对脚踏驱动组、一对摆臂组和电子表组件,所述底座2固定于所述机座1的前部,一对所述脚踏驱动组分别位于所述机座1的左、右两侧,一对所述摆臂组分别位于所述机座1的左、右两侧,所述摆臂组与所述脚踏驱动组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子表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2的前部上方;

所述摆臂组包括摆臂扶手3、摆臂杆4、踏杆5和脚踏板6,所述摆臂杆4的上方与所述摆臂扶手3的下端连接,所述摆臂杆4的下端与所述踏杆5的前端连接,所述踏杆5的后端与所述脚踏板6固定连接;

所述脚踏驱动组包括驱动杆7,所述驱动杆7的前端与所述底座2可转动连接并且能够沿底座的圆盘12的外圆周向轨道13移动,所述驱动杆7的中部与所述脚踏板6可转动连接,所述圆盘12的直径为550-555mm;

所述摆臂扶手3的下端与所述摆臂杆4的上方之间的第一夹角α为110-120°,所述摆臂杆4的下端与所述踏杆5的前端之间的第二夹角β为60-70°,所述摆臂杆4为弧形。

所述椭圆机还包括一对手扶装置8,所述手扶装置8的前端固定于所述底座2与所述电子表组件连接的立柱上,所述手扶装置8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手握把9。

所述手握把9上设有心率传感器,所述心率传感器与所述电子表组件信号连接。

所述心率传感器为红外脉搏传感器。

所述底座2内设有双向自发电磁控轮。

所述机座1的后端连接一后踏板10。

所述机座1的前端底部和所述后踏板10的底部皆设有防滑垫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摆臂组包括摆臂扶手、摆臂杆、踏杆和脚踏板,所述摆臂扶手的下端与所述摆臂杆的上方之间的第一夹角为110-120°,所述摆臂杆的下端与所述踏杆的前端之间的第二夹角为60-70°,所述摆臂杆为弧形,该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运动过程中脚踏板始终贴合脚掌,不会产生运动冲击,减少对人体关节的损伤;另外,底座上圆盘的直径为550-555mm,驱动杆的前端在底座上的圆盘转动时,上、下极点的距离大,该设计可使使用者大步幅运动,提高运动幅度,更利于达到健身的目的;

另外,手握把上设有心率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运动过程中的生理指标的变化,并于电子表组件的显示屏中显示,使使用者掌控自己的生理数据变化,从而合理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