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运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6805发布日期:2019-04-16 23:2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运动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设施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运动台。



背景技术:

目前,轮滑、滑板、单车及小轮车等运动越来越受大众喜爱,而这些运动要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通常需要专门的运动台。现有的运动台多为组装式,即先利用框架杆组装形成支撑框架,然后在支撑框架的表面上铺设覆盖层。由于运动台的尺寸较大,不便于整体移动,所以当需要改变组装式运动台的位置时,需将支撑框架解除组装,然后将解除组装的框架杆运输到相应位置,最后对框架杆进行再次组装。因此,现有的组装式运动台不便于移动,不能根据运动需求灵活调整运动台的位置,并且支撑框架在组装和拆卸时操作复杂,大大降低了运动台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运动台,以解决现有运动台移动不便、组装和拆卸过程复杂等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运动台,包括若干个依次并排设置的支撑框架,每个所述支撑框架由至少一根坡面框架杆和若干根连接框架杆连接形成,相邻所述支撑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框架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连接杆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还设置有锚固构件,所述锚固构件的高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与所述锚固构件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相连接的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折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在各所述支撑框架上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轴设置于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根所述连接框架杆和一根所述坡面框架杆,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框架杆平行于地面设置,另一根所述连接框架杆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坡面框架杆用于拼接形成所述折叠运动台的坡面,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坡面框架杆和/或所述连接框架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坡面框架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穿设所述第一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所述第二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运动台,通过设置支撑框架和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使相邻的支撑框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对运动台展开或者折叠。当运动台需要移动时,首先使相邻支撑框架之间的距离减小,即对运动台进行折叠,然后便可实现对运动台的整体移动,当运动台整体移动到新的位置后,可直接通过增大相邻支撑框架之间的距离,便可实现运动台的展开,无需对支撑框架进行拆卸和组装,不仅大大简化了运动台的施工步骤,提高了运动台的施工效率,而且使运动台的移动更加方便,可以根据运动需求灵活调整运动台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运动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当运动台展开时支撑框架的移动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运动台中相连接的连接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折叠运动台中滚轮和锚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框架;11-坡面框架杆;12-连接框架杆;

2-连接杆;21-限位槽;

3-第一轴;

4-第二轴;

5-滚轮;

6-锚固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运动台,包括若干个依次并排设置的支撑框架1,每个支撑框架1由至少一根坡面框架杆11和若干根连接框架杆12连接形成,相邻支撑框架1之间通过连接杆2相连接,每根连接杆2的中部与支撑框架1通过第一轴3转动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上的连接杆2通过第二轴4转动连接。当运动台需要折叠或者展开时,连接杆2的中部将围绕第一轴3转动,同时,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上的连接杆2的连接部位将围绕第二轴4转动,使相邻支撑框架1之间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运动台的折叠或者展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运动台,通过设置支撑框架1和与支撑框架1转动连接的连接杆2,使相邻的支撑框架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对运动台展开或者折叠。当运动台需要移动时,首先使相邻支撑框架1之间的距离减小,即对运动台进行折叠,然后便可实现对运动台的整体移动,当运动台整体移动到新的位置后,可直接通过增大相邻支撑框架1之间的距离,便可实现运动台的展开,无需对支撑框架1进行组装和拆卸,不仅大大简化了运动台的施工步骤,提高了运动台的施工效率,而且使运动台的移动更加方便,可以根据运动需求灵活调整运动台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5。滚轮5可以带动支撑框架1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运动台的折叠或者展开,并且便于运动台整体位置的移动。具体地,滚轮5为自锁式滚轮。当运动台展开后,可将自锁式滚轮调整到自锁状态,从而实现对整个运动台的固定,防止运动台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用于限制相连接的连接杆2之间的折叠状态,避免因相连接的连接杆2之间过度折叠而导致支撑框架1之间发生过度挤压,从而防止了支撑框架1在折叠状态时发生挤压变形。

为了保证运动台在折叠或者展开过程中的协调性,第一轴3在各支撑框架1上的位置相同,第二轴4设置于各连接杆2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3均设置在支撑框架1中坡面框架杆11的中部。当然,第一轴3并不仅限于设置在坡面框架杆11上,还可设置在连接框架杆12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坡面框架杆11和连接框架杆12上,只要保持第一轴3在各支撑框架1中相对应处的位置相同即可。另外,还可在同一根坡面框架杆11或者连接框架杆12上设置多个第一轴3,或者在同一根第一轴3上交叉设置两根连接杆2,只要保证各连接杆2在围绕各第一轴3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干涉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呈直角三角形,支撑框架1包括两根连接框架杆12和一根坡面框架杆11,其中一根连接框架杆12平行于地面设置,另一根连接框架杆12垂直于地面设置,坡面框架杆11用于拼接形成折叠运动台的坡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轴3仅设置在坡面框架杆11上,所以连接杆2仅与坡面框架杆11转动连接。另外,支撑框架1也不仅限于直角三角形,还可为非直角三角形或者梯形等结构,只要能够保证支撑框架1的结构稳定性且能够拼接出折叠运动台的坡面即可。

具体地,坡面框架杆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连接杆2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之间穿设上述第一轴3;连接杆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上述第二轴4。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运动场地用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支撑框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锚固构件6,锚固构件6的高度可调节。通过减小锚固构件6的高度,可使滚轮5接触地面,使锚固构件6离开地面,从而便于运动台的折叠和移动;通过增大锚固构件6的高度,可使锚固构件6接触地面,使滚轮5离开地面,从而实现对折叠运动台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5与锚固构件6并排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中,滚轮5与锚固构件6之间还可呈其他位置关系,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例如,还可将滚轮5隐藏在锚固构件6内,通过调整锚固构件6的高度,使滚轮5露于锚固构件6外。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