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5357发布日期:2018-08-04 11:32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



背景技术: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式。乳腺癌患者由于手术切除了胸部肌肉、筋膜和皮肤,使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制。随着时间的退役,肩关节挛缩会导致冰冻肩。因此,术后加强肩关节活动可增强肌肉力量,松解和预防粘连,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临床常用的康复方式为通过手指爬墙运动锻炼患者上臂活动度,预防肩关节功能障碍。而手指爬墙运动主要依靠护士健康宣教功能锻炼要点,患者无规律可循,存在依从性低,同时缺乏衡量功能锻炼的指标。

此外,患者在进行手指爬墙运动时,由于手指借力点平面向下倾斜或者表面光滑,易导致患者手指从借力点滑落,影响患者情绪,从而延误康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0094254.X,公开日为2014.08.20,公开了一种立体手指爬墙尺,并具体公开了:所述的立体手指爬墙尺设有主板,所述的主板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呈120度-150度,所述的第一侧板上设有手指可爬木条,手指可爬木条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手指可爬木条之间间隔4-6cm,所述的第二侧板上设有手指可爬木条,手指可爬木条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手指可爬木条之间间隔4-6cm,第一侧板上设有手指可爬木条为14-20根,第二侧板上设有手指可爬木条为14-20根,每个手指可爬木条设有阿拉伯数字编码。该爬墙尺使评价标准直观化,具体化。但是这种爬墙尺没有解决患者锻炼时手指放在可爬木条上容易滑落的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588430.X,公开日为2015.12.09,公开了一种手指爬墙肩梯,并具体公开了:包括竖向固定在墙壁上的硬质主板,在硬质主板的表面粘贴覆膜,在硬质主板和覆膜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多个凹槽,在覆膜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刻度,刻度设置在多个凹槽的一侧。该肩梯解决了手指容易下滑的缺点。但是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指关节舒适度低,运动不稳定,患者肩部外展运动锻炼比较低效,肌力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20115449.1,公开日为2017.08.22,公开了一种攀岩式乳腺癌术后患肢上抬功能恢复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包括面板、支点A、支点B、凹点、挂环,所述面板上设有两组以上由支点A和支点B构成的支点组;所述的支点A和支点B之间横向间隔距离为3-4cm,支点A上平面和支点B上平面之间垂直高差距离为3-4cm;所述支点组与支点组之间高差距离为6-8cm;所述支点A和支点B上均设有凹点;所述面板顶部设有挂环。解决了患者手臂不张开的问题。但是该装置没有将评价标准量化,且患者患肢正面抬肩运动没有得到有效锻炼。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将评价标准量化,有效防止患者锻炼时手指下滑,同时进行左右手锻炼的手指爬墙装置,而目前关于这种装置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锻炼区、第二锻炼区、刻度标记区;所述第一锻炼区和所述第二锻炼区对称竖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所述刻度标记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锻炼区与所述第二锻炼区之间;所述第一锻炼区设置有手指爬墙柱,所述手指爬墙柱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锻炼区设置由手指爬墙柱,所述手指爬墙柱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锻炼区和所述第二锻炼区均为梯形;所述第一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和所述第二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设置由恒温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还包括信息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锻炼区的高度为50~110cm;所述第二锻炼区的高度为50~110cm。

优选的,所述第一锻炼区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第二锻炼区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锻炼区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为2~4cm;所述第二锻炼区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为2~4cm。

优选的,所述第一锻炼区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从下至上逐渐增加;所述第二锻炼区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从下至上逐渐增加。

优选的,所述第一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所述第二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

优选的,所述第一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锻炼区;所述第二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锻炼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锻炼区;所述第二锻炼区的所述手指爬墙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锻炼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乳腺癌术后患肢肩关节功能得到锻炼,患肢上举、肩外展、后伸等功能逐步恢复,促进淋巴和血液回流;有利于静脉回流及引流液的排出,利于术后上肢水肿的消退;降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减少瘢痕挛缩的发生,提高了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及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增强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数字化功能锻炼,更具体的量化指标,客观的评价患者锻炼效果,真正做到循序渐进;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心;科学的根据患者锻炼效果,为患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技术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固定板1;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刻度标记区4;信息区5;计数装置6;手指爬墙柱21;凹槽22;手指爬墙柱31;凹槽32;显示装置61;按键装置62;卡块211;卡块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包括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刻度标记区4、信息区5、计数装置6;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对称竖向设置在固定板1;刻度标记区4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与第二锻炼区3之间;第一锻炼区2设置有手指爬墙柱21,手指爬墙柱21相互平行;第二锻炼区3设置有手指爬墙柱31,手指爬墙柱31相互平行;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均为梯形;计数装置6分别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的上方,并固定在固定板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和第二锻炼区3(图中未示出)的手指爬墙柱31(图中未示出)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指爬墙柱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可使患者手指搭上手指爬墙柱时不易滑落。

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的高度为80cm,误差为±30cm;刻度标记区5刻度范围120~200cm。

根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半臂长,设置手臂运动最大高度,即锻炼区的高度。中国男性18-60岁,平均身高167.8cm,平均半臂长23.7cm,同龄女性平均身高157.0cm,平均半臂长21.3cm。由此项数据,即可设置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和刻度标记区5的相关数值,从而复合人体工程学。

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固定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的手指爬墙柱21固定设置在第二锻炼区3。

第一锻炼区2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21之间的间隔相等;第二锻炼区3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31之间的间隔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锻炼区2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21之间的间隔为2~4cm;第二锻炼区3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31之间的间隔为2~4cm。

再进一步地,第一锻炼区2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21之间的间隔为3cm;第二锻炼区3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31之间的间隔为3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两手指爬墙柱之间间距为3cm,使患者手指比较容易实现锻炼运动,建立恢复信心。

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第二锻炼区3的手指爬墙柱31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指爬墙柱的表面粗糙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可在患者锻炼时,当手指搭上手指爬墙柱,增加手指与手指爬墙柱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手指滑落阻力。

信息区5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用于放入患者锻炼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情况,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康复方案及康复情况。

如图4所示,计数装置6包括显示装置61和按键装置62,按键装置62设置在计数装置6表面一侧,显示装置61设置在计数装置61表面另一侧。当患者手指从第一锻炼区2或第二锻炼区3底部爬升至顶部后,患者利用手指按下或触摸按键装置62,计数装置6计数一次,并在显示装置61显示当前计数次,患者多次锻炼后,可通过计数装置6得知自己当前锻炼完成次数,并在使用完毕后,由医务人员或患者长按按键装置62,计数装置6清零计数次数,以便下次使用。

采用上述计数方案,便于患者了解自身锻炼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锻炼效率和锻炼信心。

固定板1内还设置由恒温加热装置,连接电源后,开启恒温加热装置,能够使第一锻炼区和第二锻炼区的温度维持在某一数值,防止天气过冷导致手指爬墙柱温度较低,影响患者锻炼。

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均等分为4~8个区域,优选的是6个区域;每个区域颜色不同,区域的颜色从下至上为渐变色,由冷色系逐渐变成暖色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颜色调节患者心情,具有心理暗示作用。暖色系有兴奋感,增强人的潜意识,提高积极性。

在固定板1的空白区域,设置有激励语。利用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动力。

实施例2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包括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刻度标记区4、信息区5;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对称竖向设置在固定板1;刻度标记区4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与第二锻炼区3之间;第一锻炼区2设置有手指爬墙柱21,手指爬墙柱21相互平行;第二锻炼区3设置有手指爬墙柱31,手指爬墙柱31相互平行;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均为梯形;计数装置6分别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的上方,并固定在固定板1上。

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和第二锻炼区3的手指爬墙柱31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指爬墙柱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可使患者手指搭上手指爬墙柱时不易滑落。

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的高度为80cm,误差为±30cm;刻度标记区5刻度范围120~200cm。

根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半臂长,设置手臂运动最大高度,即锻炼区的高度。中国男性18-60岁,平均身高167.8cm,平均半臂长23.7cm,同龄女性平均身高157.0cm,平均半臂长21.3cm。由此项数据,即可设置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和刻度标记区5的相关数值,从而复合人体工程学。

第一锻炼区2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21之间的间隔相等;第二锻炼区3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31之间的间隔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锻炼区2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21之间的间隔为2~4cm;第二锻炼区3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31之间的间隔为2~4cm。

再进一步地,第一锻炼区2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21之间的间隔为3cm;第二锻炼区3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31之间的间隔为3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两手指爬墙柱之间间距为3cm,使患者手指比较容易实现锻炼运动,建立恢复信心。

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的手指爬墙柱3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锻炼区3。

如图5所示,手指爬墙柱21设置有突出的卡块211,第一锻炼区2设置有凹槽22,手指爬墙柱21通过卡块211嵌套入凹槽22。

手指爬墙柱31设置有突出的卡块311,第二锻炼区3设置有凹槽32,手指爬墙柱31通过卡块311嵌套入凹槽3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康复后期,通过可拆卸地手指爬墙柱,可以调节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从而调节患者锻炼方式,使患者的手指可以一次性跨越较大距离。

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第二锻炼区3的手指爬墙柱31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指爬墙柱的表面粗糙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可在患者锻炼时,当手指搭上手指爬墙柱,增加手指与手指爬墙柱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手指滑落阻力。

信息区5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用于放入患者锻炼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情况,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康复方案及康复情况。

计数装置6包括显示装置61和按键装置62,按键装置62设置在计数装置6表面一侧,显示装置61设置在计数装置61表面另一侧。当患者手指从第一锻炼区2或第二锻炼区3底部爬升至顶部后,患者利用手指按下或触摸按键装置62,计数装置6计数一次,并在显示装置61显示当前计数次,患者多次锻炼后,可通过计数装置6得知自己当前锻炼完成次数,并在使用完毕后,由医务人员或患者长按按键装置62,计数装置6清零计数次数,以便下次使用。

固定板1内还设置由恒温加热装置,连接电源后,开启恒温加热装置,能够使第一锻炼区和第二锻炼区的温度维持在某一数值,防止天气过冷导致手指爬墙柱温度较低,影响患者锻炼。

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均等分为4~8个区域,优选的是6个区域;每个区域颜色不同,区域的颜色从下至上为渐变色,由冷色系逐渐变成暖色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颜色调节患者心情,具有心理暗示作用。暖色系有兴奋感,增强人的潜意识,提高积极性。

在固定板1的空白区域,设置有激励语。利用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动力。

实施例3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乳腺癌术后梯形手指爬墙功能锻炼器械,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包括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刻度标记区4、信息区5;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对称竖向设置在固定板1;刻度标记区4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与第二锻炼区3之间;第一锻炼区2设置有手指爬墙柱21,手指爬墙柱21相互平行;第二锻炼区3设置有手指爬墙柱31,手指爬墙柱31相互平行;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均为梯形;计数装置6分别设置在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的上方,并固定在固定板1上。

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和第二锻炼区3的手指爬墙柱31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指爬墙柱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可使患者手指搭上手指爬墙柱时不易滑落。

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的高度为80cm,误差为±30cm;刻度标记区5刻度范围120~200cm。

根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半臂长,设置手臂运动最大高度,即锻炼区的高度。中国男性18-60岁,平均身高167.8cm,平均半臂长23.7cm,同龄女性平均身高157.0cm,平均半臂长21.3cm。由此项数据,即可设置第一锻炼区2、第二锻炼区3和刻度标记区5的相关数值,从而复合人体工程学。

第一锻炼区2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21之间的间隔从下至上逐渐增加;第二锻炼区3的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31之间的间隔从下至上逐渐增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康复前期,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较小,患者容易进行手指爬墙锻炼;在康复后期,由于患者已恢复一定的肌力,故相邻两个手指爬墙柱之间的间隔较大,使患者的手指可以一次性跨越较大距离。

第一锻炼区2的手指爬墙柱21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第二锻炼区3的手指爬墙柱31的表面粗糙程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指爬墙柱的表面粗糙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加,可在患者锻炼时,当手指搭上手指爬墙柱,增加手指与手指爬墙柱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手指滑落阻力。

信息区5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用于放入患者锻炼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情况,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康复方案及康复情况。

计数装置6包括显示装置61和按键装置62,按键装置62设置在计数装置6表面一侧,显示装置61设置在计数装置61表面另一侧。当患者手指从第一锻炼区2或第二锻炼区3底部爬升至顶部后,患者利用手指按下或触摸按键装置62,计数装置6计数一次,并在显示装置61显示当前计数次,患者多次锻炼后,可通过计数装置6得知自己当前锻炼完成次数,并在使用完毕后,由医务人员或患者长按按键装置62,计数装置6清零计数次数,以便下次使用。

固定板1内还设置由恒温加热装置,连接电源后,开启恒温加热装置,能够使第一锻炼区和第二锻炼区的温度维持在某一数值,防止天气过冷导致手指爬墙柱温度较低,影响患者锻炼。

第一锻炼区2和第二锻炼区3均等分为4~8个区域,优选的是6个区域;每个区域颜色不同,区域的颜色从下至上为渐变色,由冷色系逐渐变成暖色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颜色调节患者心情,具有心理暗示作用。暖色系有兴奋感,增强人的潜意识,提高积极性。

在固定板1的空白区域,设置有激励语。利用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