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7142发布日期:2018-07-27 18:1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游戏机送球装置结构复杂,输送不方便,不能将球快速的输送到游戏机中,使客人使用极其不方便。

故此,现有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有输送管,在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上设有进球孔,在输送管一侧的底座上设有支撑座,在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集球箱,所述集球箱内设有能将球拨出去的搅拌装置,在所述集球箱上设有能将球送入进球孔内的输球管,在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有能将球送走的吹风机构,在所述输球管出球端设有电子阀门,在所述进球孔的一侧设有能感应出球数量的感应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管一端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铰接耳座固定在底座上,在所述风机上方的输送管上设有能防止灰尘吸进风机的隔尘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集球箱上的电机,在所述电机上连接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上均匀设有搅拌叶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球孔周围设有防止球弹出的保护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球孔一侧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安装座,所述感应器通过安装座安装在输送管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球管出球端的输送管上设有缺口,在所述缺口的一侧上设有沿吹风方向往下倾斜的导风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上设有能观察球是否卡在输送管的透明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子阀门打开,使得球通过输球管落入输送管内,然后再通过感应器来控制出球的数量,然后通过吹风机将球送走,这样结构复简单,输送方便,能快速的将球输送到游艺机中,使客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游艺机送球装置,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输送管2,在所述输送管2的一端上设有进球孔3,在输送管2一侧的底座1上设有支撑座4,在所述支撑座4上设有集球箱5,所述集球箱5内设有能将球拨出去的搅拌装置6,在所述集球箱5上设有能将球送入进球孔3内的输球管7,在所述输送管2一端连接有能将球送走的吹风机构8,在所述输球管7出球端设有电子阀门9,在所述进球孔4的一侧设有能感应出球数量的感应器10,通过电子阀门9打开,使得球通过输球管7落入输送管2内,然后再通过感应器10来控制出球的数量,然后通过吹风机构8将球送走,这样结构复简单,输送方便,能快速的将球输送到游戏机中,使客人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吹风机构8包括设置在输送管2一端的风机81,所述风机81通过铰接耳座82固定在底座1上,在所述风机81上方的输送管2上设有能防止灰尘吸进风机81的隔尘板83,通过安装在底座1的风机81将球送走,然而通过隔尘板83,可以增加风机81的使用寿命,使得吹风机构8使用方便,大大增加了人们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搅拌装置6包括设置在集球箱5上的电机61,在所述电机61上连接有连接杆62,在所述连接杆62上设有连接块63,在所述连接块63的外壁上均匀设有搅拌叶片64,通过集球箱5上的电机61,带动连接在连接杆62上的搅拌叶片64转动,从而将球通过搅拌叶片64送出去,使得送球装置简单实用,可以大大增加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球孔3周围设有防止球弹出的保护板1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球孔3一侧设有凹槽12,在所述凹槽12内设有安装座13,所述感应器10通过安装座13安装在输送管2上,通过安装座13将感应器10安装在输送管2上,可以控制球的出入数量,使得送球装置输送方便,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输球管7出球端的输送管2上设有缺口,在所述缺口的一侧上设有沿吹风方向往下倾斜的导风板14,通过导风板14可以使得风机81吹出来的风可以将球顺着输送管2送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输送管2的另一端上设有能观察球是否卡在输送管2的透明槽15,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