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865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



背景技术:

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杂乱无序的羽毛球进行整理,进而供球给发球装置的机器。专利号为20131069223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羽毛球回收理球机,相当于理球供球装置。该羽毛球回收理球机包括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上端开口的直径大于羽毛球的高度,筒体的下端开口的直径大于羽毛球上端面直径,筒体靠近下端开口的一侧倾斜设有进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与筒体连通的进风道。进风道与筒体之间设有通风口,进风道的另一端设有进风口。通风口高于进风口。进风道内设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可在风的作用下,把不定向进入筒体的羽毛球转为定向,即大头向上,可依次顺序排放,进而将球供给发球装置中。上述羽毛球回收理球机虽然能够实现理球供球的目的,但是其存在以下三个缺点:

一、该机器只能逐个球整理,不能大量同时整理,理球效率低下;

二、该机器运行时,如果有一个羽毛球卡住,就会堵塞通道,其它羽毛球也无法正常通过,出现卡死的现象,整机运行稳定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理球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的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包括接球斗、支架、两块竖向导板、两块挡板、挑球机构、两根旋向相反的挤压辊、输送带;所述接球斗安装于支架的顶部;两块竖向导板相对安装于接球斗的下方,且两块竖向导板之间形成上端入口与接球斗的下端出口对接的落球通道;所述落球通道的宽度介于羽毛球的尾部直径与羽毛球的高度之间;两块挡板挡于落球通道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根挤压辊安装于落球通道的下端出口处,且沿着落球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输送带安装于两根挤压辊的下方;所述挑球机构安装于挡板的外侧,其包括挑球电机、挑球杆;所述挑球电机固定于挡板的外侧,挑球杆安装于挑球电机上;所述挡板上对应于挑球杆的位置开设有竖孔;所述挑球杆可在挑球电机的驱动下向上摆动、复位,且向上摆动时可从竖孔伸入至落球通道内挑动卡在落球通道上端入口处的羽毛球。

进一步地,所述挑球机构有两组,两组挑球机构分别对应安装于两块挡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挑球机构还包括旋转座、滑块、伸缩驱动构件;所述旋转座安装于挑球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块固定于旋转座上;所述挑球杆滑动配合在滑块上,且可在伸缩驱动构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滑块作轴向伸缩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驱动构件包括伸缩电机、齿轮;所述伸缩电机固定于旋转座上;所述挑球杆由位于一侧的齿条和位于另一侧的滑轨背靠背相连而成;所述滑轨滑动配合在滑块上;所述齿轮安装于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齿条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通过两块竖向导板配合以挑球机构,能够将批量杂乱无序的羽毛球一个一个有序地整理出来,并以头部朝下的状态供给发球装置,理球效率高,且不会卡住,整机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挑球杆处于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挑球杆向上摆动挑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挑球杆轴向缩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挑球杆旋转至常态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羽毛球处于横向状态和竖向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羽毛球处于纵向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挑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羽毛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支架 2、接球斗 3、竖向导板 4、挡板 5、挑球机构 51、挑球电机 52、挑球杆 521、齿条 522、滑轨 53、竖孔 54、旋转座 55、滑块 56、伸缩电机 57、齿轮 6、挤压辊 7、皮带 8、落球通道 9、输送通道 10、传感器11、横向状态的羽毛球 12、纵向状态的羽毛球 13、竖向状态的羽毛球W、落球通道的宽度 D1、羽毛球的尾部直径 D2、羽毛球的头部直径 H、羽毛球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羽毛球理球供球装置,包括接球斗2、支架1、两块竖向导板3、两块挡板4、挑球机构5、两根旋向相反的挤压辊6、输送带。支架1固定于移动平台4上,接球斗2安装于支架1的顶部,用于接球。两块竖向导板3相对安装于接球斗2的下方,且两块竖向导板3之间形成落球通道8。落球通道8的上端入口与接球斗2的下端出口对接,接球斗2内的羽毛球可落入落球通道8内。两块挡板4挡于落球通道8长度方向的两端。具体实施时,挡板4向上延伸,同时挡于接球斗2的两端。两根挤压辊6安装于落球通道8的下端出口处,且沿着落球通道8的长度方向延伸。两根挤压辊6之间的距离介于羽毛球的头部直径D2与羽毛球的尾部直径D1之间。当羽毛球落入两根挤压辊6中间时,随着挤压辊6的旋转,羽毛球会被向下挤压出落球通道8。

输送带安装于两根挤压辊6的下方。输送带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呈封闭式传动的皮带7,两条皮带7之间形成一可夹持着羽毛球前进的输送通道9。输送通道9沿着挤压辊6的长度方向延伸。输送通道9的前端具有落球口(图中未示出,但实际存在)。从落球通道8下落的羽毛球可落到输送通道9上,进而通过输送通道9向前输送,最终从落球口下落至发球装置中。

如图7和图10所示:落球通道的宽度W,也就是两块竖向导板3之间的间距介于羽毛球的尾部直径D1与羽毛球的高度H之间。作为优选,落球通道的宽度W略大于羽毛球的尾部直径D1,具体可为羽毛球的尾部直径D1的1.1~1.3倍。通过对落球通道宽度W的限定,横向状态的羽毛球11(这种状态为非正常状态,其轴线与竖向导板3的板面垂直,具体请参见图7)会卡在落球通道8的上端入口处,无法进入落球通道8内,只有纵向状态状态的羽毛球12和竖向状态的羽毛球13(这两种状态为正常状态,其轴线与竖向导板3的板面平行,具体请参见图8)能够顺利进入落球通道8,同时限定落球通道8宽度方向每次只能通过一个,如此可确保羽毛球一个一个以正常状态有序地落到两根挤压辊6中间,进而顺利地被挤压辊6从落球通道8的下方一个一个有序地挤出,彻底避免挤压辊6处,也就是落球通道8的下端出口处发生堵塞,影响供球的正常进行。

如图9所示:挑球机构5安装于挡板4的外侧,其包括挑球电机51、挑球杆52。挑球电机51固定于挡板4的外侧,挑球杆52安装于挑球电机51上。挡板4上对应于挑球杆52的位置开设有竖孔53。挑球杆52可在挑球电机51的驱动下向上摆动、复位,其摆动时所留下的轨迹与竖向导板3的板面平行。挑球杆52向上摆动时可从竖孔53伸入至落球通道8内向上挑动卡在落球通道8上端入口处的羽毛球,以此调整羽毛球的状态,使其从横向调整至纵向或者竖向的正常状态而能顺利进入落球通道8。

挑球机构5有两组,两组挑球机构5分别对应安装于两块挡板4的外侧。且为了提高挑球范围,具体实施时,挑球杆52伸入至落球通道8内的最远端接近落球通道8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此外,挑球机构5还包括旋转座54、滑块55、伸缩驱动构件。旋转座54安装于挑球电机51的输出轴上,可随着输出轴同步旋转。滑块55固定于旋转座54上。挑球杆52滑动配合在滑块55上,且可在伸缩驱动构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滑块55作轴向伸缩活动。本实施例中,伸缩驱动构件包括伸缩电机56、齿轮57。伸缩电机56固定于旋转座54上。具体实施时,为了节省空间,同时也为了保护伸缩电机56,可将伸缩电机56直接嵌入至旋转座54内。挑球杆52由位于一侧的齿条521和位于另一侧的滑轨522背靠背相连而成。滑轨522滑动配合在滑块55上。齿轮57安装于伸缩电机56的输出轴上,且与齿条521啮合。齿轮57可在伸缩电机56的带动下正反转,齿轮57正反转可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521轴向伸缩,进而使整条挑球杆52作轴向伸缩活动。常态下,挑球杆52处于竖直向下状态,且上端配合于滑块55上。

挑球杆52的挑球动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挑球杆52在挑球电机51的作用下向上摆动挑球(具体请参见图4);

步骤二:挑球杆52在伸缩电机56的作用下轴向缩回(具体请参见图5);

步骤三:挑球杆52在挑球电机51的作用下旋转至常态下的角度(竖直向下,具体请参见图6);

步骤四:挑球杆52在伸缩电机56的作用下轴向伸出复位(具体请参见图3)。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挑球杆52在挑球完成后并非向下摆动原路复位,而是经过轴向缩回、角度复位、轴向伸出三个动作曲线复位,如此可彻底克服挑球杆52直接向下摆动复位容易卡在羽毛球堆上的弊端,确保装置稳定可靠的运行。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若干传感器10和控制器,传感器10安装于支架1上或向下延伸的挡板4内侧,对应于落球通道8与输送带之间的区域,用于检测是否有羽毛球下落。传感器10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挑球电机51、伸缩电机56相连,用于控制这些电机的启停。当传感器10在一定时间内(例如设定3秒)没有检查到羽毛球下落,说明落球通道8的上端入口处有可能卡住了。此时由控制器控制挑球电机51和伸缩电机56启动,控制挑球杆52挑球若干次,以解除羽毛球堵塞问题。

以上结构设计的理球供球装置1,通过两块竖向导板3再配合以挑球机构5,能够将批量杂乱无序的羽毛球一个一个有序地整理出来,并以头部朝下的状态供给发球装置2,理球效率高,且不会卡住,整机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