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914发布日期:2020-03-27 13:3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健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身已成为一种潮流,普拉提和瑜伽作为健身运动中的两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普拉提是以发明人约瑟夫·休伯特斯·普拉提姓氏命名的一种运动方式和技能,它主要是锻炼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维持和改善外观正常活动姿势、达到身体平衡、创展躯干和肢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强调对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强人脑对肢体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神经感应及支配,再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进行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瑜伽是个梵文词,意思是生灵与原始之始的结合或和谐的关系,它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练习瑜伽对心理的减压以及对生理的保健等具有明显作用,比如能够加速新陈代谢来去除体内废物、形体修复、调理养颜从内及外,还能够预防和治疗背痛、肩痛、颈痛、头痛、关节痛、失眠、消化系统紊乱、痛经、脱发等各种身心相关的疾病。

目前,用于普拉提和瑜伽的锻炼器材多种多样,健身圈作为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锻炼工具,也称瑜伽圈、普拉提圈、普拉提魔力圈(magiccircle)、阻力圈或阻力环等,通常由高弹力玻璃纤维制作而成,具有重量轻、操作简易、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肌张力、肌耐力、身体平衡、身体协调等锻炼。但是,现有的这些健身圈,由于通常只有一个弹力圈体,所以在弹力圈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相同操作时,需要的力都相同,形式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造成资源浪费、使用不便等,限制了健身圈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健身圈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包括弹性圈体,弹性圈体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连接筋,弹性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弹性圈体圆周方向的不同部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弹性圈体的内侧设置弹性连接筋,从而在弹性圈体圆周方向的不同部位进行相同操作时,需要的力不相同,即随着操作部位与弹性连接筋两端的距离变化而需要不同的力,从而使产品具有多种受力形式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使用方便,而且根据具体的需求,弹性圈体内侧的弹性连接筋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节约了资源,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连接筋为两个,两个弹性连接筋沿弹性圈体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弹性连接筋分别呈弧形且其圆弧外侧分别朝向弹性圈体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圈体沿其圆周方向通过两个弹性连接筋形成均等的四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圈体与弹性连接筋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连接筋与弹性圈体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握持套,相邻两个第一握持套的中间分别设置有安置在弹性圈体的第二握持套,弹性连接筋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握持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持套包胶在弹性连接筋和弹性圈体上,第二握持套包胶在弹性圈体上,第三握持套包胶在弹性连接筋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持套上设置有第一防滑面,第二握持套上设置有第二防滑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持套包括与弹性圈体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及与弹性连接筋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的主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弹性圈体1,弹性连接筋2,第一握持套3,第一防滑面30,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二握持套4,第二防滑面41,第三握持套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部”、“圆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一种用于瑜伽或普拉提的健身圈,如图1~4所示,包括弹性圈体1,弹性圈体1通常为圆形,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系数高、尺度安定性好、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好等优点的材料制成,比如玻璃纤维等,根据不同的情况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弹性圈体1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连接筋2,弹性连接筋2的两端分别与弹性圈体1圆周方向的不同部位连接,从而在弹性圈体1的圆周方向上进行操作时,随着操作部位与弹性连接筋2两端(即弹性连接筋2与弹性圈体1的连接处)的距离不同,则需要用不同的力,根据具体的需求,弹性连接筋2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在弹性圈体1的内侧设置弹性连接筋2,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在弹性圈体1圆周方向的不同部位进行相同操作时,需要的力不相同,即随着操作部位与弹性连接筋2两端的距离变化而需要不同的力,从而使产品具有多种受力形式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使用方便,而且根据具体的需求,弹性圈体1内侧的弹性连接筋2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节约了资源,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此外,在弹性圈体1的内侧设置弹性连接筋2,也提高了该健身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而且该健身圈也同样适用于类似的其它健身运动。

优选地,弹性连接筋2可以为一个,通常弹性连接筋2将弹性圈体1均分成两份,这样弹性连接筋2与弹性圈体1的两个连接点的连线为弹性圈体1的直径,在弹性圈体1圆周方向上进行同样的拉伸或者挤压等操作时,随着操作部位与的两个连接点的距离变化,所需要用的力也不相同,从而具有不同的受力形式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进一步地,弹性圈体1可以呈s形或其它合适的形状,这样不仅稳定性更好,而且更加美观。

优选地,弹性连接筋2为两个,两个弹性连接筋2沿弹性圈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弹性圈体1的中心通常也是其圆心,这样两个弹性连接筋2将弹性圈体1分为四份圆弧,其中相对的两个圆弧长度相等,两个弹性连接筋2与弹性圈体1形成四个连接点,其中对角的两个连接点的连线为弹性圈体1的直径,从而在弹性圈体1圆周方向上进行同样的拉伸或者挤压等操作时,通过在对角的两个连接点处进行操作是一种受力形式,通过在两组相对的两个圆弧中部进行操作是两种受力形式,通过在两个弹性连接筋2的中部进行操作又是一种受力形式,从而能够实现更多地受力形式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使用者。

优选地,两个弹性连接筋2分别呈弧形,并且两个弹性连接筋2的圆弧外侧分别朝向弹性圈体1的中心,通常两个弹性连接筋2为劣弧,两个弹性连接筋2的圆心与弹性圈体1的圆形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便于对弹性圈体1进行拉伸或挤压等操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优选地,弹性圈体1沿其圆周方向通过两个弹性连接筋2形成均等的四份,即两个弹性连接筋2的两端分别与弹性圈体1圆周方向的四等分点连接,这样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地,弹性圈体1与弹性连接筋2一体成型,这样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常可以采用注塑、3d打印等方式进行加工。

优选地,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弹性连接筋2还可以是三个或者更多,弹性连接筋2可以根据上述的各种方式进行设置,三个或者更多的弹性连接筋2能够使弹性圈体1形成均等地更多部分,从而能够具有更多地受力形式以适用于更多类型的使用者。

优选地,弹性连接筋2与弹性圈体1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握持套3,弹性圈体1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第二握持套4,第二握持套4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握持套3的中间位置,第二握持套4的数量和第一握持套3的数量相同,二者的数量根据弹性连接筋2的数量而定,比如弹性连接筋2为一个时,第一握持套3和第二握持套4分别为两个,弹性连接筋2为两个时,第一握持套3和第二握持套4分别为四个,弹性连接筋2更多时,依次类推,弹性连接筋2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握持套5,通过不同位置的握持套,更加便于在不同位置进行操作。

优选地,各个握持套通过包胶的方式设置在弹性连接筋2和弹性圈体1上,具体地,第一握持套3包胶在弹性连接筋2和弹性圈体1上,第二握持套4包胶在弹性圈体1上,第三握持套5包胶在弹性连接筋2上,通过采用合适的材料包胶形成握持套,具有止滑性好、弹性触感佳、舒适感好、握持性好、美观度高等优点。此外,各个握持套也可以通过锁紧件或其他方式固定在弹性圈体1和弹性连接筋2上,通过锁紧件固定的方式便于调整握持套的位置,操作更加简单、灵活。

优选地,第一握持套3上设置有第一防滑面30,第二握持套4上设置有第二防滑面41,防滑面可以根据人体工效学设计,比如具有若干凸起部和凹陷部等,这样更加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地,第一握持套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与弹性圈体1相配合连接,第二连接部32与弹性连接筋2相配合连接,这样更加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交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交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效元素代替,材料、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