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玩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6526发布日期:2019-04-09 22:31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拼装玩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玩偶。



背景技术: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现有玩偶多是形态模式固定,颜色统一,多用于欣赏把玩;缺乏专属感,由于玩偶多是以固定形态出现,玩偶的多个关节都处于锁死状态,无法任意移动玩偶的身体部位,孩童只能选择现有样式,范围局限,实用性单一,不能激发孩童自主创新,而且由于玩偶的多呈现固定心态,导致可玩性差,对于男孩童来说,无法让玩偶做出更多的动作,相应的,玩偶缺少变化,孩童的乐趣也会降低;玩偶的用户群体中女孩童占了多数,而男性孩童则少了很多,这也相应的反应出流失了大量的男性孩童客户群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装玩偶,可以解决现有的玩偶形态模式固定,实用性单一,缺少创造性和专属感,不能给孩童提供更多乐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装玩偶,包括头部、躯干和四肢;所述头部和躯干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躯干和四肢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让头部与躯干和躯干与四肢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提高玩偶的可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球窝接头和第一球窝槽;所述第一球窝接头通过第一底座固定安装在头部的下端或者躯干的上端;所述第一球窝槽通过第二底座固定安装在躯干的上端或者头部的下端,所述第一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一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一球窝槽中,第一球窝接头在第一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躯干与头部之间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上连接件和第二下连接件,其中第二上连接件用于连接躯干和上肢,第二下连接件用于连接躯干和下肢。

设置的第二上连接件用于使躯干与上肢发生相对转动,设置的第二下连接件用于使躯干和下肢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连接件包括第二上球窝接头和第二上球窝槽,所述第二上球窝接头通过第三底座固定安装在躯干靠近上肢的一端或者上肢靠近躯干的一端;所述第二上球窝槽通过第四底座固定安装在上肢靠近躯干的一端或者躯干靠近上肢的一端,所述第二上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上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二上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二上球窝槽中,第二上球窝接头在第二上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躯干与上肢之间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连接件包括第二下球窝接头和第二下球窝槽,所述第二下球窝接头通过第四底座固定安装在躯干靠近下肢的一端或者下肢靠近躯干的一端;所述第二下球窝槽通过第六底座固定安装在下肢靠近躯干的一端或者躯干靠近下肢的一端,所述第二下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下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二下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二下球窝槽中,第二下球窝接头在第二下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躯干与下肢之间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肢的上臂和前臂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上球窝接头和第三上球窝槽,所述第三上球窝接头通过第七底座固定安装在上臂的下端或者前臂的上端,所述第三上球窝槽通过第八底座固定安装在前臂的上端或者上臂的下端,所述第三上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三上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三上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三上球窝槽中,第三上球窝接头在第三上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上臂与下臂之间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下肢的大腿和小腿之间通过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第四球窝接头和第四球窝槽,所述第四球窝接头通过第九底座固定安装在大腿的下端或者小腿的上端,所述第四球窝槽通过第十底座固定安装在小腿的上端或者大腿的下端,所述第四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四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四球窝接头插入到第四球窝槽中,第四球窝接头在第四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大腿与小腿之间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前臂的下端设有手腕,前臂与手腕之间通过第五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包括第五球窝接头和第五球窝槽,所述第五球窝接头通过第十一底座固定安装在前臂的下端或者手腕的上端,所述第五球窝槽通过第十二底座固定安装在手腕的上端或者前臂的下端,所述第五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五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五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五球窝槽中,第五球窝接头在第五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前臂与手腕之间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小腿的下端设有脚掌,小腿与脚掌之间通过第六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包括第六球窝接头和第六球窝槽,所述第六球窝接头通过第十三底座固定安装在小腿的下端或者脚掌的上端,所述第六球窝槽通过第十四底座固定安装在脚掌的上端或者小腿的下端,所述第六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六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六球窝接头插入到第六球窝槽中,第六球窝接头在第六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小腿与脚掌之间的相对转动。

与传统的人偶体轴关节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让头部和躯干和四肢与躯干之间进行相对转动,孩童在把握玩偶的过程中,通过对玩偶的头部、躯干和四肢进行转动,使玩偶变化出多种形状,可以激发出孩童的创造力,并且增加孩童在玩耍中的乐趣,在无形中,也是幼教的基础认知展示。增强了可玩性,强调了孩子与玩具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专属感更强,这是孩子和玩具之间的亲密性无形增加了。同时,可以培养男性孩童,扩大客户群体,让商家获得更高的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头部;2表示躯干;3表示四肢;30表示上肢;300表示上臂;301表示前臂;302表示手腕;31表示下肢;310表示大腿;311表示小腿;312表示脚掌;4表示第一连接件;40表示第一球窝接头;41表示第一球窝槽;42表示第一底座;43表示第二底座;5表示第二连接件;50表示第二上连接件;51表示第二下连接件;6表示第三连接件;7表示第四连接件;8表示第五连接件;9表示第六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图1中头部1所在的方向表示上方向,下肢30所在的方向表示下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装玩偶,包括头部1、躯干2和四肢3;所述头部1和躯干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4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躯干2和四肢3之间通过第一球窝接头40可转动的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4和第一球窝接头40,可以让头部1与躯干2和躯干2与四肢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提高玩偶的可玩性。

如图1并结合图2,所述第一连接件4包括第一球窝接头40和第一球窝槽41;所述第一球窝接头40通过第一底座42固定安装在头部1的下端;所述第一球窝槽41通过第二底座43固定安装在躯干2的上端,所述第一球窝接头40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球窝槽41内。

通过将第一球窝接头40插入到第一球窝槽41中,第一球窝接头40在第一球窝槽41中转动,从而实现躯干2与头部1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1,所述第一球窝接头40包括第二上连接件50和第二下连接件51,其中第二上连接件50用于连接躯干2和上肢30,第二下连接件51用于连接躯干2和下肢31。

设置的第二上连接件50用于使躯干2与上肢30发生相对转动,设置的第二下连接件51用于使躯干2和下肢31发生相对转动。

如图1,所述第二上连接件50包括第二上球窝接头和第二上球窝槽,所述第二上球窝接头通过第三底座固定安装在上肢30靠近躯干2的一端;所述第二上球窝槽通过第四底座固定安装在躯干2靠近上肢30的一端,所述第二上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上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二上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二上球窝槽中,第二上球窝接头在第二上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躯干2与上肢30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1,所述第二下连接件51包括第二下球窝接头和第二下球窝槽,所述第二下球窝接头通过第四底座固定安装在下肢31靠近躯干2的一端;所述第二下球窝槽通过第六底座固定安装在躯干2靠近下肢31的一端,所述第二下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下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二下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二下球窝槽中,第二下球窝接头在第二下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躯干2与下肢31之间的相对转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玩偶身体结构更加细化,并且更加灵活,能实现更多的动作,如图3,所述上肢30的上臂300和前臂30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6包括第三上球窝接头和第三上球窝槽,所述第三上球窝接头通过第七底座固定安装在前臂301的上端,所述第三上球窝槽通过第八底座固定安装在上臂300的下端,所述第三上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三上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三上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三上球窝槽中,第三上球窝接头在第三上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上臂300与下臂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3,所述下肢31的大腿310和小腿311之间通过第四连接件7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7包括第四球窝接头和第四球窝槽,所述第四球窝接头通过第九底座固定安装在小腿311的上端,所述第四球窝槽通过第十底座固定安装在大腿310的下端,所述第四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四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四球窝接头插入到第四球窝槽中,第四球窝接头在第四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大腿310与小腿311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3,所述前臂301的下端设有手腕302,前臂301与手腕302之间通过第五连接件8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8包括第五球窝接头和第五球窝槽,所述第五球窝接头通过第十一底座固定安装在手腕302的上端,所述第五球窝槽通过第十二底座固定安装在前臂301的下端,所述第五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五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五球窝接头插入到第五球窝槽中,第五球窝接头在第五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前臂301与手腕302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3,所述小腿311的下端设有脚掌312,小腿311与脚掌312之间通过第六连接件9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9包括第六球窝接头和第六球窝槽,所述第六球窝接头通过第十三底座固定安装在脚掌312的上端,所述第六球窝槽通过第十四底座固定安装在小腿311的下端,所述第六球窝接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六球窝槽内。

通过将第六球窝接头插入到第六球窝槽中,第六球窝接头在第六球窝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小腿311与脚掌312之间的相对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针对玩偶种类的不同,如果是塑料玩偶,则可以直接将上述底座(第一底座42至第十二底座)直接卡接在玩偶的身体中,例如第一底座42直接卡接在头部1中,实现对玩偶各部位的连接,如果玩偶是布玩偶,则可以直接将底座(第一底座42至第十二底座)直接安装在布偶的身体中,再将玩偶的身体重新缝合住。

同时,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玩偶可拼装拆解的不确定性,利用各部分颜色及材质的多样化,通过孩子的自主选择,更好的感受颜色搭配,对颜色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各个拼装部分也可以是由不同材质制作,在触觉的体验上,也更加丰富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