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和上肢拉伸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3220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躯干和上肢拉伸架。



背景技术:

良好的灵活性能降低受伤风险,拉伸练习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很多的慢性疼痛可以通过拉伸得到改善甚至治愈。全民健身路径中用于拉伸的设备很少,用于躯干和上肢的拉伸和放松的设备则更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躯干和上肢拉伸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躯干和上肢拉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由两根立柱与固定于两者顶部的顶板组成,支撑架两边的立柱上均设有刻度,两边的立柱均设有一排等距离分布的圆柱形握手,握手下方设有长方形状的胸大肌拉伸板;支撑架的顶板前端等距离平行排列有若干个旋转板,旋转板通过位于其中部的转轴铰接在支撑架上,旋转板的两端各挂有一条悬挂链,悬挂链下方设有把手,把手下方设有拉环;胸大肌拉伸板之间设有弧形靠背;弧形靠背上方设有宣传栏,用于展示灵活性练习的使用图解;弧形靠背下方设有若干个拉伸椅,每张拉伸椅的椅腿之间设有横杆,横杆前部设有弧形转动板,弧形转动板可绕着横杆旋转,弧形转动板上、下部各设有一个横向通孔;左右两端的两张拉伸椅的椅背两侧设有安全扶手,其余的拉伸椅的背面设有滚动轴,滚动轴前部设有转动板,转动板可绕着滚动轴旋转,转动板两侧各设有一个纵向通孔,拉伸椅的椅面设有一个空心管,空心管内部设有一个伸缩挡腿,伸缩挡腿可沿着空心管轴向移动。

所述的支撑架的高度为2.5m至3m,宽度为3m至10m。

所述的旋转板宽度为50cm至60cm。

所述的握手直径为2cm至3cm,握手的间距为8cm至10cm;所述的胸大肌拉伸板的高度为80cm至100cm,长度为70cm至80cm,宽度为10cm至15cm。

所述的所述的拉伸椅的椅面高度为50cm至60cm,拉伸椅的椅背高度为35cm至40cm。。

所述的弧形转动板长度为35cm至40cm,宽度为18cm至22cm,厚度为2.5cm至3cm,直径为12cm至18cm。

所述的横向通孔长度为10cm至15cm,宽度为5.5cm至6.2cm。

所述的弧形靠背的直径为25cm至35cm。

所述的转动板长度为45cm至55cm,宽度为20cm至25cm,厚度为2.5cm至3cm,直径为45cm至55cm;所述的纵向通孔长度为10cm至12cm,宽度为5.5cm至6.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锻炼者使用该设备可实现脊柱屈伸、旋转方向的拉伸,肩胸背部等的拉伸,并配有使用方法图解。适用于家庭、工作娱乐和专业体育运动员使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可以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刻度2,握手3,胸大肌拉伸板4,旋转板5,转轴6,悬挂链7,把手8,拉环9,弧形靠背10,宣传栏11,拉伸椅12,横杆13,弧形转动板14,横向通孔15,安全扶手16,滚动轴17,转动板18,纵向通孔19,空心管20,伸缩挡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由两根立柱与固定于两者顶部的顶板组成,支撑架1两边的立柱上均设有刻度2,两边的立柱均设有一排等距离分布的圆柱形握手3,握手3下方设有长方形状的胸大肌拉伸板4;支撑架1的顶板前端等距离平行排列有若干个旋转板5,旋转板5通过位于其中部的转轴6铰接在支撑架1上,旋转板5的两端各挂有一条悬挂链7,悬挂链7下方设有把手8,把手8下方设有拉环9;胸大肌拉伸板4之间设有弧形靠背10;弧形靠背10上方设有宣传栏11,用于展示灵活性练习的使用图解;弧形靠背10下方设有若干个拉伸椅12,每张拉伸椅12的椅腿之间设有横杆13,横杆13前部设有弧形转动板14,弧形转动板14可绕着横杆13旋转,弧形转动板14上、下部各设有一个横向通孔15;左右两端的两张拉伸椅12的椅背两侧设有安全扶手16,其余的拉伸椅12的背面设有滚动轴17,滚动轴17前部设有转动板18,转动板18可绕着滚动轴17旋转,转动板18两侧各设有一个纵向通孔19,拉伸椅12的椅面设有一个空心管20,空心管20内部设有一个伸缩挡腿21,伸缩挡腿21可沿着空心管20轴向移动。

所述的支撑架1的高度为2.5m至3m,宽度为3m至10m。

所述的旋转板5宽度为50cm至60cm。

所述的握手3直径为2cm至3cm,握手3的间距为8cm至10cm;所述的胸大肌拉伸板4的高度为80cm至100cm,长度为70cm至80cm,宽度为10cm至15cm。

所述的所述的拉伸椅12的椅面高度为50cm至60cm,拉伸椅12的椅背高度为35cm至40cm。

所述的弧形转动板14长度为35cm至40cm,宽度为18cm至22cm,厚度为2.5cm至3cm,直径为12cm至18cm。

所述的横向通孔15长度为10cm至15cm,宽度为5.5cm至6.2cm。

所述的弧形靠背10的直径为25cm至35cm。

所述的转动板18长度为45cm至55cm,宽度为20cm至25cm,厚度为2.5cm至3cm,直径为45cm至55cm;所述的纵向通孔19长度为10cm至12cm,宽度为5.5cm至6.2cm。

使用方法:

(1)躯干后部肌群的拉伸:坐在拉伸椅12上,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弯腰,用手拉住弧形转动板14的握手处,然后一只手用力,慢慢带动弧形转动板14在矢状面上转动,力通过另一只的手臂使躯干的屈曲加大,以达到拉伸躯干后群肌肉的目的。

(2)躯干旋转肌群的拉伸:坐在拉伸椅12上,拉出伸缩挡腿21置于两腿之间。两手在胸前转身,用手拉住转动板18的握手处,然后一只手用力,慢慢带动转动板18在矢状面上转动,力通过另一只的手臂使躯干的屈曲加大,以达到拉伸躯干后群肌肉的目的。

(3)躯干前部肌群的拉伸:坐在左端或右端的拉伸椅12上,背靠在弧形靠背10上,手扶安全扶手16,慢慢地将身体尽量向后仰,到最大位并靠稳后,再将双手高举过头,也随身体向尽量伸展。可感觉到躯干前面有明显拉伸感。对于柔韧性好的人来说,可以挺起腹部,臀部抬离拉伸椅12。

(4)肩背部的拉伸:站在支撑架1下面,身高的人双手分别握在两个把手8上,个矮的人可拉住下面的拉环9。一只手慢慢地向下拉,则可使另一只手的肩背部被拉到。可选择三种体位:一是直立位,即站立时要站在拉环9的正下方,拉伸的过程中,被拉伸的手臂始终与地面垂直。二是身体前倾位,握住拉环9后,向后退几步,再使身体向前倾。拉伸过程中,双上肢在头的后方,慢慢拉伸,会感觉到肩胸部(前面)被拉伸。三是身体后倾位,握住拉环9后,向前走几步,使身体向后倾。拉伸过程中,双上肢在脸的前方,慢慢拉伸,会感觉到肩背部(后面)被拉伸。

(5)肩胸部的拉伸:使用支撑架1时,可选择面向支撑架1,或身体侧方对着拉伸,伸出要拉伸的那一侧上肢,用手向上爬,至出现疼痛的位置就停下来,记住刻度2的读数,并抓住相应高度上的握手3,慢慢地下蹲,使手臂在只有轻微疼痛的范围内进一步拉长,并保持30秒左右,反复3~4次,松开手,可以继续向上爬,再抓住下一个握手3,重复上述动作。每次锻炼不超过10分钟。

使用胸大肌拉伸板4时,面向胸大肌拉伸板4,双腿并拢站在支撑架1的正侧方,屈肘后将前臂紧贴在胸大肌拉伸板4上,然后将靠近支撑架1的那只腿向前迈出一大步,可以感到胸大肌被拉伸。上臂可有三种高度:一是上臂与躯干夹角等于90度,上臂与肩同高,拉伸的是中部的胸大肌;二是上臂与躯干夹角大于90度,上臂高于肩头,拉伸的是下部的胸大肌;三是上臂与躯干夹角小于90度,上臂低于肩,拉伸的是上部的胸大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