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吸牌电机的吸牌输送装置及其理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1163发布日期:2020-05-01 17:2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吸牌电机的吸牌输送装置及其理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吸牌电机的吸牌输送装置及其理牌器。



背景技术:

吸牌输送装置是自动麻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麻将牌从大盘中吸附到输送通道内,再通过推牌头将输送通道内的麻将牌推送到升牌装置中。现有的吸牌输送装置都是通过电机驱动吸牌轮驱动件转动,吸牌轮驱动件驱动洗牌轮转动,这里的电机直接安装在吸牌输送装置上,例如申请号:200920116719.6,实用新型名称:麻将桌用吸牌输送机构。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不带吸牌电机的吸牌输送装置,带有吸牌电机的麻将机成本普遍会高一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吸牌输送装置都带有吸牌电机的缺点,提供一种无吸牌电机的吸牌输送装置及其理牌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无吸牌电机的吸牌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吸牌轮;还包括大盘齿圈,吸牌轮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大盘齿圈啮合连接。传统的吸牌输送装置上都会安装一个吸牌电机,一方面吸牌电机体积比较大,安装在吸牌输送装置上结构比较突兀;另一方面每个吸牌输送装置都带有一个吸牌电机,成本比较大。本装置取消了吸牌电机,吸牌轮的转动由大盘齿圈带动,不在由吸牌电机驱动,从而使得吸牌输送装置结构更加的紧凑。带有本吸牌输送装置的自动麻将机整机节省了4个电机,大大降低了麻将机的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吸牌轮外端部固定有凸缘。

作为优选,第一齿轮为外齿圈,第一齿轮固定在凸缘的外圆周侧壁上。凸缘一方面用于限位吸牌轮上的麻将牌轴向移动,另一方面凸缘方便人们加工第一齿轮,从而使得凸缘上的外齿圈能够与大盘齿圈啮合传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凸缘的外端面设有沿轴向方向凹陷的凹槽,凹槽的内圆周侧壁设有内齿圈,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连接。由于吸牌输送装置中的吸牌轮伸入到大盘内的上方,第一齿轮需要通过销轴才能与吸牌轮连接,销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吸牌轮上的内齿圈进行啮合,这样第一齿轮就可以加工成体积较小的齿轮并与大盘齿圈啮合。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有第一缺口,第一齿轮通过第一缺口与大盘齿圈啮合连接。第一缺口方便第一齿轮与大盘齿圈啮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座,支座上设有轴孔,支架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吸牌轮安装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销轴安装在支座上的轴孔内,支座固定在外侧板上。支座用于限位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销轴,从而大盘齿圈能够将动力稳定的传递给吸牌轮。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有用于输送麻将牌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一端与吸牌轮衔接,支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输送通道上的麻将牌的光控传感器。光控传感器能够检测输送通道内是否有麻将牌进过。

一种理牌器,包括大盘和底板,大盘安装在底板上方;还包括吸牌输送装置,吸牌输送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大盘齿圈固定在大盘上,吸牌输送装置的支架左下角处设有贯穿其前后两侧板的第二缺口,支架的第二缺口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主板、变压器和大盘电机的腔体。大盘转动带动大盘齿圈转动,从而带动吸牌输送装置中的吸牌轮转动,实现麻将牌的输送。吸牌输送装置上的第二缺口设置方便人们放置主板或变压器或大盘电机,给取消机箱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为优选,第二缺口的顶面垂直于第二缺口的侧面,顶面与侧面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连接。

作为优选,大盘齿圈固定在大盘的外圆周侧壁上,大盘齿圈上的齿牙均朝上。传统的大盘齿圈基本都是安装在大盘内壁上,再通过电机驱动大盘齿圈转动,有一些大盘齿圈安装在大盘的外侧壁上,但这些结构的大盘齿圈都只能实现大盘转动,而本大盘齿圈还能够带动吸牌输送装置中的吸牌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装置取消了吸牌电机,吸牌轮的转动由大盘齿圈带动,不在由吸牌电机驱动,从而使得吸牌输送装置结构更加的紧凑。带有本吸牌输送装置的自动麻将机整机节省了4个电机,大大降低了麻将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吸牌输送装置与大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外侧板及其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支架内吸牌轮及其它部件的第一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支架内吸牌轮及其它部件的第二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支架、11—吸牌轮、12—大盘齿圈、13—凸缘、14—第二齿轮、15—内齿圈、16—支座、17—光控传感器、18—大盘、19—底板、100—第一齿轮、101—第一缺口、102—外侧板、131—凹槽、161—轴孔、200—第二缺口、201—顶面、202—侧面、300—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无吸牌电机的吸牌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0,支架10上安装有吸牌轮11,吸牌轮11外端部固定有凸缘13,凸缘13的中轴线与吸牌轮11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吸牌轮11与凸缘13一体式。还包括固定在大盘上的大盘齿圈12,大盘转动带动大盘齿圈12转动,大盘与大盘齿圈12同步转动,吸牌轮11上设有第一齿轮100,第一齿轮100为外齿圈,第一齿轮100固定在凸缘13的外圆周侧壁上(这种结构形式没有对应的附图),第一齿圈100与凸缘13一体式,第一齿轮100与大盘齿圈12啮合连接。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施例2还包括第二齿轮14,如图2-4所示,第一齿轮100与第二齿轮14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第一齿轮100、第二齿轮14和销轴为一体式,凸缘13的外端面设有沿轴向方向凹陷的凹槽131,凹槽131的内圆周侧壁设有内齿圈15,第二齿轮14与内齿圈15啮合连接。

支架10上设有第一缺口101,第一齿轮100通过第一缺口101与大盘齿圈12啮合连接。第一缺口101方便第一齿轮100与大盘齿圈12啮合。

还包括支座16,支座16上设有轴孔161,支架10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102,吸牌轮11安装在内侧板和外侧板102之间,第一齿轮100与第二齿轮14之间的销轴安装在支座16上的轴孔161内,支座16固定在外侧板102上。

支架10上设有用于输送麻将牌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一端与吸牌轮11衔接,支架10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输送通道上的麻将牌的光控传感器17。光控传感器17能够检测输送通道内是否有麻将牌进过。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理牌器,包括大盘18和底板19,大盘18安装在底板19上方;还包括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吸牌输送装置,吸牌输送装置安装在底板19上,大盘齿圈12固定在大盘18上,大盘齿圈12固定在大盘18的外圆周侧壁上,大盘齿圈12上的齿牙均朝上。传统的大盘齿圈基本都是安装在大盘18内壁上,再通过电机驱动大盘齿圈转动,有一些大盘齿圈安装在大盘的外侧壁上,但这些结构的大盘齿圈都只能实现大盘转动,而本大盘齿圈12除了能够带动大盘18转动外,还能够带动吸牌输送装置中的吸牌轮11转动。

吸牌输送装置的支架10左下角处设有贯穿其前后两侧板的第二缺口200,第二缺口200位置在传统的吸牌输送装置中是用来安装吸牌电机,本装置由于采用大盘齿圈12来带动吸牌轮11的转动,所以取消了吸牌电机,将此位置挖空形成第二缺口200,第二缺口200的顶面垂直于第二缺口200的侧面,顶面201与侧面202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连接,支架10的第二缺口200与底板19之间形成用于安装主板或变压器或大盘电机的腔体300,第二缺口200的设置方便人们后期在其下面安装传统机箱内的部件,比如主板、变压器或大盘电机,还有空气净化器等新的部件,从而使得本麻将机结构紧凑,给取消机箱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