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跷式登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0964发布日期:2018-09-21 20:3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登高机械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跷式登高器。



背景技术:

生活和生产中常常需要高处取物,如采摘水电安装、房屋装饰、与墙体门窗清扫,采摘水果、及在货架上摆取商品等登高作业,通常我们采用梯子、升降台作为工具帮助人们达到高处。

传统梯子在使用时往往要根据作业点的高度选用长梯还是短梯,在无条件挑选的情况下,常出现在矮处工作得用长梯,长梯不但笨重,过长的梯杆妨碍使用人作业及安全。梯子太短,到达不了工作面,无法完成作业的窘境。作业的过程中要求时高时低改变高度,人得爬上爬下。如果要前后左右改变工作位置,就得从梯子上爬下来,肩扛手提挪动梯子后再又爬上去才能继续工作。造成使用人体力的不必消耗,耽误工作时间,降低作业效率。梯子、升降台的移动困难,具有移动功能的梯子或升降台需要借助其他人员或驱动机构的外力才能完成移动。

高跷是专业人员的两腿分别固定一根长杆,作为腿部延伸,专业人员利用高跷可以行走,我们发现高跷是一种可以移动的不需要借助外力工具,相较于梯子高跷对环境要求低,但是高跷需要经过长期培训才可以使用,高度较高的上高跷和下高跷可借助其他人员辅助或者站在高处上、下高跷。

请参见图1,公告号CN2019819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跷式可调升降步移梯,由两根互不相连的梯杆构成。支撑体的支撑杆套装在升降体的升降管内径中组成梯杆。支撑体包括支撑杆和稳定器,稳定器由稳定板和稳定脚组成。升降管与由操作手柄、连杆、弹簧、控制盒、滚轮、弹片、活动销合成的升降控制系统和踏脚板及扣带构成升降体。

请参见图2,公布号为CN104627899Z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剪式升降台,包括基座100、升降机构200、升降驱动机构300、承载机构400和压力传感器500。基座100位于所述剪式升降台最底层,其上有4个安装孔101便于与底面或其他设备连接。升降机构200是由两套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对应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两侧的多层呈X形的升降机构件组成,同一层的升降机构件由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使其具有转动副的连杆201组成,相邻两层升降机构件通过设置在连杆201两端的铰接机构铰接在一起,最底层升降机构件中的一个连杆201的一端与基座100铰接。升降驱动机构300设置于所述基座之上,两套多层升降机构件中间。

需要技术中,高跷式可调升降步移梯使用者需要经过长期培训才能掌握平衡完成升降,同时占用空间大。

剪式升降台的缺点是:重量大、价格高、需要用电、移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跷式登高器,可独立完成操作、容易掌握平衡、无需外部动力,占用空间相对小的高跷式登高器。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跷式登高器,包括:一对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平台、单向上升机构和下降离合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是由两套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对应设置在所述平台两侧的多层呈X形的剪叉组件组成,同一层的剪叉组件由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使其具有转动副的连杆组成,相邻两层剪叉组件相互铰接,最上层剪叉组件中的一个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平台铰接,另一个连杆端部固定有滑动杆;所述平台设有和所述滑动杆对应的滑槽,所述滑动杆和该滑槽配合可使该最上层剪叉组件中的连杆上端靠近或远离该最上层剪叉组件中的该另一个连杆上端,使所述平台上升或下降;所述单向上升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杆铰接的齿条、与所述平台下表面的转动连接的转轴、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单向齿轮,所述单向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该单向齿轮用于在所述转轴被限制旋转时防止所述平台下降,所述单向齿轮仅在所述平台上升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旋转;所述下降离合机构用于切换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平台限制旋转的状态和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平台的允许旋转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下降离合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转盘、用于和所述转盘配合的第一离合片、第一弹性保持部、手闸、第一刹车线,所述第一弹性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第一离合片与所述转盘间的压力以限制所述转轴旋转,该手闸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刹车线拉动所述第一离合片以改变所述第一离合片与所述转盘间的压力调整所述第一离合片与所述转盘间的摩擦力以控制所述平台下降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降速限制机构,所述降速限制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转盘上的环形槽、与所述平台铰接的摆臂;所述环形槽的内侧侧壁具有背向所述转轴的延伸的凸起,该环形槽的外侧侧壁具有锁止缺口;所述摆臂具有容纳在该环形槽内的端柱,所述端柱与所述环形槽的内侧侧壁贴合;所述凸起用于当所述平台下降速度过快时将所述端柱挤入所述锁止缺口内,以限制该转盘旋转。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高度保持手刹机构,该高度保持手刹机构包括第二离合片、第二刹车线、手刹,该手刹用于通过拉动所述第二离合片使所述第二离合片挤压所述齿条,限制所述齿条移动。

优选的,所述降速限制机构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端柱与所述环形槽的内侧侧壁接触的第二弹性保持部。

优选的,所述平台固定有用于固定脚的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平台设有滑动导向部,所述齿条具有与所述滑动导向部对应的导向配合部。

优选的,所述锁止缺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转盘在所述平台下降中转动的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单向上升机构和所述下降离合机构位于平行的两套剪叉组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的剪叉组件、所述平台由铝合金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的高跷式登高器中,使用者的左脚、右脚可以交替逐渐提升升降装置Z、Y完成登高作业,不需要专业技能,使用安全可靠,升降装置Z,Y采用X形剪叉组件作为升降机构,在折叠状态升降装置占用空间小,升降装置利用人力作为提升的动力,结构巧妙,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登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跷式登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高跷式登高器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的升降装置的爆炸图。

图5所示为图2的A处的放大图。

图6所示为图3的B处的放大图。

图7所示为图4的C处的放大图。

图8所示为图4的D处的放大图。

图9所示为图6的升降装置的第一离合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6的升降装置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图6升降装置的降速限制机构的原理图。

图12所示为图6升降装置的第二离合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图12升降装置的第二离合片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跷式登高器,包括:一对与使用者左脚、右脚对应的升降装置Z,Y。

请参见图2-13,升降装置Z,Y,分别包括升降机构1、平台2、单向上升机构3、下降离合机构4、降速限制机构5、高度保持手刹机构6,手柄7。升降机构1的剪叉组件10、平台2由铝合金或碳纤维材料制成。单向上升机构3和下降离合机构4位于平行的两套剪叉组件10之间。

请参见图4,升降机构1是由两套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对应设置在平台2两侧的多层呈X形的剪叉组件10组成,同一层的剪叉组件10由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使其具有转动副的连杆101,102组成,相邻两层剪叉组件10相互铰接,最上层剪叉组件10中的一个连杆101的一端与平台2铰接,另一个连杆102端部固定有滑动杆103。

请参见图4、8,平台2设有和滑动杆103对应的滑槽20,滑动杆103和滑槽20配合可使连杆101的上端靠近或远离另一连杆102的上端,使平台2上升或下降。平台2固定有用于固定脚的固定带21。平台2设有滑动导向部22,齿条31具有与滑动导向部22对应的导向配合部311。

平台2具有与转轴31对应的转轴座23、与第一导向杆420对应的第一导向杆安装板24、与摆臂对应的摆臂安装座25、导向部22开设有与第二导向杆610对应的第二导向杆安装孔26。第二导向杆安装孔26连接有第二导向杆610。第二导向杆610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可以调整第三弹性保持部的被压缩量。

请参见图6、7,单向上升机构3包括:与滑动杆103铰接的齿条31、与平台2下表面的转动连接的转轴32、套设在转轴32外的单向齿轮33,单向齿轮33与齿条31啮合,单向齿轮33用于在转轴32被限制旋转时防止平台2下降,单向齿轮33仅在平台2上升时可相对于转轴32旋转。

请参见图2、5-7、9,下降离合机构用于切换转轴32相对于平台2限制旋转的状态和转轴32相对于平台2的允许旋转的状态。下降离合机构包括:与转轴32固定连接的转盘41、用于和转盘41配合的第一离合片42、第一弹性保持部43、手闸44、第一刹车线45、套在第一刹车线45外的第一刹车线套管46。第一离合片42固定有第一导向杆420,第一导向杆420的端部固定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可以调整第一弹性保持部的被压缩量。第一弹性保持部43为套设在导向杆420的弹簧。第一弹性保持部43用于保持第一离合片42与转盘41间的压力以限制转轴32旋转,手闸44用于通过第一刹车线45拉动第一离合片42以改变第一离合片42与转盘41间的压力调整第一离合片42与转盘41间的摩擦力以控制平台2下降的速度。

手闸44和自行车的手闸结构和原理相同。手闸44包括固定在手柄7上的手闸座441和手闸柄442,第一刹车线套管46位于手闸座441和平台2之间,手闸柄442中部与手闸座441铰接,手闸柄442的端部与第一刹车线45连接。

请参见图6、10、11降速限制机构包括开设在转盘41上的环形槽51、与平台2铰接的摆臂52、第二弹性保持部53。环形槽51的内侧侧壁511具有背向转轴32的延伸的凸起511a,环形槽51的外侧侧壁512具有锁止缺口512b;摆臂52具有容纳在环形槽51内的端柱521,端柱521与环形槽51的内侧侧壁511贴合;凸起511a用于当平台2下降速度过快时将端柱521挤入锁止缺口512b内,以限制转盘41旋转。第二弹性保持部53为扭簧,第二弹性保持部53用于保持端柱521与环形槽51的内侧侧壁511接触。锁止缺口512b的开口方向与转盘41在平台2下降中转动的方向相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弹性保持部,摆臂可以在合适的位置与平台铰接,摆臂利用重力使端柱与内侧侧壁511贴合。

请参见图5、6、12、13高度保持手刹机构包括第二离合片61、第二刹车线62、手刹63、套设在第二刹车线62外的第二刹车线套管64、第三弹性部65。手刹63用于通过拉动第二离合片61使第二离合片61挤压齿条31,限制齿条31移动,优选的第二离合片61朝向齿条31的表面具有与齿条31啮合的齿牙。第三弹性部65位于平台2和第二离合片61之间,第二离合片65用于保持第二离合片61与齿条31分离,具有与第二导向杆610对应的通孔。

手刹63包括固定在手柄7上的手刹座631、手刹柄632、与手柄7铰接的保持扣633。手刹柄632具有可以与保持扣633配合的钩形端部,第二刹车线套管64位于手刹座631和平台2之间,手刹柄632中部与手刹座631铰接,手刹柄632的端部与第二刹车线62连接,保持扣633用于通过保持手刹柄632的位置保持第二离合片61挤压齿条31。

本实施例的高跷式登高器,使用方法如下,但不以此为限:

使用者的左脚、右脚分别通过固定带21与升降装置Z、Y连接。

解除升降装置Z、Y的保持扣633与手刹柄632的连接,在第三弹性部的作用下第二离合片61与齿条31分离;

使用者以右脚支撑先抬起左脚,在单向上升机构3的作用下,使升降装置Z升高;

使用者调整重心,以左脚支撑抬起右脚,使升降装置Y升高;

交替抬起左脚、右脚使升降装置Z、Y升至合适的高度,操作升降装置Z、Y的手刹柄632并使用保持扣633保持手刹柄632的位置,锁定升降装置Z、Y的高度;这时使用者的两腿分别站在升降装置Z、Y上可以像“踩高跷”一样行走。

下降时,使用者先解除升降装置Z、Y的保持扣633与手刹柄632的连接,在第三弹性部的作用下第二离合片61与齿条31分离;使用者操作手闸柄,使第一离合片42与转盘41间的压力减小控制转轴32旋转速度,缓慢下降;当下降速度过快时,凸起511a将端柱521挤入锁止缺口512b内,限制转盘41旋转,这时如果需要解除锁止缺口512b对端柱521的相互限制,需要抬起平台使端柱521与锁止缺口512b的分离,在第二弹性部的作用下端柱521与内侧侧壁贴合;

当升降装置Z、Y完全收缩时,使用者操作升降装置Z、Y的手刹柄632并使用保持扣633保持手刹柄632的位置,锁定升降装置Z、Y的高度。

在本申请的高跷式登高器中,使用者的左脚、右脚可以交替逐渐提升升降装置Z、Y完成登高作业,不需要专业技能,使用安全可靠,升降装置Z,Y采用X形剪叉组件作为升降机构,在折叠状态升降装置占用空间小,升降装置利用人力作为提升的动力,结构巧妙,重量轻。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