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1197发布日期:2020-05-01 17:2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属游戏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今手机一般都人手一台,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手机的功能还可以当作娱乐的工具,在手机上玩游戏已经成为时尚,但手机屏幕较小,导致游戏画面人物及环境都比较小,所以很多游戏玩家都喜欢用平板电脑玩他们喜欢玩的游戏,其中现今最受欢迎的射击手机游戏是《和平精英》,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通过点击平板电脑屏幕的指定位置来操作虚拟人物完成走位、射击、跳跃、下蹲、伏地、换枪、使用药品、跳伞、地图查看等一系列的动作,有时候需要不同手指同时点击屏幕上不同位置的按键才能很好的使游戏人物做出精准,适合的动作,但由于手指大部分已经握住平板电脑,又要点击平板电脑上的按键,也就是屏幕上只有左手大拇指和右手大拇指在屏幕上点击,这种操作方式俗称“两指操作”,由于游戏的设定,屏幕上需要点击的按键较多,需要快速点击屏幕上的不同按键才能使游戏人物做出符合不同游戏场景的动作,这时候需要用到食指和大拇指同时操作,这种操作方式俗称“四指操作”,有时候也需要更加高阶的游戏动作,需要用到中指、食指和大拇指同时放在屏幕上随时准备点击屏幕按键,这种操作方式俗称“六指操作”,但“四指操作”和“六指操作”对于普通玩家用手握住平板电脑来说很难适应,比较复杂且很不方便,双手很容易就产生疲劳感。

目前市面上的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一般体积比较大,双手握住后很容易导致双手的疲劳;且由于平板电脑的充电口的设置,市面上的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没有预留充电口插入充电线的开口,遇到平板电脑少电或没电的时候不能同时充电和玩游戏;且市面上的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中指和食指1按压的动作为扳机式的扣压,且中指扳机和食指扳设定的位置很不符合手指握住平板电脑后的手指自然摆放位置,使用久后,很容易导致手指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包括握把和驱动机构;所述的握把横向位置设置有第一开槽和第二中心孔;所述的握把头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一中心孔;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圆棒、中心轴、按键、压键、复位扭簧、转换键和导电头;所述的圆棒包括空心圆棒和实心圆棒;所述的空心圆棒内空腔直径大于实心圆棒直径;所述的实心圆棒穿过空心圆棒布置;所述的实心圆棒比空心圆棒长;所述的空心圆棒布置于第二中心孔内;所述的实心圆棒穿过空心圆棒布置于第二中心孔内;所述的实心圆棒可在空心圆棒内灵活转动;所述的按键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的压键包括第一压键和第二压键;所述的复位扭簧包括第一复位扭簧和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的转换键包括第一转换键和第二转换键;所述的导电头包括第一导电头和第二导电头;所述的第一复位扭簧与第一压键连接;所述的第二复位扭簧与第二压键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头安装在第一压键上;所述的第二导电头安装在第二压键上;所述的第一压键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第二压键安装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的第一中心轴穿过第一压键和第二压键布置于第一中心孔内;所述的第一转换键固定连接在实心圆棒一端并布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第二转换键固定连接在空心圆棒一端并布置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的第一按键固定连接在实心圆棒另一端;所述的第二按键固定连接在空心圆棒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握把身部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开槽、第三开槽、第四开槽、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2述的握把上设置夹紧机构;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垫块、转轮、螺丝和螺母;所述的垫块中部安装螺丝;所述的垫块布置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的螺丝布置于第二开孔内;所述的转轮中部安装螺母;所述的转轮布置于第二开槽内;所述的螺丝和螺母配合安装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压键为“l”形状,第一压键中段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孔和第四凹槽;所述的第三开孔方便中心轴穿过第一压键;所述的第四凹槽方便第一复位扭簧的安装;所述的第二压键为“l”形状,第二压键中段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孔和第五凹槽;所述的第四开孔方便中心轴穿过第二压键;所述的第五凹槽方便第二复位扭簧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转换键为“工”字型的左边部分形状;第二转换键为“工”字型的右边部分形状;所述的第一转换键下段设置有第五开孔,方便实心圆棒穿过并固定;所述的第二转换键下段设置有第六开孔,方便空心圆棒穿过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换键上连接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转换键的上段;所述的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转换键的上段;所述的第一轴承与第一压键下段接触布置;所述的第二轴承与第二压键下段接触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电头采用导电橡胶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握把采用塑料制作;所述的按键、转换件和压键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空心圆棒和实心圆棒均为圆柱形状,且都采用金属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按键上设置有第五开槽,方便第一按键按键固定安装在实心圆棒上;第一按键位于第三开槽布置;所述的第二按键上设置有第六开槽,方便第二按键固定安装在空心圆棒上;所述的第二按键位于第四开槽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轮外端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有利于配合手指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垫块上方设置减震橡胶垫,有利于防止较硬的垫块划伤平板电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开槽上方内壁设置减震橡胶垫,有利于防止较硬的握把材料划伤屏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首先,将平板电脑放入第一开槽内,进一步的将转轮转动,转轮转动带动螺母转动,由于螺丝和螺母配合使用,螺丝固定连接在垫块上,在转动转轮时,螺丝由于螺纹的作用,将垫块向上顶起,进一步的,垫块顶到平板电脑的底部,配合上第一开槽的上方内壁,进一步的将平板电脑牢牢固定在第一开槽内;进一步的,将手握住握把,这时,食指自然摆放在第一按键上,中指自然摆放在第二按键上,进一步的,根据游戏动作需要,可按压第一按键或者第二按键;当按压第一按键时,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按键固定在实心圆棒上,实心圆棒带动第一转换键转动,安装在第一转换键上的第一轴承接触第一压键下段部分,又因为第一复位扭簧安装在第一压键上,第一复位扭簧臂端接触第一凹槽内壁,进一步的使得第一压键在第一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可转动回弹,进一步的,当第一轴承接触并转动第一压键下部分时,进一步的,第一压键上部分向下转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导电头点击到屏幕上;当按压第二按键时,进一步的,由于第二按键固定在空心圆棒上,空心圆棒带动第二转换键转动,安装在第二转换键上的第二轴承接触第二压键下段部分,又因为第二复位扭簧安装在第二压键上,第二复位扭簧臂端接触第二凹槽内壁,进一步的使得第二压键在第二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可转动回弹,进一步的,当第二轴承接触并转动第二压键下部分时,进一步的,第二压键上部分向下转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二导电头点击到屏幕上;当中指松开第一按键时,进一步的,在第一复位扭簧作用下,第一压键上部分向上回位,第一压键下段向前回位,进一步的带动第一转换键转动,进一步的,第一转换键转动带动实心圆棒转动,进一步的将固定在实心圆棒上的第一按键回位;当食指松开第二按键时,进一步的,在第二复位扭簧作用下,第二压键上部分向上回位,第二压键下段向前回位,进一步的带动第二转换键转动,进一步的,第二转换键转动带动心圆棒转动,进一步的将固定在空心圆棒上的第二按键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夹紧机构可将平板电脑牢牢夹紧不容易脱落,且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的布置位置符合人手握住平板电脑时自然摆放的位置,食指容易按压到第二按键,中指容易按压到第一按键,按压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实心圆棒穿过空心圆棒布置,这样设置使得握把总体体积较小,容易握住和节省材料;且握把上设置的第一开孔有利于充电线穿过给平板电脑充电和节省握把使用的材料,即可以边充电又可以边玩游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握把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第一压键和第一复位扭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第一压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第二压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第一转换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第二转换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第一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的第二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与平板电脑配合结构示意图。

以上的附图中,1-握把,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一中心孔,14-第一开槽,15-第二中心孔,16-第三凹槽,17-第二开槽,18-第三开槽,19-第四开槽,110第一开孔,111-第二开孔,2-空心圆棒,3-实心圆棒,4-中心轴,51-第一转换键,511-第五开孔,52-第二转换键,521-第六开孔,61-第一轴承,62-第二轴承,71-第一压键,711-第四凹槽,712-第三开孔,72-第二压键,721-第四开孔,722-第五凹槽,81-第一复位扭簧,82-第二复位扭簧,91-第一按键,911-第五开槽,92-第二按键,921-第六开槽,a1-垫块,a2-转轮,a3-螺母,a4-螺丝,b1-第一导电头,b2-第二导电头,c-平板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6

如图1~13所示,一种平板电脑屏幕点击辅助装置,包括握把1和驱动机构;所述的握把1横向位置设置有第一开槽14和第二中心孔15;所述的握把1头部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和第一中心孔13;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圆棒、中心轴4、按键、压键、复位扭簧、转换键和导电头;所述的圆棒包括空心圆棒2和实心圆棒3;所述的空心圆棒2内空腔直径大于实心圆棒3直径;所述的实心圆棒3穿过空心圆棒2布置;所述的实心圆棒3比空心圆棒2长;所述的空心圆棒2布置于第二中心孔15内;所述的实心圆棒3穿过空心圆棒2布置于第二中心孔15内;所述的实心圆棒3可在空心圆棒2内灵活转动;所述的按键包括第一按键91和第二按键92;所述的压键包括第一压键71和第二压键72;所述的复位扭簧包括第一复位扭簧81和第二复位扭簧82;所述的转换键包括第一转换键51和第二转换键52;所述的导电头包括第一导电头b1和第二导电头b2;所述的第一复位扭簧81与第一压键71连接;所述的第二复位扭簧82与第二压键72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头b1安装在第一压键71上;所述的第二导电头b2安装在第二压键72上;所述的第一压键71安装在第一凹槽11内;所述的第二压键72安装在第二凹槽12内;所述的第一中心轴4穿过第一压键71和第二压键72布置于第一中心孔13内;所述的第一转换键51固定连接在实心圆棒3一端并布置于第一凹槽11内;所述的第二转换键52固定连接在空心圆棒2一端并布置于第二凹槽12内;所述的第一按键91固定连接在实心圆棒3另一端;所述的第二按键92固定连接在空心圆棒2的另一端;所述的握把1身部设置有第三凹槽16、第二开槽17、第三开槽18、第四开槽19、第一开孔110和第二开孔111;所述的握把1上设置夹紧机构;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垫块a1、转轮a2、螺丝a4和螺母a3;所述的垫块a1中部安装螺丝a4;所述的垫块a1布置于第三凹槽16内;所述的螺丝a4布置于第二开孔111内;所述的转轮a2中部安装螺母a3;所述的转轮a2布置于第二开槽17内;所述的螺丝a4和螺母a3配合安装使用;所述的第一压键71为“l”形状,第一压键71中段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孔712和第四凹槽711;所述的第三开孔712方便中心轴4穿过第一压键71;所述的第四凹槽711方便第一复位扭簧81的安装;所述的第二压键72为“l”形状,第二压键72中段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孔721和第五凹槽722;所述的第四开孔721方便中心轴4穿过第二压键72;所述的第五凹槽722方便第二复位扭簧82的安装;所述的第一转换键51为“工”字型的左边部分形状;第二转换键52为“工”字型的右边部分形状;所述的第一转换键51下段设置有第五开孔511,方便实心圆棒3穿过并固定;所述的第二转换键52下段设置有第六开孔521,方便空心圆棒2穿过并固定;所述的转换键上连接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所述的第一轴承61安装在第一转换键51的上段;所述的第二轴承62安装在第二转换键52的上段;所述的第一轴承61与第一压键71下段接触布置;所述的第二轴承62与第二压键72下段接触布置;所述的导电头采用导电橡胶制作;所述的按键、转换件和压键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所述的空心圆棒2和实心圆棒3均为圆柱形状,且都采用金属制作;所述的第一按键91上设置有第五开槽911,方便第一按键91固定安装在实心圆棒3上;第一按键91位于第三开槽18布置;所述的第二按键92上设置有第六开槽921,方便第二按键92固定安装在空心圆棒2上;所述的第二按键92位于第四开槽19布置;所述的转轮a2外端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有利于配合手指转动;所述的垫块a1上方设置减震橡胶垫,有利于防止较硬的垫块a1划伤平板电脑c;所述的第一开槽14上方内壁设置减震橡胶垫,有利于防止较硬的握把1材料划伤屏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首先,将平板电脑c放入第一开槽14内,进一步的将转轮a2转动,转轮a2转动带动螺母a3转动,由于螺丝a4和螺母a3配合使用,螺丝a4固定连接在垫块a1上,在转动转轮a2时,螺丝a4由于螺纹的作用,将垫块a1向上顶起,进一步的,垫块a1顶到平板电脑c的底部,配合上第一开槽14的上方内壁,进一步的将平板电脑c牢牢固定在第一开槽14内;进一步的,将手握住握把1,这时,食指自然摆放在第一按键91上,中指自然摆放在第二按键92上,进一步的,根据游戏动作需要,可按压第一按键91或者第二按键92;当按压第一按键91时,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按键91固定在实心圆棒3上,实心圆棒3带动第一转换键51转动,安装在第一转换键51上的第一轴承61接触第一压键71下段部分,又因为第一复位扭簧81安装在第一压键71上,第一复位扭簧81臂端接触第一凹槽11内壁,进一步的使得第一压键71在第一复位扭簧81的作用下可转动回弹,进一步的,当第一轴承61接触并转动第一压键71下部分时,进一步的,第一压键71上部分向下转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导电头b1点击到屏幕上;当按压第二按键92时,进一步的,由于第二按键92固定在空心圆棒2上,空心圆棒2带动第二转换键52转动,安装在第二转换键52上的第二轴承62接触第二压键72下段部分,又因为第二复位扭簧82安装在第二压键72上,第二复位扭簧82臂端接触第二凹槽12内壁,进一步的使得第二压键72在第二复位扭簧82的作用下可转动回弹,进一步的,当第二轴承62接触并转动第二压键72下部分时,进一步的,第二压键72上部分向下转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二导电头b2点击到屏幕上;当中指松开第一按键91时,进一步的,在第一复位扭簧81作用下,第一压键71上部分向上回位,第一压键71下段向前回位,进一步的带动第一转换键51转动,进一步的,第一转换键51转动带动实心圆棒3转动,进一步的将固定在实心圆棒3上的第一按键91回位;当食指松开第二按键92时,进一步的,在第二复位扭簧82作用下,第二压键72上部分向上回位,第二压键72下段向前回位,进一步的带动第二转换键52转动,进一步的,第二转换键52转动带动心圆棒转动,进一步的将固定在空心圆棒2上的第二按键92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夹紧机构可将平板电脑c牢牢夹紧不容易脱落,且第一按键91和第二按键92的布置位置符合人手握住平板电脑c时自然摆放的位置,食指容易按压到第二按键92,中指容易按压到第一按键91,按压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实心圆棒3穿过空心圆棒2布置,这样设置使得握把1总体体积较小,容易握住和节省材料;且握把1上设置的第一开孔110有利于充电线穿过给平板电脑c充电和节省握把1使用的材料,即可以边充电又可以边玩游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