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便捷拆卸的多功能爪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7929发布日期:2019-01-25 17:18阅读:2854来源:国知局
可便捷拆卸的多功能爪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山攀岩器具、荒野求生救援、健身运动器材、牵引车辆等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便捷拆卸的多功能爪钩。



背景技术:

多功能飞爪也叫飞虎爪、攀登爪、重力钩,广泛用于户外登山活动、户外荒野求生救援中、健身运动器材、固定渔船、牵引车辆、对固定物要求不高。飞爪有三爪、四爪,结构上一般有固定式爪钩和折叠式爪钩。折叠式多功能爪钩主要是方便收纳携带,使用时展开爪钩并锁定,用法与固定式爪钩一致。然而现有的固定式爪钩和折叠式爪钩均存在同一问题是,其结构都是一体式成型,从而造成爪钩无法拆卸;由此造成携带非常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多功能爪钩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便捷拆卸的多功能爪钩,其能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爪钩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便捷拆卸的多功能爪钩,包括有手柄、以及设置于手柄上的第一爪钩、第二爪钩、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所述第一爪钩、第二爪钩与手柄一体成型并且分布于手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爪钩、第四爪钩分体组装于手柄前后两侧,该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是通过固定件固设于手柄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爪钩垂直设置于手柄的前侧,所述第四爪钩垂直设置于手柄的后侧;并且该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与第一爪钩和第二爪钩相对垂直呈十字型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一组安装孔和第二组安装孔,该第一组安装孔具有第一上安装孔和第一下安装孔,该第二组安装孔具有第二上安装孔和第二下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爪钩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向上弯设有一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安装部插入到第一上安装孔以及第二上安装孔中,第一扣合部扣合于手柄上扣合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爪钩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该第二安装部向下弯设有一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插入到第一下安装孔以及第二下安装孔中,第二扣合部扣合于手柄上扣合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爪钩上设置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四爪钩上设置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二让位槽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第一让位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是有两个,该固定件凸设有固定凸部;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安装部间形成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和第一安装部间形成第二固定槽;所述固定凸部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中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两侧凹设有凹槽,所述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上设置有同样的凹槽,该凹槽环绕设置在同一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一爪钩、第二爪钩、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末端设置有一系绳孔,并且该系绳孔贯穿设置于把手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爪钩、第二爪钩、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上均设置有增强抓力和咬合力的锯齿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利用分体组装的方式组装于手柄上的,使用时只需要将其进行简单的组装即可,因此当需要携带此种爪钩时,可将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拆卸下来;相比以往一体式的爪钩在携带方面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并且通过在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与手柄之间设置固定件,当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与手柄处于组合状态下时可增强其之间组合的稳固性,使得使用更为可靠。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手柄、第三爪钩和第四爪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三爪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四爪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锯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锯齿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手柄 101、系绳孔

11、第一爪钩 12、第二爪钩

13、第一组安装孔 131、第一上安装孔

132、第一下安装孔 14、第二组安装孔

141、第二上安装孔 142、第二下安装孔

20、第三爪钩 21、第一安装部

211、第一扣合部 22、第一让位槽

23、第一固定槽 30、第四爪钩

31、第二安装部 311、第二扣合部

32、第二让位槽 33第二固定槽

40、固定件 41、固定凸部

50、凹槽 60、通孔

70、锯齿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手柄10、以及设置于手柄10上的第一爪钩11、第二爪钩12、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

其中:所述第一爪钩11、第二爪钩12与手柄10一体成型并且分布于手柄10左右两侧,所述手柄10上设置有第一组安装孔13和第二组安装孔14,该第一组安装孔13具有第一上安装孔131和第一下安装孔132,该第二组安装孔14具有第二上安装孔141和第二下安装孔142。所述手柄10末端设置有一系绳孔101,并且该系绳孔101贯穿设置于把手上。

所述第三爪钩20、第四爪钩30分体组装于手柄10前后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爪钩20垂直设置于手柄10的前侧,所述第四爪钩30垂直设置于手柄10的后侧;并且该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与第一爪钩11和第二爪钩12相对垂直呈十字型设置。具体而言,所述第三爪钩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1,该第一安装部21为间距设置的两个,且该第一安装部21向上弯设有一第一扣合部211;所述第一安装部21插入到第一上安装孔131以及第二上安装孔141中,第一扣合部211扣合于手柄10上扣合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爪钩3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31,该第二安装部31为间距设置的两个,且该第二安装部31向下弯设有一第二扣合部311;所述第二安装部31插入到第一下安装孔132以及第二下安装孔142中,第二扣合部311扣合于手柄10上扣合固定连接。

更为详细地说,所述第三爪钩20上设置有第一让位槽22,所述第四爪钩30上设置有第二让位槽32;所述第一安装部21位于第二让位槽32中,所述第二安装部31位于第一让位槽22中。并且所述第一让位槽22和第二安装部31间形成第一固定槽23,所述第二让位槽32和第一安装部21间形成第二固定槽33;所述固定件40是有两个,该固定件40凸设有固定凸部41;所述固定凸部41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槽23和第二固定槽33中固定连接。将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利用分体组装的方式于手柄10上的,使用时只需要将其进行简单的组装即可,因此当需要携带此种爪钩时,可将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拆卸下来;相比以往一体式的爪钩在携带方面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并且通过在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与手柄10之间设置固定件40,当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与手柄10处于组合状态下时可增强其之间组合的稳固性,使得使用更为可靠。

所述手柄10两侧凹设有凹槽50,所述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上设置有同样的凹槽50,该凹槽50环绕设置在同一高度上;通过设置的凹槽50可以将处于组合状态下的爪钩用例如橡皮筋等软性紧固件进行紧固,加强了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与手柄10组装时的稳固性,而且还可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的事情发生。并且所述第一爪钩11、第二爪钩12、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上设置有通孔60,该通孔6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当在户外需在一些狭窄的空间里取出物品时,可以利用绳子系在通孔60上,然后在绳子的另一端系上一可以抓取物品的吊钩或者磁铁等等就可以轻松地在狭窄的空间里取出物品;因此增强了此种爪钩在户外,特别是在野外使用时的多用途性。加之所述第一爪钩11、第二爪钩12、第三爪钩20和第四爪钩30上均设置有增强抓力和咬合力的锯齿部70,该锯齿部70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设置成不同形状。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第三爪钩20垂直位于手柄10的第一上安装孔131和第二上安装孔141的前方,然后第三爪钩20的第一安装部21插入到第一上安装孔131和第二上安装孔141中,再者通过第一安装部弯21设的第一扣合部211于第一上安装孔131和第二上安装孔141中向上推,使得第一扣合部211扣合于手柄10上。再者,将第四爪钩30垂直位于手柄10的第一下安装孔132和第二下安装孔142的后方,然后第四爪钩30的第二安装部31插入到第一下安装孔132和第二下安装孔142中,再者通过第二安装部31弯设的第二扣合部311扣合于第一下安装孔132和第二下安装孔142中向下推,使得第二扣合部311扣合于手柄10上。最后将固定件40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槽23和第二固定槽33中固定连接,再利用橡皮筋等软性紧固件紧固于凹槽50中即可。

当组装好多功能爪钩之后,在系绳孔上101系上一条攀登绳;然后将爪钩向指定的目标(例如岩石、树木等)抛出去,再猛力后来攀登绳将爪钩稳固地抓住目标;此时即可借助攀登绳进行攀爬或拉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外形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