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状物锁紧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920发布日期:2018-09-14 21:14阅读:1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杆状物锁紧扣。



背景技术:

登山杖可以让户外登山穿越活动带来很多的好处,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现在的登山杖是伸缩式结构,需要有锁紧装置配合使用。目前市面上登山杖的锁紧装置多为旋转锁紧式固定方式,以及老式扳手式固定方式,这两种方式前者容易出现紧固不牢,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使用不当时不易锁紧;后者锁紧部分松动后调节不便。例如专利号为2012203504270的名称为一种登山杖外锁紧系统,该专利就是一种常规的扳手式固定方式,通过扳手、拉杆、螺丝三者结合的构造来实现松紧,由于螺丝帽部很小,不方便徒受拧紧,一般通过旋转扳手来调节螺丝与扳手之间的距离,以此来调节扳手扣紧后的锁紧力度;但是上述结构下,通过旋转扳手来调节螺栓与螺帽的旋合程度时容易造成调整过度,因为扳手旋转来调节扳手与螺丝之间的距离时,扳手必须是转动一整圈,无法实现微调,因此容易调整过度导致无法将扳手扣合上。

此外,再参照专利号为2014206175787的名称为登山杖用锁紧装置,这种机构已经解决了对上述专利的不足,即可以直接调节螺丝,但是依旧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使用一段时间后螺丝容易松动甚至掉落,因为螺丝的外端面没有限位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要么无法微调要么螺丝容易掉落的不足设计一款更加新颖的杆状物锁紧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微调且螺丝不掉落的杆状物锁紧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杆状物锁紧扣,包括轴套、锁紧套、扣把和锁紧组件,所述的锁紧套与轴套轴向相连,锁紧套轴向形成一连通锁紧套内腔的缺槽,锁紧套在缺槽的左右两侧形成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拉杆和调节圈;拉杆贯穿左夹板和右夹板,调节圈螺旋在拉杆的一端,拉杆端部设有防止调节圈轴向脱落的限位环;拉杆的另一端与扣把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调节调节圈实现扣把与调节圈之间的距离,实现锁紧套上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的距离调节;相比于现有的通过扣把来调节,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微调;拉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环,将调节圈轴向限位在拉杆上,避免调节圈轴向掉落,确保本实用新型能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圈的内孔为阶梯孔,调节圈阶梯孔中的小孔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拉杆的杆部设有与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拉杆端部的限位环位于调节圈阶梯孔的大孔内,限位环的最大外径大于调节圈阶梯孔的小孔直径。上述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能够达到调节圈不会轴向掉落的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锁紧套的左夹板和右夹板设置方形通孔,拉杆的远离外螺纹端的杆部为与方形通孔相配的方形。方形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拉杆周向的限位,防止扣把的转动而影响了锁紧程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扣把为圆弧形,扣把环包在锁紧套外壁;扣把的内侧设有凸筋,锁紧套与扣把结合面处设有与凸筋相配的凹陷。扣把陷在锁紧套上,实现轴向的限位,进一步地避免扣把的转动而影响了锁紧程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锁紧套与轴套一体成型,锁紧套与轴套结合处轴向设有开口槽且延伸至轴套。开口槽的延伸,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区域,有利于实际使用中对管体的夹持。

作为改进,所述的所述的调节圈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轮齿,提高调节圈的摩擦力,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杆状物锁紧扣,包括轴套1、锁紧套2、扣把3和锁紧组件,所述的锁紧套2与轴套1轴向相连,锁紧套2轴向形成一连通锁紧套2内腔的缺槽2.1,锁紧套2在缺槽2.1的左右两侧形成左夹板2.2和右夹板2.3,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拉杆4和调节圈5;拉杆4贯穿左夹板2.2和右夹板2.3,调节圈5螺旋在拉杆4的一端,拉杆4端部设有防止调节圈5轴向脱落的限位环4.1;拉杆4的另一端与扣把3铰接。

所述的调节圈5的内孔为阶梯孔,调节圈5阶梯孔中的小孔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拉杆4的杆部设有与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拉杆4端部的限位环4.1位于调节圈5阶梯孔的大孔内,限位环4.1的最大外径大于调节圈5阶梯孔的小孔直径。上述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能够达到调节圈不会轴向掉落的效果。

所述的锁紧套2的左夹板2.2和右夹板2.3设置方形通孔,拉杆4的远离外螺纹端的杆部为与方形通孔相配的方形。方形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拉杆周向的限位,防止扣把的转动而影响了锁紧程度。

所述的锁紧组件还包括垫片6,垫片6位于扣把3与锁紧套2之间。

所述的扣把3为圆弧形,扣把3环包在锁紧套2外壁;扣把3的内侧设有凸筋3.1,锁紧套2与扣把3结合面处设有与凸筋3.1相配的凹陷2.4。扣把陷在锁紧套上,实现轴向的限位,进一步地避免扣把的转动而影响了锁紧程度。

所述的锁紧套2与轴套1一体成型,锁紧套2与轴套1结合处轴向设有开口槽2.5且延伸至轴套1。

所述的拉杆4的另一端与扣把3铰接是指扣把3一端经插销与拉杆4的另一端相连,扣把3相对于拉杆4的另一端可转动。开口槽的延伸,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区域,有利于实际使用中对管体的夹持。

所述的调节圈5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轮齿5.1。提高调节圈5的摩擦力,方便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结合图1所示,将调节圈5套在拉杆4上且螺旋到位,将拉杆4以此穿过右夹板2.3和左夹板2.2,然后经插销与扣把3相连;通过旋转调节圈5来实现扣把3与调节圈4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控制夹持的松紧程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