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全性扭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598发布日期:2019-02-12 21:4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高安全性扭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性扭腰器。



背景技术:

扭腰器是健身广场常见健身器材之一。其具有增强腰部、腹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及髋关节柔韧性、灵活性,以及利于健美体形的功能,较大幅度转腰活动能使腰部肌肉牵张放松起到通经活络,促进气血畅通,强腰固肾的作用,适用于腰部活动障碍,体弱肾虚,腰肌劳损及周身疲乏等症状。传统扭腰器由立柱组焊、扭腰盘组件,用户在使用时手握立柱扶手管,站在扭腰盘上,向左右反复做转体运动。传统扭腰器安全性能不够,经常有市民脚从转盘上滑落导致脚扭伤的事件发生。因为传统扭腰器仅依靠转盘上的防滑点防滑,在雨雪天气后或者在扭腰速度较快的情况下,防滑点的防滑效果还是很非常弱的。更何况,去健身广场锻炼的多数为中老年,传统扭腰器对他们来说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扭腰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安全性扭腰器,包括立柱组焊、至少两个扭腰盘组件,所述扭腰盘组件以所述立柱组焊圆心为中心均匀等称分布,所述扭腰盘组件的转盘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脚部防滑装置,所述脚部防滑装置包括左脚部防滑装置和右脚部防滑装置;所述左脚部防滑装置包括左脚后跟限位挡板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左脚背绑带,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与所述扭腰盘组件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左脚背绑带包括尼龙织带一号、尼龙织带二号,所述尼龙织带一号的一端采用金属连接件与所述扭腰盘组件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插扣与所述尼龙织带二号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二号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扭腰盘组件转盘固定连接;

所述右脚部防滑装置包括右脚后跟限位挡板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右脚背绑带,所述右脚后跟限位挡板与所述扭腰盘组件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右脚背绑带包括尼龙织带三号、尼龙织带四号,所述尼龙织带三号的一端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扭腰盘组件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所述插扣与所述尼龙织带四号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四号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扭腰盘组件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右脚后跟限位挡板均为圆弧状,并呈包裹脚后跟方向设置。圆弧状限位挡板设计进一步加强防滑功能,防止脚从两边滑落。

优选地,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右脚后跟限位挡板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的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上设有镂空长条,尼龙织带头穿过所述镂空长条后反向折叠与尼龙织带主体采用缝纫缝合连接方式固定连接。该连接结构设计简单易实现,且用尼龙织带作为绑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优选地,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的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尼龙织带一号、尼龙织带二号、尼龙织带三号、尼龙织带四号上均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尼龙织带一号、尼龙织带二号、尼龙织带三号、尼龙织带四号织带长度大小的织带调节扣。织带长度可调节,可满足不同使用人群使用,老少皆宜,适用范围广。

优选地,所述左脚部防滑装置上设有两组所述左脚背绑带,所述右脚部防滑装置上设有两组所述右脚背绑带。

优选地,所述扭腰盘组件的转盘上设有防滑麻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防滑性能非常好,有效杜绝了传统扭腰器易导致市民脚扭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改进方案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前扭腰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扭腰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脚部防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脚部防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金属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组焊;2.扭腰盘组件;3.镂空长条;4.左脚部防滑装置;5.右脚部防滑装置;6.左脚后跟限位挡板;7.左脚背绑带;8.尼龙织带一号;9.尼龙织带二号;10.金属连接件;11.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2.右脚背绑带;13.尼龙织带三号;14.尼龙织带四号;15.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6.插扣;17.防滑麻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安全性扭腰器,包括立柱组焊1、至少两个扭腰盘组件2,所述扭腰盘组件2以所述立柱组焊1圆心为中心均匀等称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脚部防滑装置,所述脚部防滑装置包括左脚部防滑装置4和右脚部防滑装置5;所述左脚部防滑装置4包括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左脚背绑带7,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左脚背绑带7包括尼龙织带一号8、尼龙织带二号9,所述尼龙织带一号8的一端采用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插扣16与所述尼龙织带二号9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二号9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

所述右脚部防滑装置5包括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右脚背绑带12,所述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右脚背绑带12包括尼龙织带三号13、尼龙织带四号14,所述尼龙织带三号13的一端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所述插扣16与所述尼龙织带四号14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四号14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均为圆弧状,并呈包裹脚后跟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连接件10包括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上设有镂空长条3,尼龙织带头穿过所述镂空长条3后反向折叠与尼龙织带主体采用缝纫缝合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尼龙织带一号8、尼龙织带二号9、尼龙织带三号13、尼龙织带四号14上均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尼龙织带一号8、尼龙织带二号9、尼龙织带三号13、尼龙织带四号14织带长度大小的织带调节扣。

优选地,所述左脚部防滑装置4上设有两组所述左脚背绑带7,所述右脚部防滑装置5上设有两组所述右脚背绑带12。

优选地,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上设有防滑麻点17。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立柱组焊1、三个扭腰盘组件2,所述扭腰盘组件2以所述立柱组焊1圆心为中心均匀等称分布,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脚部防滑装置3,所述脚部防滑装置3包括左脚部防滑装置4和右脚部防滑装置5;所述左脚部防滑装置4包括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固定连接的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一组左脚背绑带7,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左脚背绑带7包括尼龙织带一号8、尼龙织带二号9,所述尼龙织带一号8的一端采用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插扣16与所述尼龙织带二号9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二号9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金属连接件10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金属连接件10包括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上设有镂空长条3,尼龙织带头穿过所述镂空长条3后反向折叠与尼龙织带主体采用缝纫缝合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右脚部防滑装置5包括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固定连接的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一组右脚背绑带12,所述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右脚背绑带12包括尼龙织带三号13、尼龙织带四号14,所述尼龙织带三号13的一端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所述插扣16与所述尼龙织带四号14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四号14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其中,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均为圆弧状,并呈包裹脚后跟方向设置。金属连接件10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金属连接件10包括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上设有镂空长条3,尼龙织带头穿过所述镂空长条3后反向折叠与尼龙织带主体采用缝纫缝合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使用时,解开插扣16,将左脚放置在左脚部防滑装置4上,由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进行限位,扣上插扣16,左脚背绑带7便固定住左脚,然后同样的方法再将另外一只脚固定在右脚部防滑装置5上;手握立柱组焊1,站在扭腰盘上,向左右反复做转体运动;结束运动时,解开插扣16即可。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立柱组焊1、三个扭腰盘组件2,所述扭腰盘组件2以所述立柱组焊1圆心为中心均匀等称分布,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脚部防滑装置,所述脚部防滑装置包括左脚部防滑装置4和右脚部防滑装置5;所述左脚部防滑装置4包括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固定连接的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两组左脚背绑带7,两组左脚背绑带7并列分布,所述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左脚背绑带7包括尼龙织带一号8、尼龙织带二号9,所述尼龙织带一号8的一端采用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插扣16与所述尼龙织带二号9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二号9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金属连接件10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金属连接件10包括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上设有镂空长条3,尼龙织带头穿过所述镂空长条3后反向折叠与尼龙织带主体采用缝纫缝合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右脚部防滑装置5包括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固定连接的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和设置在其正前方的两组右脚背绑带12,所述右脚背绑带12两组并列分布,所述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右脚背绑带12包括尼龙织带三号13、尼龙织带四号14,所述尼龙织带三号13的一端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所述插扣16与所述尼龙织带四号14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织带四号14的另一端也采用所述金属连接件10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转盘固定连接。其中,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右脚后跟限位挡板11均为圆弧状,并呈包裹脚后跟方向设置。金属连接件10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所述扭腰盘组件2的转盘固定连接,金属连接件10包括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所述块状金属连接件主体15上设有镂空长条3,尼龙织带头穿过所述镂空长条3后反向折叠与尼龙织带主体采用缝纫缝合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使用时,解开插扣16,将左脚放置在左脚部防滑装置4上,由左脚后跟限位挡板6进行限位,扣上插扣16,左脚背绑带7便固定住左脚,然后再将另外一只脚固定在右脚部防滑装置5上;手握立柱组焊1,站在扭腰盘上,向左右反复做转体运动;结束运动时,解开插扣16即可。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防滑性能非常好,有效杜绝了传统扭腰器易导致市民脚扭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改进方案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