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933发布日期:2019-01-18 19:40阅读:2099来源:国知局
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跳箱。



背景技术:

跳箱作为体操器具之一,主要有木箱组成,可做滚翻、腾跃等动作,常作为鞍马、跳马的辅助训练。

厂家生产的跳箱在出售时,由于跳箱的箱体体积过大,运输非常不方便,且运输过程中跳箱容易被损坏,尤其是在将生产的跳箱进行外贸出口时,体积较大的跳箱的运费非常昂贵,导致出售市场竞争力非常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跳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跳箱在运输过程中,体积太大,不易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跳箱,包括底板、顶板和多个侧板;

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多个侧板,侧板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侧板和顶板可拆卸连接,相邻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底板之间卡接,且所述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以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卡接后连接;

所述侧板与顶板之间卡接,且所述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以使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卡接后连接;

相邻侧板之间卡接,且所述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以使相邻侧板卡接后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左侧,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第三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第四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后端;

所述底板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顶板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侧板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侧板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三侧板上下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三侧板左右两边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四侧板上下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四侧板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连接,以使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卡接形成所述跳箱。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上,以使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处设置有限位部,以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双重卡接,所述侧板与顶板之间双重卡接,相邻侧板之间双重卡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置板,所述内置板呈十字形,且所述内置板的侧边分别与多个侧板的板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置板的上端边与所述底板的板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置板的下端边与所述顶板的板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置板用于在内侧支撑所述底板和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置板的侧边、上端边和下端边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侧板的板面、底板的板面、顶板的板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第四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以使所述内置板与所述侧板、底板和顶板连接。

进一步的,内置板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内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板的板面的两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板和侧板的外板面设置有防磨层,用于防止所述跳箱被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板面设置有长条槽,用于搬抬所述跳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箱,底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多个侧板,侧板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侧板和顶板可拆卸连接,相邻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跳箱时,通过将多个侧板之间相互连接,再将多个侧板的上端与顶板连接,将多个侧板的下端与底板连接即可,跳箱运输时,拆卸底板、顶板和多个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只需要携带处于拆卸状态的底板、顶板和多个侧板即可,运输方便简单,大大减少了销售输送跳箱的费用,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板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侧板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侧板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侧板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侧板的正视图。

图标:11-底板;12-顶板;13-侧板;14-连接部;15-限位部;16-内置板;111-第一卡接部;131-第二卡接部;132-第一侧板;133-第二侧板;134-第三侧板;135-第四侧板;136-长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箱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跳箱,包括底板11、顶板12和多个侧板13;所述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连接有多个侧板13,侧板13与底板11可拆卸连接,侧板13和顶板12可拆卸连接,相邻侧板13之间可拆卸连接。

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连接有多个侧板13,侧板13与底板11可拆卸连接,侧板13和顶板12可拆卸连接,相邻侧板13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跳箱时,通过将多个侧板13之间相互连接,再将多个侧板13的上端与顶板12连接,将多个侧板13的下端与底板11连接即可,跳箱运输时,拆卸底板11、顶板12和多个侧板13之间的连接关系,只需要携带处于拆卸状态的底板11、顶板12和多个侧板13即可,运输方便简单,大大减少了销售输送跳箱的费用,经济效益好。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11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板12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侧板132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侧板133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侧板134的正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侧板135的正视图。

如图2-7所示,所述侧板13与底板11之间卡接,且所述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14,以使所述侧板13与所述底板11卡接后连接;所述侧板13与顶板12之间卡接,且所述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14,以使侧板13与所述顶板12之间卡接后连接;相邻侧板13之间卡接,且所述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14,以使相邻侧板13卡接后连接。

侧板13的下端与底板11之间卡接,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14,侧板13的下端和底板11在卡接后连接,实现侧板13下端与底板11之间的连接坚固,使用时能保证跳箱具有足够的强度;侧板13的上端与顶板12之间卡接,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14,侧板13的上端和顶板12卡接后连接,实现侧板13上端与顶板12之间的连接坚固,使用时能保证跳箱具有足够的强度;相邻侧板13之间卡接,卡接处设置有连接部14,以使相邻侧板13卡接后连接,实现相邻侧板13之间的连接坚固,使用时能保证跳箱具有足够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1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33、第三侧板134和第四侧板135;所述第一侧板132连接在所述底板11的左侧,所述第二侧板133连接在所述底板11的右侧,所述第三侧板134连接在所述底板11的前端,所述第四侧板135连接在所述底板11的后端;所述底板11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所述顶板12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所述第一侧板132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二侧板133的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三侧板134上下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三侧板134左右两边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所述第四侧板135上下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四侧板135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第一卡接部111与第二卡接部131连接,以使底板11、顶板12、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33、第三侧板134和第四侧板135之间卡接形成所述跳箱,卡接现将多个组成板连接,操作简单快捷。

第一侧板132连接在底板11的左侧,第二侧板133连接底板11的右侧,第三侧板134连接在底板11的前侧,第四侧板135连接在底板11的后端,底板11的四个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顶板12的四个边上也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第一侧板132的四个边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第二侧板133的四个边上也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第三侧板134上下两边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第三侧板134左右两边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第四侧板135上下两边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第四侧板135左右两边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1,实现底板11、顶板12、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33、第三侧板134和第四侧板135之间卡接形成所述跳箱,卡接稳固;其中,第一卡接部111可以是凸起,第二卡接部131可以是凹槽,凸起和凹槽卡接,实现顶板12、底板11和侧板13的连接,使用效果好,也可以第一卡接部111是凹槽,第二卡接部131是凸起,只要能够实现卡接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14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11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131上,以使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底板11、顶板12、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33、第三侧板134和第四侧板135之间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一卡接部111上,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二卡接部131上,罗双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将底板11、顶板12、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33、第三侧板134和第四侧板135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效果好,保证跳箱具有足够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处设置有限位部15,以使所述侧板13与所述底板11双重卡接,所述侧板13与顶板12之间双重卡接,相邻侧板13之间双重卡接。

卡接处设置有限位部15,以使侧板13与底板11之间双重卡接,侧板13与顶板12之间双重卡接,相邻侧板13之间双重卡接;双重卡接,限定顶板12、底板11和多个侧板13之间卡接关系,卡接效果更好。其中,限位部15可以是限位柱和限位孔,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卡接部111和第二卡接部131处,实现在第一卡接部111和第二卡接部131卡接后,限位柱进一步卡接,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置板16,所述内置板16呈十字形,且所述内置板16的侧边分别与多个侧板13的板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置板16的上端边与所述底板11的板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置板16的下端边与所述顶板12的板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置板16用于在内侧支撑所述底板11和顶板12。

内置板16呈十字形,连接底板11、顶板12和侧板13连接形成的内腔内,且内置板1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板11、顶板12可拆卸连接,内置板16的左右侧板13与侧板13可拆卸连接,内置板16在内侧支撑底板11和顶板12,保证跳箱具有足够的强度,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内置板16的侧边、上端边和下端边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侧板13的板面、底板11的板面、顶板12的板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第四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以使所述内置板16与所述侧板13、底板11和顶板12连接。

内置板16的侧板13、上端边和下端边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侧板13的板面、底板11的板面和顶板12的板面对应设置有第四连接孔,螺栓穿过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使内置板16与侧板13、底板11和顶板12连接,连接关系稳固,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内置板16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内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板的板面的两侧可拆卸连接。

内置板16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两个第二内板与第一内板的板面的前后两侧可拆卸连接,实现内置板16的十字形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增加跳箱的强度,并且便于携带,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1、顶板12和侧板13的外板面设置有防磨层,用于防止所述跳箱被磨损。

底板11、顶板12和侧板13的外板面设置有防磨层,防止跳箱被磨损;在底板11、顶板12和侧板13设置的防磨层,避免使用过程中,跳箱表面被磨损;其中防磨层,可以是外板面贴合的橡胶层,用于增加跳箱的耐磨性,且橡胶材料的耐磨性能好。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13的板面设置有长条槽136,用于搬抬所述跳箱。

侧板13的板面上设置有长条槽136,便于将跳箱组成后,搬运跳箱,手部可以抠到长条槽136内即可实现快速搬运,或者是机械手扣到长条槽136内进行搬运;其中,长条槽136的侧壁可以是设置有防护层,避免手部抠到长条槽136内时,对手部造成磨损的问题,防护层可以是橡胶垫,橡胶垫与长条槽136的侧壁贴合,可以避免手部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箱,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连接有多个侧板13,侧板13与底板11可拆卸连接,侧板13和顶板12可拆卸连接,相邻侧板13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跳箱时,通过将多个侧板13之间相互连接,再将多个侧板13的上端与顶板12连接,将多个侧板13的下端与底板11连接即可,跳箱运输时,拆卸底板11、顶板12和多个侧板13之间的连接关系,只需要携带处于拆卸状态的底板11、顶板12和多个侧板13即可,运输方便简单,大大减少了销售输送跳箱的费用,经济效益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