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820发布日期:2019-05-31 22:0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



背景技术:

跳床是一种健身运动也是一种健身器材,使用者可通过上下跳跃运动锻炼四肢及各肌肉群力量,也是一种风靡中外的儿童娱乐器材,深受广大儿童及青少年群体的喜爱。

传统的跳床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会在跳床上方设置防护网,如中国专利CN203417428U公开的技术内容:一种新型跳床,包括由上钢圈及下钢圈呈上下设置并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而成的底边框、弹性部件、跳布、防护网、护网杆,所述弹性部件的底部插入所述下钢圈内,所述弹性部件的中下部内侧与所述上钢圈的外侧抵顶,所述弹性部件的顶部通过挂钩与所述跳布连接,所述跳布与防护网设置在一起,所述防护杆的顶部通过护网挂钩与所述防护网连接,所述护网杆的底部插入所述连接件内。

但是由于上述防护网需占用较大空间,不适于空间较小的场合,如室内使用。因此,中国专利CN206434756U对此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扶手跳床,包括外环管、跳布、扶手架、设于外环管下侧的若干个脚支架,所述跳布通过若干拉力绳与外环管连接,所述扶手架与外环管连接,所述扶手架由竖杆与横杆焊接而成,竖杆向下延伸分成两根钢管接地,两根钢管中部分别焊接套管,所述外环管对应位置焊接两根短管,所述短管套入套管并通过旋钮锁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简化了防护网的结构以扶手代替,但因在单侧增设扶手架,易造成跳床在弹跳过程中重心不稳而导致的翻转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优良的双层架体式跳床。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弹跳布,所述弹跳布通过弹性绳与支架相连,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架体、设于第一架体正下方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间通过多根立柱相连;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立柱的连接端面一为平面,且所述支撑座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为曲面。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立柱为空心结构,所述支撑座与立柱的连接端还设有可与立柱插接的连接块;所述支撑座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的曲面为倾斜向下的曲面,该曲面与架体紧密贴合。

所述支撑座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开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或卡槽。

所述第二架体的下端还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对应设于立柱的下方;所述支脚与第二架体的连接端面三为曲面,该曲面为两端水平且中心向下凹的曲面。

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为正多边形结构,该多边形结构的弯折处为弧形。

所述正多边形结构的边数不少于三条且不多于八条。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上端向跳床中心处斜向上弯折,该长杆的顶端还连接有拉手。

所述弹跳布上固定有与弹性绳相连的拉钩,所述拉钩包括一端开设有可供弹跳布穿入的穿孔,该拉钩的另一端设有弯曲且向穿孔靠近的弯钩,所述弯钩可固定弹性绳。

所述弯钩设有两个且均于同一侧并排布设,两个弯钩之间留有可供弹性绳穿过的间隙。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跳床的架体本身进行了加固,极大地增加了跳床的稳定性,即使装设有拉手也不会发生跳床翻动的事故。同时,本申请的两层跳床架体通过形似手掌的支撑座进行连接固定,稳固性、牢固度都非常优良,能够稳定地拖住两层架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的支脚结构示意图。

其中,弹跳布1,弹性绳2,第一架体3,第二架体4,立柱5,支撑座6,连接端面一61,连接端面二62,支脚7,连接端面三71,拉钩8,穿孔81,长杆9,拉手9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3和4所示,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包括支架和弹跳布1,弹跳布1通过弹性绳2与支架相连。

其中,支架包括第一架体3、第二架体4和立柱5,第二架体4设于第一架体3正下方,立柱5设于第一架体3与第二架体4之间。在立柱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支撑座6,支撑座6与立柱5的连接端面一61为平面,且支撑座6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62为曲面。其中,支撑座6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62的曲面为倾斜向下的曲面,该曲面与架体紧密贴合。在支撑座6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62开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或卡槽。

进一步地,立柱5为空心结构,支撑座6与立柱5的连接端还设有可与立柱5插接的连接块。

进一步地,第二架体4的下端还连接有支脚7,支脚7对应设于立柱5的下方。其中,支脚7与第二架体4的连接端面三71为曲面,该曲面为两端水平且中心向下凹的曲面。

进一步地,第一架体3和第二架体4为正六边形结构,该正六边形结构的弯折处为弧形。

进一步地,弹跳布1上固定有与弹性绳2相连的拉钩8,拉钩8包括一端开设有可供弹跳布1穿入的穿孔81,该拉钩8的另一端设有弯曲且向穿孔81靠近的弯钩,弯钩可固定弹性绳2。

进一步地,弯钩设有两个且均于同一侧并排布设,两个弯钩之间留有可供弹性绳2穿过的间隙。

实施例二,如图2-4所示,一种双层架体式跳床,包括支架和弹跳布1,弹跳布1通过弹性绳2与支架相连。

其中,支架包括第一架体3、第二架体4和立柱5,第二架体4设于第一架体3正下方,立柱5设于第一架体3与第二架体4之间。在立柱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支撑座6,支撑座6与立柱5的连接端面一61为平面,且支撑座6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62为曲面。其中,支撑座6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62的曲面为倾斜向下的曲面,该曲面与架体紧密贴合。在支撑座6与支架的连接端面二62开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或卡槽。

进一步地,立柱5为空心结构,支撑座6与立柱5的连接端还设有可与立柱5插接的连接块。

进一步地,第二架体4的下端还连接有支脚7,支脚7对应设于立柱5的下方。其中,支脚7与第二架体4的连接端面三71为曲面,该曲面为两端水平且中心向下凹的曲面。

进一步地,第一架体3和第二架体4为正六边形结构,该正六边形结构的弯折处为弧形。

进一步地,弹跳布1上固定有与弹性绳2相连的拉钩8,拉钩8包括一端开设有可供弹跳布1穿入的穿孔81,该拉钩3的另一端设有弯曲且向穿孔81靠近的弯钩,弯钩可固定弹性绳2。

进一步地,弯钩设有两个且均于同一侧并排布设,两个弯钩之间留有可供弹性绳2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地,支架上还设有长杆9,长杆9的上端向跳床中心处斜向上弯折,该长杆9的顶端还连接有拉手91。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