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速滑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4630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速滑冰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速滑冰刀。



背景技术:

速滑冰刀由鞋托、立柱和冰刀主体构成,现有的速滑冰刀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往往比较沉重,并且速滑冰刀各部件通过焊接,焊缝显露在外部也大大影响冰刀的美观,同时目前市面上速滑冰刀的立柱均为圆柱形,与冰刀主体的接触不够,承载能力低,在急速运动中,存在着立柱与冰刀主体脱离的危险。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使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速滑冰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新型速滑冰刀,包括冰刀主体和鞋托,所述鞋托包括鞋掌托和鞋跟托,所述鞋掌托中部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鞋掌托上第一减重孔两侧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焊接槽,所述鞋跟托中部设有第二减重孔,所述鞋跟托第二减重孔两侧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焊接槽,所述冰刀主体两侧分别为刀管和刀体,所述刀管远离刀体一侧设有截面为M型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下部两支脚端与鞋掌托第一焊接槽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下部两支脚端与鞋跟托第二焊接槽通过电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部两凹槽端内均设有与刀管外侧弧面相配合的凹槽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上部凹槽面与刀管通过电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上部凹槽面与刀管通过电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鞋掌托边缘设有若干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鞋跟托边缘设有若干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速滑冰刀通过力学分析,最优化在鞋托上冲有不规则减重孔,在满足冰刀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减少了鞋托重量,同时采用M型立柱,使得立柱与冰刀主体刀管完全贴合,增大受力面积,使得承载能力更强,降低了立柱与冰刀主体脱离的风险,各部件采用隐藏式焊接,焊缝不外露,更保证了产品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速滑冰刀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跟托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鞋掌托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速滑冰刀,包括冰刀主体1和鞋托2,所述鞋托2包括鞋掌托3和鞋跟托4,所述鞋掌托3中部设有第一减重孔31,所述鞋掌托3上第一减重孔31两侧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焊接槽32,所述鞋跟托4中部设有第二减重孔41,所述鞋跟托4第二减重孔41两侧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焊接槽42,所述冰刀主体1两侧分别为刀管11和刀体12,所述刀管11远离刀体12一侧设有截面为M型的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所述第一立柱5下部两支脚端与鞋掌托3第一焊接槽32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6下部两支脚端与鞋跟托4第二焊接槽42通过电焊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上部两凹槽端内均设有与刀管11外侧弧面相配合的凹槽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5上部凹槽面与刀管11通过电焊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柱6上部凹槽面与刀管11通过电焊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鞋掌托3边缘设有若干连接孔33。

本实施例中,所述鞋跟托4边缘设有若干连接孔4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重孔31和第二减重孔41均通过冲压成型。

在产品各部件焊接过程中,均采用隐藏式焊接,在各焊接处均通过将焊接点设在单独的凹槽内如:第一焊接槽32、第二焊接槽42以及截面为M型的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两凹槽端,使得冰刀外部没有焊接痕迹,保证了冰刀整体的美观。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速滑冰刀通过力学分析,最优化在鞋托上冲有不规则减重孔,在满足冰刀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减少了鞋托重量,同时采用M型立柱,使得立柱与冰刀主体刀管完全贴合,增大受力面积,使得承载能力更强,降低了立柱与冰刀主体脱离的风险,各部件采用隐藏式焊接,焊缝不外露,更保证了产品的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